-
观众爱开两倍速?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刘进:别水词儿
最后更新: 2021-06-24 11:25:57(文/观察者网严珊珊 编辑/隆洋、童黎)脱贫攻坚剧《山海情》、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劳动生活写实都市剧《装台》……6日,第27届上海电视节已经拉开帷幕,被网友戏称为“神仙打架”的白玉兰奖究竟花落谁家,也即将揭晓。
8日上午,本届白玉兰奖电视剧评委会主席刘进接受媒体采访,面对奖项评选标准、影视奖项含金量等话题时,他的回答十分谨慎。而在解读“2倍速观剧用户比以前多了100%”这一现象时,刘进表示,就他个人而言,会在创作中调快节奏,尽量不要啰嗦,不要有那些“水词儿”。
他又强调,“当然一个剧本身也应该是这样,而且节奏要非常明白。”
刘进曾执导谍战剧《悬崖》、行业剧《精英律师》、都市情感剧《一仆二主》和《美好生活》。他与白玉兰缘分不浅,2012年,《悬崖》拿下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金奖;2018年,刘进凭借电视剧《白鹿原》获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奖。
以下为采访实录:
问:能说一下您最近追剧的感受吗?对哪几部入围作品的印象比较深?
刘进:其实我觉得入围的作品还都挺好看的,不管是从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都有很高的品质,而且制作也都很精良,表演都非常好。
问:在评选的时候,您觉得非常为难吗?
刘进:嗯……是有一些吧,是有一些。
问:您觉得今年入围白玉兰奖的作品释放了哪些行业信号呢?可以从入围内容的类型或题材分析一下,以及对后面一些作品的指导作用,白玉兰奖的应用方向在哪里?
刘进:我觉得今年可能现实主义题材更多一些。其实也让众多的创作者回归到现实主义题材上,更加关注人性。
问:今年入围作品的评判标准有哪几个方面?作品的播出效果、观众口碑等有很大的占比吗?
刘进:是,还是会看作品的艺术性和专业性。通常都说艺术作品是精神食粮,所以我们在看作品给予了观众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我个人比较喜欢积极、温暖、给人力量的作品。
问:与往届的入围和获奖作品相比,您觉得今年有什么变化吗?
刘进:我觉得都很好,都很有思想性。
问:比如题材、关注点等,随着电视剧市场的变化,每年的情况肯定也会不一样。您对这方面的感受如何?
刘进:其实我觉得都差不多,但刚才也说了,今年可能现实主义题材更多一些。
观:提到影视类奖项,不少人会觉得海内外的一些知名奖项“含金量”更高,而前几年部分大陆奖项的评选却受到争议。白玉兰作为有口皆碑的奖项,在这方面有何发展目标?
刘进:我觉得白玉兰奖已经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了。其实都一样,就是艺术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再加上观众的喜爱。
观:现在不少大制作的播出效果还不如一些低成本的效果好,外界有分析称存在平台强势、有话语权的人不专业、编剧没有话语权等问题。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刘进:也还好。反正作为我来说,其实遵从本心创作就好,别人我也不知道。按自己对作品的认知来做就好了。
观:今年入围最佳电视剧的《装台》,算是入围作品中“最不红”的一部,它收视率很高,但网络讨论度可能比较低。能分析一下这种网播和台播的差异吗?
刘进:《装台》我也看了,是非常喜欢的。至于效果,我也没做过这方面调查,现在不太好说。
《装台》截图
问:对今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精品频出的现象怎么看?
刘进:我觉得挺好的。这几部戏我也看了,不管是从还原历史,再到用当下的这种表现方式,包括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我觉得都非常好。那些人物都特别饱满,创作的维度、深度都特别好。
图自@觉醒年代官博
问:为什么今年这类题材表现得特别好?
刘进:我觉得主要还是讲了好故事,就是人物更加鲜活。
问:最近有个数据,2倍速观剧的用户比以前多了100%,想问一下随着这种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的发展,这对您和同行之后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刘进:对,其实可能要求你的剧作、台词更加简洁,节奏更快。好多非行业内的人士说,他们用1.5倍、2倍看,所以我在创作中可能会尽量不要啰嗦,不要有那些“水词儿”。当然一个剧本身也应该是这样,而且节奏要非常明白。现在大家生活节奏都比较快了,所以在创作中可能也要调快这个节奏。
问:您怎么看待创作“慢下来”?
刘进:我觉得一个艺术作品可能还是要看作品本身的表达,跟快慢没有太大关系,比如一个戏,如果在讲情感,你太快了,大家就感受不到了,所以快慢还是要根据作品来说。
问:现在历史题材剧,年轻观众群体不断扩大,如何在保持故事内核的同时,尽量贴合年轻观众的偏好?
刘进:今年的几个戏有个特点,就是都写的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很热血。我觉得可能现在的年轻人看到那个时代,他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这还是(有)一个共情。
问:您觉得年轻的一代,不管是观众还是创作者,对于这个行业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刘进:每一代都是从年轻到年长,这就是一个时代属性。我觉得作品从古到今,内核都是一样的。可能现在资讯很发达,年轻人生活节奏很快,好多人看电视,开倍速,然后还要干别的。我也不是叫“不太能理解”,可能还是你的故事不够精彩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童黎  严珊珊  隆洋 
-
“中方郑重呼吁,对美方展开三个彻底调查”
2021-06-22 17:02 观察者头条 -
俄太平洋舰队主力出动 前往夏威夷附近反航母演习
2021-06-21 15:11 凉战 -
中国科研要培养创新人才,不能用“人海战术”?
2021-06-17 07:55 中西教育 -
电视剧太降智,网友都看出了“剧怒症”
2021-06-09 18:04 中国电视剧 -
7亿!疫苗接种跑出“中国速度”
2021-06-03 19: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海军陆战队某旅:从两栖劲旅到全域精兵
2021-06-03 09:09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称中国是“战狼外交”?想起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2021-05-27 07:59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公然为邪教组织张目!中方制裁1名美官员
2021-05-26 16:35 中国外交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2021-05-22 13:48 观察者头条 -
“请多给我们10分钟”,“不行”
2021-05-16 14:42 巴以恩仇录 -
我驻印大使:中企正加紧生产4万台制氧机,争取尽快交付印方
2021-05-02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东京奥运测试赛:中国女排3比0完胜日本队
2021-05-01 20:20 -
日增超40万例,莫迪跑去祈祷
2021-05-01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汤蓓:新冠病毒溯源,该做的中国政府都做了
2021-04-27 09:13 中国论坛 -
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外交部:澳方自身信誉严重受损
2021-04-22 15:43 中国外交 -
中国考虑派维和部队?美国防部这回答…
2021-04-20 22:01 美国政治 -
未婚才能演,合理吗?
2021-04-20 19:43 -
71集团军某合成旅穿戴新单兵作战系统演训
2021-04-19 16:5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FBI前翻译暴露了:我们想要再打造一个台湾
2021-04-12 22:58 中美关系 -
“世界将为之颤抖”,记者到场一看…
2021-04-12 16:4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0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3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