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头野象北徙八百里背后:栖息地缩减严重,该如何劝返?
北迁路线图
这不是“断鼻家族”第一次北迁。
2020年3月,16头野象从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出发。同年7月,普洱市首次监测到16头野象,野象在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造成1人死亡。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巧燕此前向澎湃新闻介绍,根据亚洲象的习性,野象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起初都是温顺的,但是人为的驱赶、惊吓,使得野象性情大变,“本来惊吓过一次还好,有个缓冲期,再接着惊吓就不行了,野象就敌对了。”
王巧燕举例,在无人机监控跟踪时,山林外的象,听一下,然后用象鼻卷着树枝拍打无人机,但山林里刚出来的象群,见到无人机“嚯”一下全跑了,“象还是会避免跟人接触的。但独象,尤其是发情的公象,往往是最危险、最具攻击性的。”
同年12月,北上的“断鼻家族”到达普洱市墨江县,并生下一头“象宝宝”,野象群数量增加到17头。
2021年4月16日,17头野象北上进入玉溪市元江县觅食;4月24日晚,其中2头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境内,并找到其它象群;5月16日凌晨,其余15头野象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该象群由成年雌象6头、雄象3头、亚成体象3头、幼象3头组成。
王巧燕介绍,刚出生0—1岁的幼象,可以在母象的肚子底下自由地穿梭;2—3岁的小象跟母象的前腿并高;3—5岁的时候,小象的身高到母象前腿以上至成年象耳朵处;15岁的时候头部到成年象肩膀左右,以后都算是成年象了;他们的平均寿命65岁,也有年龄高达九旬的老象。
王巧燕表示,亚洲象很多方面跟人一样,比如它们是家族式群居,但象群并不一定是一个家族,有时候两个家族合并在一起,带头的母象相互帮忙照料它们的孩子。它们的世界里沿袭着母系氏族的统治体制,分工明确。在野外取食时,幼象特别受到象群的照顾,不仅受母象保护,它的哥哥、姐姐都会帮它,它们的食材包括玉米、水稻、甘蔗、各种水果等100多种。年长的母象带领象群在觅食、迁徙的过程中呈“一”字形列队,左右有护卫的成年象,中间都是被保护的小象,最后还有一头警戒的大象,“警戒象一般与象群拉开了距离,一旦有情况,会向象群嘶鸣、踩踏地面发出警告。”
西双版纳野象谷的野象。
5月24日20时,15头野象迁徙到玉溪市峨山县,在大维堵村一带活动。其中,1头年幼的小象因当天觅食了约200斤酒糟,“醉倒”在大维堵小寨组,睡过头后脱离了象群。
此次前线跟踪检测野象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小象“醉倒”后有专家评估将其活捕,因为象群会寻觅走失的小象,这会威胁到沿途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评估后认为风险系数过高,遂放弃。25日22时许,“醉酒”走失的小象,被带领象群的母象找到,小象入队后,一行15头大象一起进入峨山县阳进房老村;26日19时许,象群进入峨山县双江街道。
5月27日17时05分,象群进入峨山县第一中学西侧,直线距离不到400米,当晚象群经过县城。
5月29日,野象群进入县城北侧山林地,追踪观察难度加大,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无人机搜索小组持续用无人机对象群实施跟踪。
目前,15头野象离昆明市城区约100公里。
据云南发布通报称,从2021年4月16日至5月27日,该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没有人员伤亡。
一头奔跑的小象,它把土用鼻子盖在身上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 罗爱东 摄
接下来将“劝返”
5月29日,云南省林草局发布消息称,下一步省林草局、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玉溪市林草局、峨山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全力监测、防控,加强现场指导,做好安全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将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象群北迁,使象群逐步返回普洱或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云南一名追踪亚洲象多年的专家向澎湃新闻分析,曾有“劝返”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他称,2020年“断鼻家族”从勐养子保护区出发时就有了迁徙的苗头,随后跑到景谷县,到达景谷县后,在景谷和宁洱之间南北徘徊,此时应该是“劝返”的最佳时机,“老百姓不断驱赶,它们无处可去”。
该专家指出,经他们多年观察发现,野象无序的迁徙对人和象来说,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在野象出现北上的苗头时,就应该适当地人为干预,让他们返回原本的栖息地。
该专家分析,勐养子保护区150万亩,东西两头足够宽大,能满足区内象群的活动和觅食,如把勐养子保护区圈起来一部分,可以防止保护区内的野象向外扩散迁徙。
该专家建议,勐养子保护区本来就有野象的食物,再人工投喂一点,既不会伤到人,在管理上也是事半功倍,周边几个寨子还会变成大象的“牧民”,旁边就是野象谷,可以进行类似观象的高端旅游。
他认为,回归栖息地是处置象群失控的最好办法。若无人为干预,象群继续向北就是昆明,往左是新平县,向右前方是通海县和玉溪市区,如果象群到达通海县城和玉溪红塔区就很糟糕,因为这一片属于平坝,都是村民菜地,“野象没有吃的,会带来巨大损失,吃不了多少,更多地是会被踩踏糟蹋。”
景洪市勐养子保护区内,地理特殊人家安装了防象护栏。
上述专家认为,既然要“劝返”,长达400余公里的路途应该有完整的方案。须由林草部门牵头,跟玉溪当地市县政府部门一道,采取分步走的人为干预办法,若没有经验可以抽调西双版纳的专业人士,西双版纳在此方面有成功经验,曾把抵达勐腊的五六头野象麻醉后成功运送到勐海。比如,前面要有意识地投喂甘蔗等食物,后面可以使用震爆弹、鞭炮等适度地驱赶,空中还需无人机监测,“若只想把象群围困在山上,那是困不住的,冬天那边的气温也不适宜象群栖息,它们终究是要回归的。”
上述专家指出,象群回归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的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是原路返回后顺着江城至小黑江的线路,另外普洱市思茅区西边也有条线路,两条线均可到达勐养子保护区。“别看它们北上迁徙这么长时间,但400多公里,如果顺利的话象群在20天左右就可到达勐养。”该长期跟踪观察象群的专家说。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廖艳 熊强 实习生 朱怡欣 张若涵)
标签 大象- 原标题:15头野象北徙八百里背后:栖息地缩减严重,该如何劝返?
- 责任编辑: 周毅 
-
天舟二号飞船飞行任务全解读
2021-05-30 07:55 航空航天 -
南京警方披露更多详情
2021-05-30 07:40 依法治国 -
南京警方:一男子因感情纠纷行凶,致前妻及其他6名群众受伤
2021-05-30 07:25 -
神舟十二号6月搭载3人升空,杨利伟在内16名航天员做备份
2021-05-29 23:04 航空航天 -
刘鹤为两院院士作报告
2021-05-29 22:36 -
“全球面临金融资产重新定价风险,甚至是资产泡沫破灭”
2021-05-29 21:27 中国经济 -
-
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习近平这样叮嘱
2021-05-29 20: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习近平领航科技自立自强
2021-05-29 20:4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大陆友人和台商捐赠BNT、国药疫苗各500万剂”
2021-05-29 19:56 台湾 -
最新消息!天舟二号计划今晚20时55分发射
2021-05-29 19:38 航空航天 -
波兰外长访华:中欧投资协定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最佳选择
2021-05-29 18:53 中国外交 -
“我肚子里有个虫子,它已经爬进去一半了......”
2021-05-29 18:05 -
价格适中供不应求,中国人造钻石产能约占全球一半
2021-05-29 17:48 -
中国工程院:要制定院士行为负面清单,从严完善院士退出制度
2021-05-29 17:15 -
越南检出新型变异病毒:具有印、英首次发现的变异病毒特征
2021-05-29 17: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专访:中国灭活疫苗为什么能?
2021-05-29 1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021-05-29 16:1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镜观·领航丨总书记指引科技创新
2021-05-29 16: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6亿
2021-05-29 15: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