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协就“机票盲盒”发声:“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
4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其官网发布《“五一”消费提示》,其中,中消协提到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名为“机票盲盒”的产品,有商家表示针对“五一”假期还将推出新一轮的升级版“机票盲盒”活动,消费者购买后,会得到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单程机票。
对此,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一定要通盘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央视此前报道的某旅游App发起的“机票目的地盲盒”活动
全文如下: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不少消费者都筹划着出行游玩,释放这一年多来被束缚的身心。在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旅行严格受限的情况下,国内旅行将是多数消费者的首选,预计今年“五一”期间将会迎来一波出行高潮。多家OTA平台(在线酒店、旅游、票务等预订系统平台的统称)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五一”假期出行、消费等需求旺盛,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等订单量均较2019年同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消费者在假期集中“玩玩玩”“买买买”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景区、酒店、道路交通等供需不平衡的压力与矛盾,或是不良商家采取不正当经营手段“浑水摸鱼”从中获利,从而引发消费纠纷。那么,今年“五一”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人在囧途”?怎样避免被不良商家“宰客”?遇到消费纠纷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中消协送您五个“锦囊”,愿您平安顺心度过美好的假期。
锦囊一:防疫意识不能松
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疫苗接种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境外疫情仍然较为严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疫策略仍未改变。近期,偶有零星散发的本土确诊病例也告诫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松动。因此,在安排“五一”长假期间出行时,应将出行的目的地尽量选择在国内低风险地区,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规定并配合做好防护措施;确有出国(境)旅游需求的,务必及时了解我国疾控机构、出入境管理部门、驻外使领馆等发布的相关提示信息,谨慎确定出行规划。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嗅觉及味觉障碍等不适症状应立刻联系当地疾控部门或医疗机构,及时诊治。
锦囊二:行程规划需做细
消费者在出行前一定要下足功夫,做好出行规划。据媒体报道,有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5倍,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甚至出现航班经济舱售罄、高星酒店一房难求的情况。因此,消费者务必提前了解目的地景点的限流制度、往年景区人流状况、天气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提前预约等,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线路,避免将游山玩水变成看“人山人海”,降低出行体验。选择近郊自驾游的,一定要留够充足旅途时间,制定宽松弹性的出行计划,要留意高速路的交通状况,防范高峰休息区如厕难的风险等,错峰出行、文明出行。
此外,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机票盲盒”的产品,有商家表示针对“五一”假期还将推出新一轮的升级版“机票盲盒”活动,消费者购买后,会得到一张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单程机票。对此,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可取,一定要通盘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锦囊三:购物跟团要谨慎
外出游玩难免会购物消费,消费者在旅游景区购物时一定要保持理性,不偏信商家宣传,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好坏,核实商品价格,最好能够货比三家,切勿只看了一家就急着下单;尽量不在旅游景区特别是流动小商贩处购买珠宝钻石等贵重物品,购买当地土特产的,还要注意查看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没有变质等。
通过旅行中介跟团出行的,一定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口碑较好的旅行社,签署旅游服务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内容,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双方权利义务等重要信息,切勿贪图便宜而选择“低价旅游团”或者“0元旅游团”,以防落入“黑中介”“黑导游”精心设计的“陷阱”。
锦囊四:聚餐饮食应节约
消费者要积极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养成文明健康用餐的好习惯。“五一”聚餐时,要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主动践行“光盘行动”。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若积累了一些“节约粮食好习惯”或者“节约粮食小妙招”,还可以在“五一”期间参加中消协在抖音平台发起的相关活动,宣传和推广抵制餐饮浪费的优秀经验,共筑绿色节约消费新风尚。
同时,消费者不仅要做绿色节约消费的实践者,还要做绿色节约消费的监督者。发现餐饮企业存在诱导消费者多点餐或者设置最低消费门槛等行为造成餐饮浪费的,要勇于指出问题、批评纠正,餐饮企业拒不改正的,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是揭露曝光。
锦囊五:正当权益要维护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五一”假期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发票、收据、支付记录等消费凭证,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本着合法、正当、公平原则,先与商家进行沟通和协商,依法提出合理诉求。如果商家拒不遵守其承诺或者怠于履行法定义务的,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投诉。
此外,如果商家存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或者有重大隐患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可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此外,中消协也敦促经营者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商品以及有品质、有温度的服务:
一是要做好资源供给准备。面对“五一”期间消费者火爆的出行、消费热潮,经营者应当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做好“备战”,制定相应的应急、协调、调拨等措施,尽量减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面临排长队等候、供不应求等情况。
二是要做到明码标价、明码实价。经营者应当禁止采用不明码标价、坐地起价、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手段坑害消费者,杜绝“天价大虾”“天价石斛”“酒托欺诈”“合影收费”“陷阱厕所”等各类黄金周“宰客”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是要重视对服务合同的履行。经营者要信守承诺和秉承契约精神,严格遵守与消费者的约定,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商品或者服务,并能保证商品质量可靠、服务不缩水,杜绝单方面取消消费者订单等违约行为。
四是要保障消费者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的首项权利,保障消费者安全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五一”期间由于消费者人数众多,经营者更是要在提供旅游、餐饮、娱乐等项目过程中,将保障消费者安全权放在突出位置不松懈。
五是要坚守法律底线合规经营。“五一”期间,相关监管部门将会加大对交通、景区、餐饮、酒店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出行与安全。因此,经营者必须要诚信守法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应抱有侥幸心理,做出一些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当行为。
六是要重视消费者诉求。经营者面对消费纠纷应当依法及时妥善处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也应积极协助解决,将消费纠纷、消费困难化解在源头,为消费者“五一”假期增添一份风清气朗,促进放心消费。
- 责任编辑: 连政 
-
“中国承诺的时间表远短于发达国家,需要艰苦努力”
2021-04-24 21:4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中外记者提问上海民生实事亮点,红色文化看点,五个新城重点……市领导这样答
2021-04-23 11:57 上海观察 -
棉花番茄被禁,新疆一季度对美出口额仍同比暴涨113%
2021-04-23 11:33 中美关系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就《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2021-04-23 11:22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2021-04-23 11:22 -
金句来了!领导人气候峰会上 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2021-04-23 11:1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上海金山厂房火灾致8人遇难,其中2人系消防员
2021-04-23 11:09 -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器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2021-04-23 10:44 航空航天 -
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明确主播行为红线
2021-04-23 10:33 -
今年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5735亿元
2021-04-23 10:29 中国经济 -
放射性超标近7倍!1006吨进口锆英砂被海关截获
2021-04-23 09:57 -
上海一入境人员解除隔离11天后确诊
2021-04-23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一季度GDP增长58.4%
2021-04-23 09:01 中国经济 -
31省新增确诊19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4-23 08: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网传“渔政局副局长与群众对骂”,岳阳县回应
2021-04-23 08:31 依法治国 -
上海金山一厂房失火8人失联,其中2人为消防救援人员
2021-04-23 08:17 -
领导人气候峰会 习近平主席的金句来了!
2021-04-23 08: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1-04-23 08:0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云南省本土无新增,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2021-04-23 06: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2021-04-22 23:01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9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06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