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新闻眼丨两天考察三大赛区,总书记为北京冬奥“加油”
最后更新: 2021-01-20 17:09:031月19日,时隔四年,习近平再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考察。上一次他是乘专机到张家口,这次则是乘火车沿开通刚满一年的京张高铁抵达。无论是冬奥场馆,还是配套工程,北京冬奥筹办正在稳步推进。一年之后,盛会将启。透过这次新年考察,可以看出总书记对于北京冬奥的满满信心和殷切期待。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
△1月19日考察点示意图
乘坐京张高铁,踏访“冰雪新城”
张家口赛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19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崇礼区京张高铁太子城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直通奥运赛场的高铁站。
△太子城站共有3个站台、4条到发线,目前高峰日传送量可达到4000余人次。(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京张高铁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当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京张高铁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开通运营标誌着冬奥会配套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至太子城的冬奥会主赛场可在1小时内通达。
△高铁驶入太子城站(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京张高铁穿越了百年风云。1909年10月,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这是詹天佑带领工人建造出的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修建的铁路,以因地制宜设计的“人”字形铁路而闻名于世。
△这是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车前右三)和同事的合影。(资料图)
时隔110年,京张高铁肩负不凡使命,开通运营。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
△京张高铁复兴号智慧动车组“龙凤呈祥”和“瑞雪迎春”模型(总台央视记者许永鬆拍摄)
从京张高铁开通运营时作出重要指示,到此次乘火车亲自体验并考察京张高铁太子城站,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北京冬奥这一重要配套工程始终高度关注。
“冰玉环”“雪如意”,冰雪健儿展英姿
张家口赛区被誉为“华北地区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区域”。习近平总书记随后来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考察。这是张家口赛区建设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赛时将承办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专案的全部比赛,产生8块金牌。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建设于山谷之间,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源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取名“雪如意”。(总台央视记者李扬、刘翀拍摄)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已建成2条赛道,2020年11月通过国际雪联验收,化身为依山静卧的“雪如意”。
△“雪如意”採用的是曲面玻璃幕墙,透过玻璃能远眺到滑雪道。(总台央视记者邢彬、许达拍摄)
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习近平看望慰问了运动员、教练员等。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领队许高航当天为总书记作讲解。她告诉《时政新闻眼》,疫情导致比赛机会减少,只能“关起门来练内功”。去年底开始,队员们集中进行风洞训练,可以感受3个不同气流角度的姿态,避免了跳台训练时空中时间过于短暂的问题,训练效果大为提高。
△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领队许高航(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跳台滑雪训练(总台央视记者範凯、魏子钧拍摄)
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共同组成古杨树场馆组团。这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冬奥场馆组团。各场馆之间由平均高度8米左右的半圆步行云台“冰玉环”连线。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是总书记当天考察的最后一个冬奥场馆。
△冰玉环示意图(资料图)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冬季两项由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1960年被列入冬奥会比赛专案。它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相结合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动转静、静转动的能力。
△冬季两项训练(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範凯拍摄)
再赴张家口 百年之际寄寓深
这是习近平第二次赴张家口赛区考察。四年前的2017年1月23日,总书记先后考察了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和云顶滑雪场。当时他强调,张家口赛区规划要同北京冬奥会筹办总体规划、北京市筹办规划紧密对接。总书记要求,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造雪机工作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4年后,包括张家口赛区在内的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已经全部完工,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总书记再赴张家口实地考察,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和执行保障团队、建设者代表,是关怀,更是期待。
此前一天,在首都体育馆考察时,总书记说,看到大家尽心尽力,筹办工作进展顺利,训练备战效果明显,我感到很欣慰,我对办好这一届盛会充满信心。
△这是落差为114.7米的标準跳台滑雪赛道。(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北京冬奥,承载着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
正如总书记在京张高铁开通运营时所言,“回望百年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在看清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之后,中国人更能强烈感受到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对于中国的意义。
△国家冬季两项滑雪队柳圆圆在为雪板打蜡,打蜡后可以提升30%滑行速度。(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共享冬奥机遇,共谋区域发展
2015年8月,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说,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
△冬季两项训练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杨波拍摄)
北京冬奥,不仅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也是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舞”。习近平指出,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下大气力推动交通、环境、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展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为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起到引领作用。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沙盘展示(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2019年底,随着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一条高铁、多条干线”将3个赛区串成一线,大幅提升京张两地的交通运输能力。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
2020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发布,描绘“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的新愿景,打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範。
△崇礼太子城站模型(总台央视记者许永鬆拍摄)
2021年新年首次考察,总书记用两天时间走遍北京冬奥三大赛区。与之恰成呼应的是,2019年新年,总书记用三天时间考察了京津冀三省市。他在考察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说:“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巨集图。
-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两天考察三大赛区,总书记为北京冬奥“加油”
- 责任编辑: 应佳威 
-
华春莹回应中韩网民“泡菜”之争
2021-01-20 17:00 -
一部法典背后的公平正义宣言
2021-01-20 16:56 -
世卫专家正在隔离,中外专家举行多次视频会议
2021-01-20 16: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长春新增确诊2例,均系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
2021-01-20 16: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是否会“怀念”蓬佩奥?华春莹:当然!他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2021-01-20 16:42 中美关系 -
中国将允许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人员入境吗?卫健委回应
2021-01-20 16: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林郑:已提请中央支持香港首批加入RCEP
2021-01-20 16:18 香港 -
河北邢台新增6例确诊病例
2021-01-20 16: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春莹:末日小丑蓬佩奥必将受到历史公正的审判和清算
2021-01-20 16:14 美国政治 -
中国拟立法规定:医师发现传染病有及时报告义务
2021-01-20 16:10 依法治国 -
国家卫健委:春节返乡人员须持有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
2021-01-20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1名矿工深度昏迷喂食困难,情况不容乐观
2021-01-20 15:50 安全生产 -
交通运输部: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约17亿人次
2021-01-20 15: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驻巴基斯坦原大使姚敬任新疆外办主任
2021-01-20 15:43 政坛观察 -
网上传习录丨听完这番话,我现在就想溜冰滑雪!
2021-01-20 15:35 -
联播+丨习近平心系冬奥的七个微镜头
2021-01-20 15:31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鼓励冰雪运动员:你们跳的真棒
2021-01-20 15:26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国冰雪运动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2021-01-20 15:22 -
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黄义德回国投案
2021-01-20 15:14 -
C919大型客机高寒试飞成功
2021-01-20 14:48 中国大飞机
相关推荐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评论 20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146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5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拜登这损招反逼他人找中国买”,特朗普想修改…
-
我驻智利大使质问:美国怀疑中国,那美国自己呢?
-
“我想当教皇”
-
巴基斯坦警告:可靠情报显示,印度将在36小时内动武
-
美国新驻华大使:曾在香港居住多年,对特朗普“忠诚”
-
白宫怒批是“敌对政治行为”后,亚马逊和沃尔玛怂了
-
法国也来,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韩国打脸美财长:没这事
-
蔡澜回应“入ICU观察”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套餐十元起,多地宣布五一假期向游客开放机关食堂
-
17万粉放牛网红,竟是10年前的“绝命糖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