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这4组数据告诉你没必要囤粮
最后更新: 2020-04-04 21:40:57有些人担心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会出现食品短缺,市场上出现一些囤积抢购米面粮油的情况,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召开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了我国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库存量、我国谷物进口量四组数据,告诉你囤粮真没必要。
“我国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我国谷物进口数量不大,主要调剂需求结构。”魏百刚说,“所以市场上的粮食以及各类副食品都是货足价稳,谁买谁有,没必要屯粮,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
我国有实力平抑国际粮价波动
在新闻发布会上,科技日报记者提问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传导到国内?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回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粮食安全现在又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冷静理性看待。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
据了解,当前世界粮食供给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近30%,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近期国际粮价上涨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我国谷物净进口量1468万吨,不到300亿斤,占我国谷物总消费量的2%左右,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
据介绍,3月份以来,我国大米零售价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价每公斤3.95元,价格保持稳定,市场供应平稳。
魏百刚强调:“最重要的是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们国家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现场提问
国家粮食局:疫情未动中央储备粮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我国粮食库存分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企业商品库存,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通常不统计。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这是我们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地方储备粮就是按照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平衡区4.5个月市场供应量建立的。
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
中央释放重农抓粮强烈信号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及时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人民政府,把稳定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发放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这些资金规模总体是稳定的,而且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
在当前国家财力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政策能够保持稳定,有的还能有所增加。政策已见成效,今年粮食种植意向面积是稳中略增的,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应该说,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
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有体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介绍,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一是有充足的原粮储备;二是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0到15天的成品粮储备;三是布局建设一批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配送中心和应急储运企业。
这里有一组数据向各位记者通报一下,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家。国家建立了粮食市场两级监测体系,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覆盖了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关于我国粮食产能如何建设的问题,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粮食产能建设,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四个关键点。
一是良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好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建设“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到今年将建到8亿亩。
二是良种。近些年我们持续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为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要,现在正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应。
三是良机。目前小麦耕种收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插环节还有一些薄弱点,正在加快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同时,针对我国地形地貌多样的特点,加快研发复合型农机装备,适应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
四是良技。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科技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今年将打造一批科技引领的示范县、示范村镇,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继续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给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这4组数据告诉你没必要囤粮
- 责任编辑: 连政 
-
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官员期待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加强抗疫合作
2020-04-04 21:34 中国外交 -
“非常感谢中国向意大利伸出援手”
2020-04-04 21: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清明祭英烈:铭记用生命保护我们的逆行英雄!
2020-04-04 21:25 -
人民日报评论员:不忘“一国两制”初心 切实维护基本法权威
2020-04-04 21:23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打赢战斗,我们有个重要优势
2020-04-04 2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治愈后的夫妻俩主动当起志愿者 用“爱的回报”温暖更多人
2020-04-04 21:07 -
分不清流感和新冠肺炎怎么办?张文宏连线海外同胞答疑
2020-04-04 20:50 疫情新热点·专家来解读 -
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2020-04-04 20: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数万人沿路送别森林救火英雄
2020-04-04 20:25 -
铭记!那些勇敢与爱
2020-04-04 19:27 -
“仅复工粮企每天加工能力,就够14亿人吃一天多”
2020-04-04 17:27 食品安全 -
春天很好,只是很想你
2020-04-04 15: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央视快评丨致敬英烈 接续奋斗
2020-04-04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新增确诊1例:多次在小区取快递,不排除社区感染
2020-04-04 15: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防空警报响起,钟南山静立默哀
2020-04-04 14: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上海街头这一幕,触动人心
2020-04-04 14: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天河机场全面消杀 8日零时起恢复国内客运航班
2020-04-04 14: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当季重要农产品销售取得积极进展
2020-04-04 14:19 聚焦三农 -
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08万亿元
2020-04-04 14:18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