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暴眼中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全院21人感染 一天50多个卫生员辞职
最后更新: 2020-03-18 15:09:24元旦过后,金银潭成了风暴之眼
接下来病人逐渐开始增多,1月2号、3号不停地有病人来。
境外的媒体也在关注。有同事发图片说CNN、《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都报道了,并且把我们医院的照片作为背景放在报道里。
媒体的关注也让我提高了警觉。那个时候我就跟大家说,我们现在是在“风暴之眼”,是世界媒体关注的地方。当时我本人也感觉到,这个事情还可能会比较重大。一个是病人增加的速度比较快,到了2号、3号的时候,已经有四、五十个人。病人越来越多,政府关注也越来越高,每天都有汇报、报告。也有很多专家过来,包括疾控方面的专家、病毒所的专家,还有医疗的专家,比如李兴旺教授和曹彬教授,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希望可以集中力量打个歼灭战。
三十、五十,然后八十、九十、一百……病人逐渐就涨到这个数字了。当时就听到专家们说,外面哪个医院哪个医院现在也有很多病人。实际上当时我们在医院里消息还是很闭塞的,因为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医疗救治,忙不过来,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医院里面清楚的是什么?是我这里病人很多,病人很重,我们要不停地准备,把病人接纳下来,让病人能够得到安置。
可能每次我们的动作都比事件发展稍微快了半拍,一拍都没有,只能快半拍。怎么快半拍的?病人突然要增加的时候,我们已经清空了一个楼层,准备接病人来了。楼层不是清完了就可以住病人的,清完了以后还要做彻底的消杀,地面、物表、墙面、空气,统统要做消杀。消杀完以后,要把所有的单元,床、床头柜、凳子等等准备好。
反正先准备吧!因为已经感觉到外面病人在增加。当你准备好了以后,“哗”一下!这个楼面又满了。还没住满的时候我们就又马上准备下一个楼面,一个楼面一个楼面地展开。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开的ICU,是普通的隔离病房。包括我们6楼、5楼、4楼,当时都是普通隔离病房。后来大概是十几号以后,重症病人增加得非常快,而且省卫健委组织了同济、协和、省人民医院的 ICU团队来支援我们,要求他们一人对应一个楼层的ICU病房。这个时候,我们就把南6楼、南5楼改造成了ICU病房。
大概也就是1月3号到5号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紧急采购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体外的除颤设备还有心肺复苏设备等等。每个楼面大致按照25台呼吸机、25个输液泵这样来准备。其实准备好以后也还是有点顾虑:是不是开口开太大了?准备这么多,万一没用呢?万一买多了平时又用不了,这50台呼吸机怎么办呢?
实际上到了十几号以后,所有的呼吸机都用上去了,该上ECMO的也上了。
当时倒也没有感觉是在作战,只觉得事情很紧迫。当时我也跟我们的同事反复强调:要保卫我们这个城市,保卫武汉的人民,我们不希望把武汉人民困在这里,如果我们很快地把疫情控制住,大家春节该干啥干啥。
因为思想动员做得比较充分,所以每个楼面开展起来还是比较顺利。我们医生护士没有一个人抵触,有时经常是晚上突然通知他们楼面要清空,要转运其他的病人,他们就得把在院的病人转到另一个楼面,然后把楼层清空做消杀做处理,第二天早晨再收其他的病人。这套流程我们做了很多次,虽然很忙,但还是比较有序。
当时病人每天逐渐在增加,我们整个三幢楼,南楼、北楼包括综合楼已经全部清空了。当时我们还有一个GCP(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它占了一层楼。本来我们过完年后还有临床试验要进行的,到了腊月二十七的时候我已经下决心要关闭了。GCP是我最后关的一块,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同事全身心地投入医疗工作。
所以为什么我说每次都要快半拍,是因为我自己首先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我们同事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不是等到局势逼我,要我们做这个决断。
封城是几号我不知道,说实在的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觉得每天都很紧张,每天都有大量病人要收进来,每天有那么多重症病人要抢救,要气管插管,有的病人要上膜肺,还有一些病人在死亡……
因为不停地有病人进来,就必须有病人出去才行。有的病人一待二十多天,怎么得了?那医院就堵成“堰塞湖”了。当时的出院标准一是持续10天不发烧;二是症状消失,症状改善;第三是肺部的影像吸收,因为当时没有别的检测方法。1月1号到1月31号,我们将近有三百多个病人出院。
这样,医生临床的工作量就会非常大。我们整体的医务人员有限,而且他们又是在穿防护服的状态下来做这些工作,所以做起来就非常吃力。到了春节前夕,确实有点吃不消了。
当时也已经有媒体过来了,我们也没太关注,完全没有心思跟媒体打招呼。一直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有人说央视春晚上面有你们医院的镜头,我当时也觉得很意外。
1月9号之前,已经把病人的餐饮全部承担起来
最早我们病人是收费的,两千、三千,有些抢救的病人交一万、两万都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到治疗费用后,政府很快给了指示:不要病人交那么多钱,交个门槛费就行了。
所以大概是1月5号的时候,我们就只收医保的起付线。
大约9号之前,我们就已经就把病人的餐饮全部承担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3号、4号我去病房查房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病人自己定的盒饭,中午吃的晚上吃的,都没收拾完,堆积了很多。因为是他自己掏钱买的,我们也不好处理,他说他还要吃你怎么办?发现了这个现象,我就下决心了,每天吃饭的费用暂时不要由病人付,我们先承担下来再说。
当时给病人的餐饮是按一天90块钱准备的。到了1月9号的时候,市委市政府明确说了,病人费用一分钱不要收,已经收费的统统退还。既然政府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我还是比较敏感的,那就病人和医务人员应当同一个餐标,统统按120块钱准备。
这时候病人饮食也得到改善了。虽然知道盒饭难吃,但病人也会体谅我们:这份餐食是由医院代表政府提供给大家的,而且标准又和医务人员一样,他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这样做下来以后,整个病房气氛就比较平静,不会再为吃饭的事情发生争执。
春节前我们还启动了一项工作,就是克立芝的药物临床试验。
最早也就是1月5、6号的时候,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跟我们提到了克立芝,他把文献给我们看,说在2003年SARS末期的时候,香港的袁国勇院士用这个药治疗了一部分SARS病人,通过和历史数据对比,可以看得这个药能够抑制SARS冠状病毒。
既然有证据,而且这两个病毒又比较靠近,我们为什么不用?而且我们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因为克立芝是抗艾滋药,我们医院是管艾滋病的,全省的艾滋病药全部在我们这。
当时想着一个病人按14天来算,大概是需要56颗药,一瓶药120粒,可以给两个病人吃。按照这个算法我们大概有1000人份的药。所以我们很快在临床展开了,鼓励一些科室主任,如果有重病人的话,赶快给这个药,说不定有用。
用了大概五、六天的时候,有个主任打电话给我,很兴奋,他说,“张院长,那个药好像真的有效!”我说怎么有效呢?他说他把吃了药的几个病人的片子拿起来对比了一下,好像确实肺的吸收要快一些,病人的病灶区全部在往吸收方面好转,这给了我一个很强的信念。
再往后,我们就严格按照临床试验开展了。2月2号,整个临床试验入组完成。现在来看,临床试验效果是好的,不能说是特效药,但是是有效药。 “我们既要在疫情这块要打胜仗,科研这块也要打胜仗。”这两块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
曹彬教授作为第一批来的医疗专家,他为前期的病情诊断和病人救治做了很多很多事情。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每次看病人不仅仅是听汇报,他要穿上防护服到病人跟前去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看,看完了以后他会给一些医嘱,或者基本的判断,比如呼吸机该怎么调整等等。
有一次我跟他进病房,当时有个女病人,也就三十五六岁吧,情绪非常不稳定。她一直在ICU里面哭,吵着说我要回家。其实她当时已经缺氧很厉害了,用的高流量给氧装置,但还是在不停的哭闹。曹教授来了以后,我就跟她介绍说,这是北京来的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他是国家医疗队的专家,特意来看你。曹彬教授非常体贴地跟病人沟通,告诉她现在得安安心心在这治疗,有这么多人在关注她、帮助她,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把病要治好,病人逐渐也就安静下来了。
春节前,卫生员和保安突然辞职了
前面说到元旦前我们开了一个连夜的跨年会议,我和我们院王先广书记是凌晨三点多会议结束后回到医院的,当时想在对面的酒店找个床睡一下,但是没床,王书记只好睡在躺椅上,我睡隔壁一个沙发,睡了几个小时。早上六七点钟,我们就让院办通知所有职能部门以及科主任、护士长全部到岗。当时觉得也就是要取消一个元旦假期,后面可能还有一个周末,并没有觉得全部假期要砍掉,后来是一个一个取消的。再往后一点,就没有考虑过春节休假了。
所有护士的正常休息也取消了,甚至下夜班的休息都不能保证他们了,这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人手已经到了极限,每个病区的人手根本就拉不开。我们一个病区也就是十五六个护士,而管理的病人是三四十个。穿防护服进去一干就是4个小时,4个小时换一下,再进去干4个小时,每天8个小时在里面。
大概是1月12号到15号之间,有一天突然走了50多个卫生员。他们看到病人来得那么多,医护人员防护这么紧密,很害怕。虽然我们对卫生员也是要求全部做三级防护,就像对自己的员工一样,因为他们污染了也会污染我们的同事嘛,但有些人还是很害怕。我们总共一百多个卫生员,走了一半。还有当时临时聘用的18个保安,有一天突然全部不来了。
唉呦,可把我们搞惨了!
我们所有的行政后勤干部职工都要上病房去,送餐。你不会看病人,但是送个餐食应该是可以的,是吧?卫生员走了以后,我们的行政人员也要进去。所以卫生员的工作基本就是护士还有行政人员在承担。大家也没有什么怨言,还是把这事情做下来了。这也是当时碰到很棘手的状况,你平时觉得一个卫生员怎么会是个事情?在这个状况下就是个事情。
本来ICU护士还是配得比较充足,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临床其他科室护士不够,只能削减ICU的队伍去满足其他的队伍。因为普通楼面的病房里面也有很多重症病人,普通病房的工作状况可能不比 ICU要好。所以当时那些护士在里面的工作时间非常长,做得很苦。
到了大年三十,解放军的医疗队、上海的医疗队进来以后接管了我们四个楼层,极大地缓解我们的压力。你就觉得这个事情有希望了。而且你会感觉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后来解放军医疗队走了,福建的医疗队过来了,这也是特别能战斗的一支医疗队,他们管理的两个楼层收治病人和出院病人都非常多。他们在的两三个星期,收治病人是一百九十多,出院病人一百三十多。
当然从一开始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直有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医疗机构抽人在这里支援。
1月14号,我爱人也出现了症状
我爱人是1月14号前后开始有症状的。她以前是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护士,后来在医保办公室工作。他们医保办在门诊大厅有个服务台,她要在那儿回答病人的一些问题。
14号的时候她就有点发烧,在家有点低热。那段时间我偶尔还能回家,大概是18号晚上回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十二点了。她给我准备了吃的,我就跟她说说工作上的事情,我说医院的病人很多都有气短、胸闷、喘气的症状。
她说,“我也有点喘气”,当时我实际上不太高兴,因为我每天工作忙得不得了,现在我说病人病情的时候,你跟我说你也喘气?你为什么先不跟我说?多多少少有点责备她吧。但心里又放心不下,我说明天一定去做一个CT扫描。结果第二天上午一扫CT,她的两个肺体就是很典型的改变。我说做完CT还不行,赶快再做个血常规,一查,很明显的淋巴细胞降低。
她19号上午做的这些检查,中午我就抽空回去一下,给她采个痰,同时给我自己也采一个,因为我还要工作,如果我感染了我也得隔离。采两份痰,两份肛拭子,送到医院来做检测,当天下午就得到结果:她的两个都是阳性,我两个都是阴性。没得说了,她得去住院,当时是住在四医院,她的工作单位。
我有压力,因为我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她反而没有太大的压力,她说身边包括他们同事也有人在生病。
大概20号还是21号晚上,也是很晚了,我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那时候我已经看到了很多死亡,而且不知道那些重症是怎么发生的,不知道怎么就朝着那个方向走了,我就感到很恐惧,开着车,眼泪就夺眶而出,很害怕,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亲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幸运的是,她很快就转归,大概一两周就康复了。出院回家也是她自己回的,我没时间去接她。
实际上我几乎就没怎么照顾她,住院期间我就去过一次,陪她在床边坐了一会儿,聊会天,拉拉手,给她一些鼓励。
我一直觉得对她有愧疚,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没有照顾她。我们两个人感情比较好,她也说她对我有愧疚,在我工作最忙的时候没给我帮上忙。
后来,因为我可能在媒体上有一些影响,就跟她聊了一下血浆捐献的事。她说,正好他们有几个同学,包括一些同事也愿意参加血浆捐献。她是主动的,其实不应该说是我动员的。我说,“等我们采浆点准备好了,你就到我们这边来献浆算了。我在媒体上说过了,你也支持一下。”她说,“不是要支持你,我本身就应该做这件事。”我妻子还是蛮勇敢的。
一开始我的防护也做得不是特别好。幸运的是,可能我们院感控制做得比较好,办公区域一直都是清洁的,所以反而没出太多事情。
标签 张定宇- 原标题:风暴眼中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全院21人感染 一天50多个卫生员辞职
- 责任编辑: 连政 
-
时政微记录丨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会谈
2020-03-18 14:56 中国外交 -
上海嘉定向日本太田市捐赠13万只口罩,寄语“绯樱同春”
2020-03-18 13:53 -
平安归来!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返沪人员开始陆续抵沪
2020-03-18 13:19 -
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国家卫健委指引来了
2020-03-18 12: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归国留学生称采集咽拭子不适,拒不配合检测
2020-03-18 11: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治疗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钱? 这位患者的医药费为112.9万!
2020-03-18 11: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战“疫”说理】大国担当背后是中华民族正确义利观
2020-03-18 11: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求新求变中化危为机
2020-03-18 11:2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经济运行必将回归常态(锐财经·一手抓防疫 一手促发展(28))
2020-03-18 11: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提高超千项产品出口退税率
2020-03-18 11:22 -
“点对点”服务保障贫困劳动力返岗
2020-03-18 11:21 -
全球疫情蔓延,回国还是不回国?一文看懂
2020-03-18 11:20 -
中医药抗疫经验走出国门,三院士这样说
2020-03-18 11:20 -
战胜疫情,科技是“撒手锏”
2020-03-18 11: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班加点生产的器械都捐了,这位老板却说“赚大了”
2020-03-18 1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隐瞒病情入境?这个后果要知道
2020-03-18 1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火焰蓝”冲锋抗疫一线
2020-03-18 11: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凝聚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2020-03-18 11: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籍华裔演奏家因发表涉疫情不当言论被解聘离团
2020-03-18 11: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方针对美方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
2020-03-18 11:15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