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给学生挨个发信息号召回国:共创中国量子梦之队
从“墨子号”到量子“京沪干线”,从“九章号”到“祖冲之号”,他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极限,在国际前沿领域创造一项又一项中国奇迹,用量子密钥守护国家安全,为国铸盾。他就是中国量子科技梦之队的队长潘建伟。
在中国科学院量子创新研究院,潘建伟院士和团队正在研制世界首颗中高轨量子卫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中高轨量子卫星它的功能很强大,它在天上可以同时看到相距1万公里的两个地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北京和非洲南非的量子密钥分发,全天都可以保证密钥分发,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传输。
从小在浙江东阳农村长大,潘建伟最喜欢的科目就是物理。1987年,潘建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开始探索神奇的量子世界,也感受到了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我们系的首任系主任就是赵忠尧先生,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一定要从美国回来,我们系当年是为了“两弹一星”,主要是搞核物理为主的,他说他们这一代为祖国的强大和富强作出了贡献,希望我们后辈的科学家能够继续为这个努力,这是我们当时一个很大的梦想。
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潘建伟前往量子力学的发源地欧洲深造,理论功底深厚的他从零开始学习激光操控,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了国际首个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论文。崭露头角的潘建伟,在学成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回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我说,我希望将来在中国也有这么个实验室是世界领先的。我很喜欢物理,很喜欢科学,但是我也是有祖国的人,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国家把科学做到世界前沿,这样就会特别有成就感。
满怀信心回到国内,潘建伟开始主攻量子信息领域,没想到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这是个交叉科学,是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交叉的科学。你本来搞物理的,物理学界对你也不怎么认可,信息那边也觉得你是个外来者,这样一来,要得到各种基金的申请是非常困难的。
正当申请经费面临困难时,潘建伟留学期间参与的研究和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重大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量子信息逐渐被国内认可。
2009年,观看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复兴之路》演出时,潘建伟激动不已,给在国外的学生们挨个发信息,号召大家尽快回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陈宇翱:当时看到这个短信非常激动,很想扔下手机就回去。他是一个在我心目中非常有情怀的科学家,一直不忘初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并没有什么条约,是我们自己一种心灵的契约,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心愿,就是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大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实验室。
集结号吹响,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潘建伟带领这些踌躇满志的归国青年,集纳各家所长,一起打下量子科技大厦的四梁八柱,在多光子纠缠操纵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走向全球量子通信研究的引领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最困难的是天地对准。一个卫星在天上,每秒钟将近8公里,它就相当于一个高速列车在开。离你一公里之外,有一个小小的储蓄罐,还在高速旋转,它只有一个很窄的边,你要把一个硬币按照它的要求,一次次扔进罐子里。最困难的是这一两样关键技术,我拼命到国外去求,没求来,最后自己咬咬牙把它解决了,而且做到在世界上是最好的,给我们整个量子实验室极大的信心。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验和自信,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量子“京沪干线”建成启用,让金融、政务等领域拥有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无形盾牌”;“九章号”和“祖冲之号”横空出世,让我国成为世界唯一同时在超导和光量子两条技术路线都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如果量子计算机造出来的话,我们的公钥体系在别人面前就像是“裸奔”了,相当于没穿衣服,所以有了量子保密通信,至少给你穿上一件“防弹衣”一样的东西。量子保密通信对国家信息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很多人眼中,潘建伟梦想的国际一流的量子实验室已经建成,然而对他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一流实验室的持续竞争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 邓宇皓:潘老师追求的就是让我们敢为天下先,去想一些别人不敢想的创新,做的研究能够超越国际上最好的竞争对手。
敢为天下先,是潘建伟和同事们的真实写照。目前,这支量子科技梦之队正在研制“九章四号”和“祖冲之四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今年还计划发射多颗量子微纳卫星,探索量子星座与地面网络实用化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潘建伟:我们当时想把自己的小实验室做到世界前沿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跟全国的同事一起把量子科技,特别是量子信息技术整个国家的水平提升到能跟美国竞争,跟欧洲竞争,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我们量子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韩文旸 安徽台)
- 原标题:大国科学家丨他给学生挨个发信息回国 共创中国量子梦之队
- 责任编辑: 张荃 
-
-
从单核到系统:海光+曙光能否重构中国算力生态
2025-05-27 15:48 心智观察所 -
打造星地通信“高速路”,我国成功开展新型技术实验
2025-05-26 22:41 科技前沿 -
轻视中国市场,这家全球头部碳化硅大厂“死不足惜”
2025-05-25 09:02 心智观察所 -
突破技术瓶颈,我国团队成功培育出“茶稻”
2025-05-24 18:41 聚焦三农 -
玄戒是“魔戒”?别低估小米识别“战略陷阱”的能力
2025-05-21 13:46 心智观察所 -
“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产品不好”,这说法误解了一个现实
2025-05-21 07:38 解码俄罗斯 -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2025-05-20 20:46 航空航天 -
重要突破!鸿蒙电脑正式发布
2025-05-19 15:55 科技前沿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2025-05-18 22:45 航空航天 -
2025,中美AI缠斗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05-17 09:28 心智观察所 -
东南亚人群基因密码破译,填补“最后一块拼图”
2025-05-15 06:48 科技前沿 -
超1000公里!全球首例,成功接通
2025-05-14 21:20 -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2025-05-14 20:18 航空航天 -
马来西亚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
2025-05-14 15:01 心智观察所 -
国内推力最大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首次整机试验
2025-05-13 18:04 航空航天 -
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2025-05-13 12:24 心智观察所 -
打破技术壁垒!我国自主研发机载大气探测设备
2025-05-12 21:27 -
教育部: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
2025-05-12 14:30 中西教育 -
车载通信为何是国产替代的薄弱环节
2025-05-11 09:04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评论 106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评论 37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评论 344“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评论 84“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评论 89最新闻 Hot
-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
算盘珠子崩一脸:跟中国争,英美应联手
-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
-
美诺奖得主:美国这“病”,中国真治不了…
-
又来!“放弃主权,金穹免费用”
-
饿了三个月的巴勒斯坦人涌向食品分发站,以军开枪……
-
星舰第九次试飞失败,马斯克发声
-
100万美元,特朗普豁免了她儿子
-
“在和中国谈判,停了太丢脸”,特朗普政府遭痛批
-
特朗普邀功:欧盟加速,我赢了!
-
内讧升级!1200名以军军官呼吁:结束不道德的战争
-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
特朗普称普京“玩火”,梅德韦杰夫警告
-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
特朗普放出“好消息”?“这回,我们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
印度腿都要跑断了,“胜利大宣讲”整了个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