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几天早起到路口蹲守,这位人大代表为何执着于一些“小问题”?
最后更新: 2020-01-17 10:54:29“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有时一些看似冗余的布局,却有助于整个城市系统的健康发展。比如,不能有了地铁就忽视公交、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建设。”
昨天(15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浦东代表团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在发言时提到了城市路网问题。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年在两会上提出这一问题。
施政在人代会上发言 摄影:张驰
“和前两年以学习为主相比,今年我在履职方面更加成熟,提出的建议也更加完善。”施政说,作为一名交通行业代表,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帮助改善城市交通,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一个地铁站关系数万居民出行
“我今天和大家沟通一下我的想法,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再提。”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施政便开始了履职。浦东新区金高公交公司会议室里,她与3名来自高行镇的居民代表交流。
施政为今年两会准备了多份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关于建设中的轨交21号线站点设置问题。按照设计方案,21号线一期起于迪士尼,终点在高行镇,串联起多条地铁线路。但站点设置方案公布后,高行镇住宅集中片区的居民们却发现,站点离他们都太远了,于是,他们找到了施政,向她反映情况。
“听完居民代表的意见,我觉得这事情值得重视。”施政说,自己是公交系统的一员,因为工作的原因,很清楚这一带的公共交通系统分布。
施政在了解区域内公交运行情况 摄影:沈阳
原来,高行镇域内现在和未来共规划有六条地铁,但轨交站设点距离高行镇高行片区都在3公里左右。6号线东靖路站、五洲大道站距高行镇中心均为3公里,轨交12号线杨高北路站距高行镇为2.5公里,这个距离很难依靠步行来解决“最后一公里”。但是,高行镇北侧紧邻自贸区,东面又是大片绿化带,区域内仅有3条公路,能到达地铁12号线金京路站的仅有金高路一条。沿线联通高行镇、金桥镇两大居民聚集区,高峰时段道路通行压力极大。
“高行片区现在有大约5万常住人口,路上堵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早高峰,我们公司的公交开了2个小时,愣是连大门都没出去。”施政说,公交线路离不开路网,道路拥堵,开再多线路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一次错过了21号线,高行片区的居民出行难问题可能就再也无法解决。
问题很简单,但站点设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施政认为,居民们希望在镇内设置站点的方案不可取。“如果按他们的要求,21号线这一段要绕一个大圈,成本太高了。”
施政决定提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她利用工作间隙在高行镇沿线四处走访,“西南方有个快废弃的老工厂,我也钻进去看了看,说不定未来站点就可以设在这里呢?”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施政终于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在21号线杨高北路站和东靖路站当中增设高行站,站点位于赵家沟河以北、东靖路以南、杨高北路以西的绿地中。“你看,站点设置在这里,高行镇居民离地铁站只有1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完全可以靠步行解决。”施政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说,“同时,在这里设置站点对21号线建设影响最小,只要这一段线路稍微往北几十米即可。”
“我们同意这个方案,希望施代表能把我们的意见带到两会上,解决我们的出行难问题。”居民代表欣然接受了施政提出的方案。
“我觉得压力挺大的,这可是好几万人的期待啊。”施政说。
长期关注交通出行领域问题
在有些人看来,一个轨交站点的设置是件很小的事情,施政不这么看。“对整个上海来说或许是小事,但它也关系到好几万人的出行问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每年如果能解决一个小问题,我觉得就足够了。”
2018年,施政提出了化解高桥地区交通通行顽症的建议。随着上海自贸区和外高桥港保税区的发展,高桥地区成了集装箱堆场集中地和集卡集散地。“我到现场看过,大卡车、私家车混在一起,要是卡车想转弯进路边的堆场,立马就能堵上好长一段,寸步难行啊。”2017年初,这里连续发生了2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所以刚刚成为人大代表,施政就把履职的第一站设在了这里,连续几个早高峰,她都到现场蹲守,观察道路拥堵情况。
“我发现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很多车辆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变道、插队,加剧了混乱;另一个就是集卡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空车,通行效率太低。”为此,施政提出构建“智慧集疏运体系”,在港口、货主、代理、司机之间建立统一服务平台,降低集卡的空载率。同时,夯实一线执法力量,确保事故发生后民警能及时到场处置。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施政说,起初,交警部门表示沿线均为公路,不方便设置执法点。她便开着车跑了一个来回,最后发现凌海路江东路路口的加油站是个合适的地点。经过多方协商,交警部门安排了部分警力在加油站二楼值班。
施政与一线公交司机交谈,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 摄影:沈阳
去年,施政呼吁关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问题。“都说轨交、公交要‘两网融合’,但融合的前提是要有两张网,目前地铁的规划网络非常清晰,但公交网络为了保障最后一公里,往往需要围绕轨交来设线。”施政说,公交如果不能独立构成一个完整网络,运送能力就会降低,但近年来,公交网络似乎变成了轨交网络的配套工程。
“我到社区调研的时候,很多老人家都在问,现在公交还到不到医院啦菜场啦,这让我感触很深。”在施政看来,在上海这座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城市,短驳+轨交+短驳的通行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许多老年人的需求,有必要加大城市道路的路网密度,提高城市非主要道路的交通能力。
细节处方能体现上海城市风采
“上海市民的素质很高,规则意识很强,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也给政府部门提了更高要求,做规划时一定要再细致一些,否则市民可能会有意见。”城市治理时要力求精细化,这是履职3年来,施政最大的感受。
去年7月开始,上海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目前执行效果很好。在施政看来,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推进力度很大,执法严格;另一方面,前期立法调研工作做得很充分,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所以市民的接受度很高,推行很顺利。
施政回忆,去年夏天,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刚刚实施不久,市人大便组织了一次随机执法检查。沿着杨浦区某条街道一路走去,不论是居民区还是饭店,垃圾分类工作都做得很到位。临近中午,代表们正准备收工,突然发现几个大垃圾桶正从一家肯德基餐厅中推出。
“肯德基的客人有时会选择自行清理垃圾,容易出问题。”十几个代表呼啦啦围住了垃圾桶,打开一看,果然存在干湿混运现象。“说来也挺有意思,大夏天中午一群人去翻垃圾桶。这一次之后,肯德基加强了管理,我们再也没发现混运现象。”
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龙卷风。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而言,一点细微之处都可能产生极大影响。交通大整治以来,乱停车现象得到了极大缓解,但到处都画起了黄实线,出租车上下客便成了大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将许多公交站点设置为临时停靠点,画上了黄虚线。“这本来是件好事,但黄虚线的位置画得不对。”施政说,不少黄虚线离公交车泊位太近,一旦有出租车停靠,公交车要么进不了站,要么出不了站,“如果出台政策前考虑得周详一些,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都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讲高大上的东西,还要多多关注城市中的细微之处。”施政说,就像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陆家嘴的高楼大厦,更藏在身边的弄堂小巷中。
- 原标题:连续几天早起到路口蹲守,这位人大代表为何执着于一些“小问题”?
- 责任编辑: 陈洁 
-
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20-01-17 10:15 中国经济 -
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
2020-01-17 10:13 -
年底突击花钱?取消部门预备经费外,上海为何重提这个紧箍咒
2020-01-17 10:07 上海两会 -
你来品品,高雄观光局说这是观音菩萨...
2020-01-17 10:06 台湾 -
2019年我国GDP增长6.1%
2020-01-17 10:04 中国经济 -
美舰昨日又过台湾海峡
2020-01-17 10:04 台湾 -
习近平离京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2020-01-17 10:01 中国外交 -
微信为何推出“付费阅读”?标题党会不会更猖狂?
2020-01-17 09:52 -
“最严禁炮令”后鞭炮囤积 河南孟州:原价回收
2020-01-17 09:04 基层治理 -
买不到高铁票的人们,在回家路上“骚”出一片天
2020-01-17 09:03 趣读 -
孙文斌自首为何仍被判死刑?答案来了
2020-01-17 08:49 依法治国 -
这条串联九城的科创走廊为长三角一体化做了啥|聚焦上海两会
2020-01-17 08:48 上海两会 -
不去养老院排队等床位,在家也能安居养老,这位政协委员为此实践了十几年
2020-01-17 08:46 上海两会 -
上海旧区改造如何提速?代表委员有话说
2020-01-17 08:42 上海两会 -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五集 《打造铁军》
2020-01-17 08:28 -
导师指导博士研究自己教育思想 校方:合法合规
2020-01-17 08:06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亿!
2020-01-17 08:04 中国超越 -
民企40年:通往“自己人”路上的四重门
2020-01-17 07:52 -
两名中国游客在冰岛景点“飞机残骸”意外身亡
2020-01-17 07:37 中国游客 -
武汉卫健委:新增死亡病例1例
2020-01-17 07:19 医学
相关推荐 -
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25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62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59“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4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01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