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强国”缘何不是“种业强国”,中国种业之问如何作答
关键字:光明日报4月9日消息,在世界作物育种领域论文量国家排名表上,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分列前五,中国的作物育种论文约占这一领域全部论文量的20%。“然而,种业‘论文强国’为何没能造就‘种业强国’?”在日前举行的2019中国种子大会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提出的中国种业之问令人深思。
从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迈进阶段,中国种业迫切需要一场革命,来推动质量变革和管理变革。如何扛起“种业强国梦”的重担?如何为现代农业装上强劲“芯片”?一系列问题需要中国种业在创新中解答。
选育4万多个品种
让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麦穗小得像蝇头,每穗只有18粒。”陕西省长武县十里铺村农民张万福至今仍对从前小麦的样子记忆犹新。而受益于几代品种更新,如今这片渭北旱塬上的小麦,亩产已经能达到500公斤。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现代种业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一次次品种突破,推动粮食产量不断飞跃,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新世纪最初10年,随着政策的放开,跨国种企迅猛发展并在全球展开布局,“洋种子”席卷而来。美国玉米品种一度抢占了东北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外种子按粒卖,国内种子按斤卖”的严酷现实,直指中国种业的发展软肋。
面对来势汹汹的“洋种子”,中国民族种业奋力突围,国家种子工程、生物育种能力建设等专项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扶优扶强”,扶持大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目前,在国内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种企70多家,全国种企资产总额1亿元以上的达373家。2017年发布的全球十大种企中,隆平高科和先正达-中国化工占据两席。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历程既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种子改良史。”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以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为代表,每一次种子上的突破,都给农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推动了农业主导品种的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成功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丰富了百姓餐桌品类,加快了由“吃饱”向“吃好”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国选育农作物品种4万多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达到2.7万个,授权品种超过1.1万个。2018年,我国作物品种权申请量4854件,位居世界第一。企业逐步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带动了产学研结合,提升了育种创新能力,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破题“两个80%”
创新成果不能躺在“铁皮柜里”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育种队伍,种质资源保有量居世界第二,为何难出大品种?”这个悖论曾经困扰着众多中国种业人。
其原因就在于“两个80%”:80%的种业科技人员集中在科研单位;80%的种子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流通不畅,导致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科研成果不少,但大多是“铁皮柜里的成果”。
让“铁皮柜里的成果”回到田间,关乎中国种业创新发展的未来。
“种业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水平,目前实质性科技领先的种业企业屈指可数,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的种业将失去竞争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坦言。
为强化中国种企的创新能力,种业权益改革于2014年拉开序幕。“赋权、让利”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改革划定科研人员对新品种权的权益比例不低于40%、对育种材料的比例不低于60%,大大高于此前“不低于20%”的额度。目前,全国已有122家单位参与到改革试点中,改革成果几乎覆盖了所有作物类型。
“未来改革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结合的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企深度融合,打通上中下游创新链条,形成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加快培育和推广高产稳产、绿色生态、优质专用、适宜全程机械化的新品种。”张桃林指出。
盖钧镒建议,要推动规模化企业成立种业科技基金,用以开展研发、合作和种业人才培养。政府对种子企业的评价,关键要评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平台。
“中国种业企业要坚持集团化、平台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思路,实现科企深度融合。”张延秋指出,作物品种审定要有利于成果转化,要为企业提供成果交易平台,让资源和成果流动起来。
抢滩千亿级市场
夯实向种业强国转变的根基
当前,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世界范围内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
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大幅放宽外商投资中国种业的门槛。中国这个千亿级的种业大市场,再次向全世界敞开大门。
融入世界种业新格局,对成长中的民族种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和机遇。随着行业分配格局面临新一轮重构,百舸争流中,怎样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要推动形成合理的种业企业布局,大小作物兼顾,推动我国种业全覆盖,充分发挥耕地潜力。”盖钧镒建议,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明确提出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和特色小作物种子企业的区域布局;着力构建粮、经、特色作物的大、中、小种子企业融合发展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加强各类作物育种的研发,特别要推动小作物育种赶上乃至超越世界水平。
“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差异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种业企业集群。要以国家种质资源新库、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制种基地(大县)为重点,打造一批面向产业、服务全国、助力创新的标志性工程,夯实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的根基。”张桃林指出。
“此外,还要构建法制完善、监管有力、放管服结合的现代种业治理体系。要完善《种子法》配套规章,推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强化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激励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强化种业可追溯管理和大数据服务,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张桃林说。
李慧/光明日报
标签 种子- 原标题:“论文强国”缘何不是“种业强国”,中国种业之问如何作答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9-04-09 08:10:06
-
大学生网购并专卖这种龟 被警方抓获
2019-04-09 07:44 -
陈道祥少将任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司令
2019-04-08 23:04 香港 -
习近平:中国人工林 世界第一
2019-04-08 21:1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在义务植树时强调: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
2019-04-08 21:06 -
硬核!花园被改成菜地的洋女婿又遭中国丈母娘“毒手”
2019-04-08 20:13 海外华人 -
山东男子焚烧芦苇引起火灾,过火面积达800亩
2019-04-08 19:58 依法治国 -
他要为亚马逊放3000颗卫星,曾负责马斯克1.2万颗卫星项目
2019-04-08 19:46 航空航天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出版发行
2019-04-08 19: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2019-04-08 19:0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商务部:美国对我光伏电池片发起337调查
2019-04-08 18:28 中美关系 -
我国化学领域面向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创刊
2019-04-08 18:22 科技前沿 -
故宫“网红”院长卸任:曾一年卖出15亿元产品
2019-04-08 18:19 -
因发布时政有害信息,微博处置于建嵘等50个头部账号
2019-04-08 17:55 网络战线 -
主席、总理先后访欧,日本记者联想有点多
2019-04-08 16:57 中国外交 -
李克强启程赴欧,将首次访问克罗地亚推“16+1”
2019-04-08 16:37 中国外交 -
骗小学生1毛买装备,获利200万
2019-04-08 16:20 依法治国 -
音乐授权将到期,字节跳动或遇困境
2019-04-08 16:12 -
中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90%、90%和70%以上
2019-04-08 16:11 中国经济 -
女子在极地馆练潜水被鲨鱼咬住脑袋 缝70多针
2019-04-08 16:07 -
领大陆身份证后台籍遭撤,南京大屠杀铁证发现者要告台当局
2019-04-08 15:54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1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