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关亿万农民的战略利好,这些细节要了解
关键字: 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考察东三省(文/观察者网 朱敏洁)9月26日,一条事关中国亿万农民的的超级重磅消息发布——国务院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这可以被认为是我国“三农”事业的首个“五年计划”。
十九大以来,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大事一桩接一桩。就在9月23日的秋分日,中国农民第一次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丰收节。
仅仅过了四天——9月25日,习近平抵达黑龙江,开启下半年国内考察行程,第一站便是建三江垦区。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到黑龙江,也是第四次来到东三省,这次行程更是贯穿整个东北。
当天下午,习近平去的三个地方都紧紧围绕农业这个主题,调研机械化耕作、种粮收入,工人们畅谈北大荒未来。他强调“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嘱托必须牢记粮食安全,农垦改革要坚持国有农场的方向,科技兴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保障工人的民生权益。
丰收节后看丰收,而丰收节前两天——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
9月25日,习近平抵达黑龙江考察。
国家顶层设计的一致性
去年十九大,习近平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此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今年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
其实,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乡村振兴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安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
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
第一阶段,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规划则是: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从十九大至今,党和国家针对规划的编制、部署、学习、传达展开密集工作,主要有这几个重大节点:
·2017年12月先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习近平提出三大改革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擘画新坐标。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7月5日,习近平作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摆在优先位置。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
·9月23日,习近平向全国农民致核心,再次提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而40年前正是从农村开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因此,党和国家赋予乡村振兴战略空前的地位高度,这是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如何理解新战略的几组关系
纵观全文,这次印发战略规划中亮点颇多,其中有几组关系传达的信息值得关注。
第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
习近平这次在东北考察时多次提及国家安全、自立更生。
首站黑龙江,他谈到中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立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其实,过去习近平三次前往东三省,也反复强调技术自主创新、粮食安全要保证,但此次是将这个国内根本要求与国际环境联系起来。
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际封锁时,毛泽东也曾说过“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再到40年前,邓小平在论述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关系时认为,中国要发展,不仅要对内改革解放生产力,也要对外开放寻求外援;但是,自力更生是基本立足点,制定“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中国是一个大国,搞建设主要靠自己,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由此看来,当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仍牢记初心。
第二,乡村振兴与地方城镇化是否相互矛盾?
答案是并不会。
《规划》强调,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
事实上,从2003年来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政策的侧重点是城市,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将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被动地接收城市发展的带动和辐射。
而乡村振兴战略是思路上的根本转变,乡村成为与城市并行平等发展的主体,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更充分地立足于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注重调动乡村主动性,从而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
这是改革确立起新时代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天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在保持乡村独立性和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8-09-28 18:06:07
-
习近平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力拨千斤
2018-09-28 16:50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2018-09-28 14:3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习近平行经三省 在辽宁他首先去了这座城市
2018-09-28 14:16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对推动“三农”的思考与实践
2018-09-28 13:22 上海观察 -
李克强:还会出台更多政策 给民营企业更加良好稳定的市场预期
2018-09-28 12:18 克强经济学 -
崔天凯:中美何去何从,要再次作出选择
2018-09-28 12:01 中美关系 -
习近平: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18-09-28 07:22 观察者头条 -
联合国大会这两个“友邦”没吱声,台当局又要紧张了
2018-09-27 23:13 台湾 -
台当局又给两岸交流使绊子 竟冲着大陆公职人员来
2018-09-27 21:34 两岸关系 -
习近平:怀疑、唱衰国企的言论都是错误的
2018-09-27 21:15 观察者头条 -
河北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崇勇受贿超2亿 一审被判无期
2018-09-27 18:15 廉政风暴 -
祝贺农民丰收节后,习近平又到“大粮仓”看丰收
2018-09-27 09:52 -
剑南春、茅台和五粮液的哪些高层落马?
2018-09-26 22:21 -
习近平: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2018-09-26 22:06 -
国务院: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9.8%降至7.5%
2018-09-26 19:38 中国经济 -
是否制定了中梵建交时间表?外交部回应
2018-09-26 18:48 台湾 -
美方称应抵制社会主义 耿爽:冷战已结束近30年了
2018-09-26 18:0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单边主义逼中国自力更生,这不是坏事
2018-09-26 16:25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祝贺中央电视台建台60周年
2018-09-26 13:41 -
瑞典外交部竟称,这属“言论自由”
2018-09-26 13:40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