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傅莹与歪果仁的交锋整理成书,就是一册外交经典教材
关键字: 傅莹傅莹两会傅莹人大记者会【一】西藏
下面文字是傅莹在英国时做的演讲《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节选。谈及西藏问题时傅莹对腐国人民说:
过去五年,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了83.3%。2006年,西藏全区有学校1000多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
西藏有宗教活动场所1780余处,平均每1600人一处,比英格兰地区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还要高。
最后傅莹使出了杀手锏:
那些大声抗议和示威的人里,很多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西藏。
为什么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一些媒体的一概而论的随意批评能够被西方公众不加思考地接受?
为什么没有人质疑,这样的批评到底涉及到哪些具体问题,确切情况如何?
【二】朝鲜
今年2月12日-14日,傅莹参加第52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与国际秩序”论坛,然后就有了舌战群“儒”的经典一幕: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科克:美国对朝鲜没有任何敌意。
傅莹追问:为何美国不能直接说不会入侵朝鲜?
主持人:中国是不是已经对朝鲜完全失去控制?
傅莹:你提问题的方式是典型的西方思维。(引起会场一片笑声。)
傅莹接着说,中方从不认为自己应该控制哪个国家,我们也不希望被别的国家控制。
【三】军费
2014年3月4日的两会,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提出“军费”增长问题。傅莹直接反问:
“我们有一个很弱的国防力量,我们就和平了?”
2011年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谈及军费,对方咄咄逼人地追问:“中国难道没有比增加军费预算更重要的花钱的地方吗?” 傅莹不客气地回应:
你们对美国、法国等盟友拥有航母就感到放心,而中国拥有一艘航母你们就感到担心了。
【四】间谍
2005年6月,在傅莹主持新书《澳大利亚全球:中国专辑》发行,澳大利亚当地记者所有的问题却都跟陈用林有关。
陈是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一等秘书,十几天前,陈携妻女离开中国领事馆,在澳洲申请政治庇护,并声称中国在澳洲安插了1000名间谍。
面对挑衅性的问题,傅莹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地说:“如果我要处理这么多的间谍业务,怎能有时间在这里与各位见面?”
【五】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2013年3月4日,日本共同社记者提出,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下面是傅莹的神回答(太经典了):
刚才你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注意到中国记者都笑了。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强硬的姿态。
【六】别忽悠中国
2009年3月29日9点,英国王牌节目Andrew Marr Show在英国广播公司(BBC)1台播出,傅莹用流利的英文解释中国在金融峰会上的立场,调侃西方不要捧杀中国。
“当人们给中国戴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储备等等各种帽子的时候,中国民众会感到这是在吹捧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
【七】“奥运政治化”
2008年3月,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欧洲国家遇到干扰。傅莹在英国接受电视采访时呼吁英国不要将北京奥运会“政治化”,她这样提醒腐国人:
一个中国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他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陶立烽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9“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0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9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1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