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云随风:内塔尼亚胡即将统治叙利亚?又一次新闻学的魅力时刻!
以色列建设缓冲区,无需占领大马士革
以军越过1974停火线后的4天里,依然处于缓慢拓展控制区、占据俄叙联军抛弃的边境据点、持续向库奈特拉前线增兵的过程中,尚未复现之前翠鸟营那样翻越黑门山、将战线前移30公里的“出格举动”。
虽然不排除以军在4个重装机械化合成旅齐装满员后,向大马士革、德拉或苏伟达方向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但个人认为,至少未来数周内,以军仍将以控制缓冲区及其东侧更多边境据点、巩固戈兰防区为主要行动方向,理由如下。
其一,经济成本极高。以色列作为长期奉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实体,整体地狭人众,并缺乏包容、吸纳、有效管理大量外族人口的经验和能力,更不可能为这些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而大马士革在涌入的大量难民后,估计目前其人口在300万左右——相当于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全部巴勒斯坦人口。如果吞并大马士革,巨大的异族人口压力极可能拖垮尚未从去年10月7日以来两场战争中恢复的以色列经济。
其二,军事风险极大。即便在以南方阵线治安部队和伪警察为主的大马士革守军放弃抵抗开城投降的情况下,以军能够顺利接管大马士革,也很难维持对其有效控制。
以军在加沙和南黎的军事行动证明,以色列在对方进行反抗的情况下,以军地面战素养尤其巷战和攻坚能力堪忧,同时暴力手段屠杀平民、拆毁城区的“效率”相当有限。如果以军与当地居民发生大规模冲突,“沙姆解放阵线”趁机发动群众,使用城市筑垒和非对称作战,以军恐怕更难以维持有效统治。正如二十年前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却无法有效控制巴格达市区一样。
以军士兵在戈兰高地赫尔蒙山上展示国旗 以色列媒体
其三,政治代价极为严重。以色列上一次向邻国发起大举进攻并占领其首都,还是在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时任国防部长的阿里埃勒·沙龙率领六个师,对黎巴嫩发动全面进攻。其中沙龙亲率三个师,在马龙派长枪党等亲以武装引导下,只用三天时间就抵达贝鲁特城下。
但以军入城后,即便在马龙派全力配合下,依然经过三个月巷战才剿灭了盘踞在贝鲁特西城的总计数千名法塔赫武装人员和反以民兵。随后沙龙放任马龙派长枪党展开了臭名昭著的贝鲁特大屠杀。
这次军事行动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极为恶劣的国内外政治影响,导致一度被视为“以色列军神”“犹太民族偶像”的沙龙身败名裂,被迫退出军界和政坛,直到十七年后的1999年才再度担任利库德集团主席,从比他年轻21岁的本杰明•内塔尼亚胡手上接管总理宝座。
而今,内塔尼亚胡面临着相似的抉择。考虑到大马士革问题远比当年的贝鲁特更棘手,今年已经75岁,但老谋深算、手腕灵活的内塔尼亚胡会冒进吗?
其四,以色列反对派力推的“4000号专案”(注:该案件涉及内塔尼亚胡与以色列头号通讯传媒业大亨绍尔·埃洛维奇等人的巨量利益输送、滥用职权、泄露机密、国有资产流失、操纵瓦拉等舆论平台的相关指控,因涉案人员地位崇高、影响力巨大,调查和诉讼自2018年延宕至今,距离结案依然遥遥无期)再度开庭。
根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作为本案主要被告的内塔尼亚胡,未来几周将在每周一、二、三出庭作证。法庭将于十二月底正式开庭,听证会在每天上午10点开始,下午4点结束。这意味着以色列的最高决策者、战时内阁负责人、一年以来以军一系列重大行动的实际发起人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未来数周内将忙于应对听证会和庭审,基本上无暇顾及叙利亚局势,而卡茨等下属显然不敢承担独走进攻大马士革的代价。
正因为面临潜在的败诉、落马风险,内塔尼亚胡刻意选择在庭审期间对叙利亚,或者至少对南方阵线的势力范围发动大规模战争,正如之前的巴以、黎以战争一样,通过军事行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暂时避免反对派发起的政治清算。
其五,战争扩大化不符合域外大国利益。最近华盛顿出现了两个有趣的外交意向。首先是在以色列外长萨尔访美期间,白宫方面试图调和以色列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矛盾,甚至建议以色列与库尔德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潜在的区域威胁。
然后美方宣布正在考虑将“沙姆解放阵线”移出恐怖主义名单,以期更加密切的接触与合作,鉴于“沙姆解放阵线”内部有大量人员依然与ISIS恐怖组织保持联系,美方预计取消其恐怖组织身份的工作将耗时数周到数月。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为了换取“沙姆解放阵线”与以色列保持和平,并停止向叙库“叙利亚民主军”控制区发起进攻。
但考虑到数周后的1月20日,特朗普团队将正式接掌华府。尽管维持外部和平有利于特朗普集中力量进行内部改革,但以他上一个任期的行为模式来看,未必会批准对“沙姆解放阵线”妥协乃至将其移出“恐怖组织名单”的动议。这无疑为之后的大黎凡特地区局势再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所以以色列人的当务之急是构建稳固且足够宽阔的边境缓冲区,以抵挡未来数月可能出现的难民潮。最优解就是扶持德拉一带原本就较为亲以的德鲁兹人,并以此建立“南叙利亚伪政权”作为收容、管理数百万难民的行政机构。
叙利亚借助火山残丘修筑的工事 谷歌地球
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未来以军会尽可能控制UNDOF缓冲带及其两侧的筑垒地带,尤其是那些堪称天然永固工事的古火山残丘中现成的俄叙联军筑垒阵地。然后将主力撤退到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营的戈兰防线之后。这样即使面临潜在的难民军团冲击,以军也可以利用三道防线,消灭闯入筑垒地带的有生目标,以“杀鸡儆猴”的方式阻止难民潮涌入。从而将恐军裹挟叙利亚难民的外溢的趋势导向伊拉克、黎巴嫩、约旦等邻国。
当然上述策略未必保证长治久安,一旦恐怖主义和难民潮如当年的ISIS般大规模外溢,尤其是外溢到黎巴嫩和约旦,引爆黎巴嫩内战、导致约旦阿卜杜拉王朝倒台,那么更大规模难民潮,终将到来。
对于以色列而言,唯一可以期望的是朱拉尼及“沙姆解放组织”在持续内耗中走向消亡,或者期待他一改过往二十年来的惯有模式,变成一个真正“对外亲善、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黎凡特地区长久和平稳定发展”的新领导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中国看到了这一切,正加大投资卫星项目挑战星链”
2024-12-16 09:21 航空航天 -
以色列将扩建戈兰高地定居点,还想“赖着不走”
2024-12-16 08:52 叙利亚内战 -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讨论叙利亚局势
2024-12-16 08:32 -
韩国宪法法院今日将举行总统弹劾案会议
2024-12-16 07:55 三八线之南 -
时隔13年,卡塔尔驻叙利亚大使馆将重新开放
2024-12-16 06:39 叙利亚内战 -
巴西总统卢拉提前出院
2024-12-16 06:34 -
“若叙过渡政府需要军事支持,我们就提供”
2024-12-15 23:18 叙利亚内战 -
涉及戈兰高地,以色列火速批准
2024-12-15 23:10 -
“预计GDP-1%,美国将失去自由贸易的果实”
2024-12-15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企包揽全球销量7成,“必须从中国开始,别无选择”
2024-12-15 19:59 观察者头条 -
他俩被韩国警方紧急逮捕
2024-12-15 18:30 三八线之南 -
韩国检方传唤尹锡悦,遭拒绝
2024-12-15 16:51 三八线之南 -
-
朝野合作?韩国执政党拒了
2024-12-15 15:21 三八线之南 -
中法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2024-12-15 15:10 中法关系 -
我驻菲律宾使馆再次郑重提醒
2024-12-15 14:30 -
“欧洲首个”,英国正式加入CPTPP
2024-12-15 13:20 不列颠 -
“以色列的借口站不住脚,但我们无意卷入新冲突”
2024-12-15 12:14 叙利亚内战 -
李在明:将不再推动弹劾韩德洙
2024-12-15 11:26 三八线之南 -
“俄罗斯正寻求同叙利亚反对派达成协议”
2024-12-15 10:42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