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2.0和1.0对华“鹰派”官员的风格差异
主流智库、学者领袖、商界精英与特朗普处于敌对关系,对于特朗普政策和战略意图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夸大了特朗普的对华鹰派色彩。从目前国务院、国防部副职以及助理的提名人选以及分工来看,特朗普尚未将亚太或印太事务作为关注重点。[全文]
-
特朗普第二任期,会是中国的“战略时间差”吗?
与共和党建制派希望“速胜”中国相比,特朗普可能认为“慢胜”将会更有效地驯服中国。他或许认为,现在时机尚未到来,未来四年的主要任务不是“制胜”中国,而是优先在国内事务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全文]
-
目前在各摇摆州,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支持率谁更高?
几乎所有民调都显示,和拜登相比,哈里斯正在缩小与特朗普的差距。在拜登退选前,特朗普在南方阳光四州的支持率明显高于拜登。如果民主党丢掉南方四州,那么它必须赢得铁锈带全部三州,才有可能以微弱优势赢得总统选举。[全文]
-
美国很多自由派自诩对华友好,就是不敢讲这句话
他们抱怨中国变得陌生,但是拒绝从实践角度思考问题。而保守派智库的专家们则热衷于寻找中国的弱点,他们善于煽动仇华情绪,但至今没有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全文]
-
他们几十年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让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不解的是,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却始终没有走上美国的道路。一个在近代历史上如此向往西方的国家,却始终没有成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一部分,而且现在美国人的期待似乎越来越落空。[全文]
-
假如美国采用米尔斯海默的战略,对中国会有什么后果?
米尔斯海默给出了一个阻止中国崛起的有效办法,一旦美国政府真的接受米尔斯海默的主张,那么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将面临巨大困难。但是,米尔斯海默的标准是很高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功,需要远大的战略眼光,目前美国无法出现一个水平高超的政治家、战略家。[全文]
-
看谁都像“间谍”,美国这是怎么了
过去,美国希望吸引中国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到美国访问学习,之后回国推动中国的“自由民主”发展,将他们看做演变中国的潜在工具,对他们百般优待。但现在,美国人认为这些中国学生和学者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越来越表示反感,开始不加区别地将所有中国学生学者看作敌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