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维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她的报告被美国政府采纳之后,有效地指导了美国对日本的战争,并且在战后成功改造了日本。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一书,曾经引发轰动。尽管现在看来这本书已经过时,但当时它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贡献极大。
美国的汉学界似乎并未出现一部《菊与刀》这样的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功著作
然而,研究中国似乎比研究日本困难得多。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分析和预测,似乎总是被证明与事实不符,期待总是“落空”。历史上,美国政府、智库和大学中的“中国通”往往会卷入争议,一代又一代“知华派”总是遭受美国国内舆论的指责。有人说,知华派们向政府提供了不准确的情报,误导了决策,以至于几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错再错,最终使得美国在今天的亚洲地缘政治中处于不利的局面,有人惊呼“麦金德的噩梦即将实现”。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知华派”都是“友华派”,但是历史上绝大多数能熟练使用汉语、经常访问中国、在中国居住和生活过、富有人脉关系的政治家和学者,对中国往往深有好感。最著名的有二战期间的史迪威将军、外交官约翰·谢伟思,以及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他们都曾经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同情,以及对蒋介石腐败政府的憎恶。1949年之后,这些人被指责为破坏美国国家利益,欺骗了公众,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丢掉了中国”。在麦卡锡时代,他们首当其冲,有的被清除出政府和大学,有的备受污名化。
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因为同情中国而遭到反华右派的不公正对待
美国“知华派”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几十年来,美国知华派们对中国性质的判断,一直主导着美国各界。美国政府曾经多次试图改变对华政策,但是无法得到主流学界知识上的支持,因而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在20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和克林顿曾经试图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但知识界认为,美国完全可以使用温和的、低成本的方式引导中国的发展方向。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的前八个月,他已经摆出了要和中国对抗的姿态,但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调整战略,使得之后的八年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这也是因为美国学术界、战略界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政府没有采取与之相悖的政策。2008年之后,美国政界和知识界展开了针对“中国是否正在变得强势”的争论。2015年左右,美国国内再次展开对中国的争论,强硬派取代温和派占据主流。
但要指出的是,即使在今天,极端反华派仍然没有占据美国政界和学界的主流。强硬派(或鹰派)不同于极端反华派,二者之间的分歧,要大于温和派和强硬派之间的分歧,极端反华派与这两派同时为敌。
最近有两封公开信很著名,一个是2019年6月《华盛顿邮报》刊发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很快有人又搞了一个要求美国与中国对抗的公开信。前者的签署人,包括美国政界的知名官员、企业家和学者,既有温和派也有强硬派;后者主要是退役的军官、情报人员,以及7-8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还有很多是没有任何身份的人。尽管很多人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在任何一份名单中签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流精英依然主张对中国采取“接触”(engagement)政策,只不过方式比以前变得更加强硬。
美国政商学界知名人物发起“中国不是敌人”百人信签名活动,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签了名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发表的几篇文章。他将美国学术界分为“大国通”(大战略家)和“中国通”(知华派)。他认为,历史已经证明,知华派们大多对中国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和判断,而大战略家在几十年的预测则得到了验证,例如历史学家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普林斯顿大学的亚伦·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他宣称要如何尊重知华派,但使用的是嘲讽的语气。
布兰兹教授或许有一定道理,知华派喜欢炫耀他们在中国的人脉关系,但忽视了国际政治中最为根本性的变量因素,如权力结构。虽然他主张二者应通力合作,才能应对中国,但是他似乎夸大了知华派和大战略家之间的区别。
布兰兹的一位同事说,美国的很多战略错误并不是中国通们造成的,例如卡特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里根时期的国务卿黑格都是大战略家,但他们在对苏关系上把“中国牌”看得太重了,以至于对中国做了很多不必要的让步。布兰兹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另一位同事告诉我,他的观点虽然独特而且很吸引人,但远远不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不少知华派最近几年已经调整了对中国的看法,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温和派,但并不主张“遏制”中国。
与中国“接触”的主张早在艾奇逊任国务卿的时代,就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了。美国精英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持温和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最终可以自己拥抱美国价值观,因此美国只需要“帮助”中国朝那个方向走即可。
在美国人看来,在整个非西方世界中,中国最有可能被改造成为基督教国家。中国政府和民间从19世纪开始的一系列行为,如洋务运动、西学东渐,以及朝廷和民间一致自发的反儒批孔运动,使得美国人坚信中国与他们的文明是非常同质化的,甚至美国人觉得他们与中国的“共享价值”要多于与他们曾经一度痛恨的欧洲旧大陆。
1911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非西方世界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而当时的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都是君主政体,欧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也不是民主政体。一战时期,中国加入协约国一边,反对同盟国,前者大多是相对民主的政体(除了俄国之外),后者几乎全部为君主专制政体。二战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同情达到了顶峰,罗斯福坚定地维护与中国的亲密盟友关系,认为美国可以通过中国的支持来主导战后的亚洲秩序。
即使在1949年之后,美国主流的知华派依然认为,要同情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腐败的蒋介石政府被中国人抛弃是合理的,但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明不相容,只要给以足够的时间,中国必然会重新拥抱美国价值观和模式。尽管美国政客在语言上攻击中国,但美国对华政策几经波折却始终没有摆脱艾奇逊的遗产。
1905年美国向中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建立清华学堂和选拔赴美留学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北京约谈丰台区主要负责同志
2020-06-13 08: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南京一小学新生招生“男生优先”?校方:在校女生是男生5倍
2020-06-13 07:56 -
北京启动食品安全大检查,重点监管畜禽肉类、水产
2020-06-13 07:33 食品安全 -
北京暂停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2020-06-13 07: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从业人员及环境中检出新冠,北京新发地市场暂时休市
2020-06-13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大兴一商务楼发生火灾 两名救援人员不幸殉职
2020-06-12 23:57 -
香港一名反对派议员被捕
2020-06-12 22:12 香港 -
警方回应“网约车司机直播性侵”:夫妻二人进行色情表演
2020-06-12 22:04 依法治国 -
汪洋:筑牢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社会基础
2020-06-12 21:58 边疆战略 -
一枝一叶总关情!沪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市信访工作会议,李强要求带着深厚感情解决群众诉求
2020-06-12 21:32 上海观察 -
微博:今日22时起用户发布评论须关注博主7天以上
2020-06-12 21:31 网络战线 -
商务部:1至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4.9%
2020-06-12 21:07 中国经济 -
台军:解放军军机再次进入台湾西南空域
2020-06-12 20:31 台湾 -
青岛卫健委:排除北京确诊患者在青岛感染可能
2020-06-12 20: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军官”在美国被捕,外交部回应
2020-06-12 20:22 中美关系 -
联播+| 一天两通电话 习主席提到同一种“情谊”
2020-06-12 20:07 中国外交 -
第一报道 | 两次通话 习主席再谈这个全球抗疫根本大计
2020-06-12 20: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春莹:他们急什么?他们怕什么?
2020-06-12 20:04 香港 -
习近平就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逝世向布隆迪当选总统恩达伊施米耶致唁电
2020-06-12 20:02 中国外交 -
湖南泸溪2名教师涉嫌强奸、猥亵学生被逮捕
2020-06-12 19:33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17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93“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79“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8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4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