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维瞻:约瑟夫·奈辞世之际,反思对“软实力”的三个误解
最后更新: 2025-05-09 14:58:15奈的软实力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两个概念表达的是同一个逻辑,只不过前者是从美国视角对这个现象的正面表述,后者是从反面进行批判式的表述。“文化霸权”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大多数人将其视为“常识”因此不会注意到它,更不会抵抗它。其他国家要想获得软实力,就要反对美国的文化霸权,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今天,很多国家都在试图强调不同于美国的独特价值观,摆脱美国的文化控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己的理念,例如法国、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和韩国。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国家过度信奉软实力手段的时候,它内部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可能也会遭到破坏。软实力的成功是基于这个国家内部不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过度相信自由民主软实力而不解决国内问题,将会反噬其政体。如果打铁不能自身硬,那么自身就会变形甚至碎裂。
这是因为,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自由民主社会本身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如果其国内社会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那么替代性的价值观和政治力量就会通过这种开放性而获得迅速增长的机会。尤其是当某种替代性价值观在其他国家被充分论述并且得以成功实践,它的软实力就可以持续影响西方国家的国内政治秩序。这将会导致西方国家的政客诉诸“泛安全化”手段排挤其他国家的软实力,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价值体系,内部政治斗争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如何制定正确的软实力战略:几点启示
如果能避免上述三个误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客观看待世界规律,更好地制定软实力战略。当国家资源、能力充裕的时候,应该同时重视硬实力和软实力。当国家资源、能力有限的时候,应该先发展硬实力,然后再发展软实力。即使当一个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非常强大,它也应该警惕不要滥用两种实力,我们应该吸取美国的教训。
启示一:理解美国软硬实力变化的周期性
从历史大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的衰落和世界的多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在讨论美国衰落这样的话题时应该慎重,我们应该对国际事务保持较长时间的观察之后才可以得出大致的判断。美国的相对衰退可能只是周期性波动,还未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特朗普政府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决定被批评是“自残”,给了中国增强软实力的绝佳机会
奈曾经提醒过我们,不要过早断言“美国世纪结束”——美国曾多次渡过难关东山再起,未来依然“具有再度振兴的良好条件”。美国当下软实力的暂时衰落,可能会制造一种假象,影响我们的判断。中国应该认识美国软硬实力交替运用的战略惯性,不低估其自我调整能力。
美国在历史上反复呈现软硬实力交替的战略风格:一方面输出价值观和制度魅力,另一方面不惜诉诸武力维护霸权。例如,麦金莱和西奥多·罗斯福两位总统大肆扩展美国领土,之后的威尔逊总统则倡导国际道德和国际法,两种理念看似矛盾,其实是继承性的。二战结束之后和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两次主导世界秩序,都是先通过强大的硬实力打败对手,然后再建立自己的道德软实力。
当某种手段遇挫时,美国常能迅速调整。例如,伊拉克战争重创美国软实力后,华盛顿很快推行“巧实力”外交重塑形象;而当对话妥协难解决问题时,美国又会回归强硬甚至动武。正如奈所言,每一任美国总统都会运用软硬实力,关键在于如何把软硬手段组合好而不相互削弱。
当前美国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多年海外战争和内部危机造成了硬实力的消耗,而非单纯软实力不足。美国一些人为了追求软实力已经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最终会损害美国自身。例如,不切实际的平权运动、毫无节制地引进移民、夸张的文化多元主义、过度极端的对外干涉,不仅违反常识性的规律,而且损害了美国的团结、削弱了美国的物质实力、加剧了国内各种危机。
未来在短期内,美国放弃一部分软实力,重新重视硬实力,恰恰是符合美国长远利益的。我们不应该将美国放弃一部分软实力视为美国的衰落,这将会导致对美国的误判。美国未来一段时间,通过财政紧缩主义、税收供给主义、行政效能主义、技术加速主义,有望实现物质资源的开源节流以及硬实力的恢复,从而维护和延续美国的霸权。
美国软实力下降提供了中国提升话语影响的宝贵机遇:当美国的全球形象受损时,中国可以更主动地传播自身理念、争取中间地带国家的认同。然而,中国切忌被表面的机遇冲昏头脑。美国软实力下滑的同时,其调整硬实力的动作不容忽视。未来美国硬实力增强之后,将会重新重视软实力,这与历史上的麦金莱—威尔逊周期、杜鲁门—肯尼迪周期、里根—克林顿周期是相似的。
我们当下既要利用有利时机扩大中国的国际舆论优势,更要居安思危,加倍努力发展实体经济、突破“卡脖子”技术、增强国防力量。这不仅是为了弥补美国在软实力方面可能卷土重来的优势,也是为了确保中国在任何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都拥有“不怕硬碰硬”的底气。只有硬实力上稳健强大,中国的软实力提升才有坚实支撑,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才能行稳致远。
启示二:重视软实力,但不迷信某种特定的软实力
中国在追求软实力的过程中应保持理性,切忌迷信某种固定范式或照搬他国模式。奈有关软实力的大部分论述,归根结底都是为服务美国国家利益而提出的。我们需要透彻理解奈的理论本质,而非奉其为圭臬、机械套用。
奈曾将软实力视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用来“让别的国家心甘情愿地提供美国所想要的东西”。可见,软实力理论在奈的框架下带有强烈的美国中心主义色彩,强调的是如何通过价值观和舆论优势维系美国的领导地位。如果中国不加辨析地照搬,很可能陷入只追求表面赞誉而忽视自身核心利益的陷阱。
具体而言,中国应根据自身国情和战略需求来塑造软实力。例如,在文化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并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在国际传播中注重平等互鉴而非灌输,在外交实践中坚持原则同时展现弹性和善意。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清醒的战略定力,而不能简单套用美国式的“价值观外交”模板。强行要求其他国家接受自己的软实力很有可能导致恰得其反、得不偿失的效果。
尤其重要的是,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壮大、合理的族群结构尤其是主体族群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才是保证国家强大根本原因。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来没有过时,国际关系的本质永远是国家实力的较量。但现实主义理论绝不是滥用武力,而是强调审慎的战略。
中国要学习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的经验,吸取宋襄公、滕文公、燕王哙的教训。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国际秩序或规则,中国应该坦然面对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变化,留恋某种过去的秩序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避免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政策,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避免吃亏。
启示三:针对美国内部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软实力策略
在过去美国政治极化并不严重的时期,我们与美国之间进行人文交流相对容易。但是今天,美国内部分裂空前严重,我们应该针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两大群体采取不同的软实力策略。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借鉴印度的经验。
印度政府和印度裔美国政客擅长于将印度的本土思想与美国两种主流价值观进行结合,对其重新进行阐释以迎合美国不同党派政治人物和选民的需要,从而推动提升印度的软实力以及印度对美国的政治影响力。
当地时间4月21日,印度总理莫迪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万斯会面
例如,在美国民主党执政的时候,印度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与民主党之间寻找共同价值;在特朗普执政的时候,印度的策略和话语就发生了变化。莫迪表示“我深深欣赏特朗普总统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原则,这也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莫迪还向特朗普分享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经验,同时为特朗普的反恐政策鼓掌致敬。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亮相
2025-05-09 14:55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2025-05-09 14:35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2025-05-09 14:32 航空航天 -
我使馆提醒: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2025-05-09 13:45 印巴冲突 -
现场直击:2025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
2025-05-09 12:39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2025-05-09 11:39 印巴冲突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2025-05-09 10:41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2025-05-09 10:12 中美关系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2025-05-09 09:39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2025-05-09 08:55 印巴冲突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2025-05-09 08:40 乌克兰之殇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2025-05-09 08:35 印巴冲突 -
“中方不得不投出弃权票”
2025-05-09 08:35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2025-05-09 08:35 -
美国被曝想“帮”俄恢复对欧输气,“打的这些算盘”
2025-05-09 08:20 俄乌冲突三周年 -
朝鲜进行远程炮及导弹系统联合打击训练
2025-05-09 07:56 朝鲜现状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2025-05-09 07:38 -
“某些核武器国家采取挑衅行径,对其他核武器国家造成安全威胁”
2025-05-09 07:34 中俄关系 -
中俄联合声明:坚决反对滥施关税等非法单边霸凌措施
2025-05-09 07:05 中俄关系 -
泽连斯基称与特朗普通话讨论停火
2025-05-09 06:5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