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维瞻:约瑟夫·奈辞世之际,反思对“软实力”的三个误解
最后更新: 2025-05-09 14:58:1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维瞻】
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当地时间5月7日消息,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近日去世,享年88岁。
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1990年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不以武力胁迫他国,而是通过吸引与说服来影响他国的能力”。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的正当性等因素。
奈的这一理念很快传入中国并引发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译介奈的理论时,尽管有少数学者持批判态度,但大多数人发现奈关于“以德服人”的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德治”的理念不谋而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古训与软实力异曲同工,强调了道义在赢得支持中的作用。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于近日去世,享年88岁。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2007年,中国官方正式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对奈提出的软实力思想的借鉴不无关联。从推广孔子学院、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到塑造“中国故事”,中国积极运用文化和价值观提升自身国际形象。
特别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内顾时期,中国更是宣示自己作为全球化和多边合作的倡导者,寄望通过软实力塑造大国形象。在奈辞世之际,他的理论遗产值得中国纪念,我们应该真诚对他表示感谢。
不应神化软实力:对软实力的反思
尽管软实力概念影响深远,曾一度被奉为塑造领导地位的法宝,但中美两国在实践中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夸大。近年来不少战略专家已经开始反思,我们确实应重视软实力,但不能将其神化,不应过度对其依赖。
软实力重要,但终究只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一部分,软实力的作用有其边界。硬实力——即经济和军事力量——依然是大国博弈中最核心的筹码。如果对软实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硬实力建设,往往会在国际竞争中付出代价。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外政策总是走向极端,或者过于重视硬实力,滥用武力、消耗国力,或者过于寄希望于软实力,企图通过价值输出维护美国安全。但二者都是失败的。
误解一:重视软实力而忽视硬实力
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时代正值冷战尾声,当时美国学界和政界对“和平红利”抱有期待。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大国越来越难以仅凭传统军事实力达成目标”,他据此倡导运用文化价值和制度吸引力来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但是,这个概念风靡一时,恰恰是以美国当时的超强硬实力作为前提条件。这就好像我们都生活在空气中,却忽视了空气的重要性。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倡导自由民主价值观、推动经济全球化,希望美国的制度魅力促成“历史的终结”。但历史很快证明,软实力再强也无法取代硬实力的根基。克林顿时代重要的战略成果,都是通过硬实力实现的。没有硬实力的支撑,美国的外交博弈寸步难行。阿贝·格林沃尔德(Abe Greenwald)曾经指出,“克林顿任内,奈所说那些‘无形力量’在治国理政中几乎未起作用,传统硬实力依旧是迫使对手合作、维护美国主导地位的关键。”
小布什就任后不久,美国遭遇“9·11”恐袭,他的对外政策出现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现象。在反恐战争中,小布什一度忽视了软实力的重要性,过度依赖赤裸裸的军事力量。这既造成了美国硬实力的巨大消耗,也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声誉。而在反恐战争遇到挫折之后,他又过度寄希望于软实力来解决问题,认为美国只要不断输出价值观,到处煽动“颜色革命”,就可以实现各种战略目标。但是事与愿违,小布什时代美国软硬实力出现双输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标志了美国衰落和政治极化的开端。
奥巴马执政后,试图纠正前任的形象损失,提出“巧实力”战略,主张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虽然奥巴马的对外政策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并没有真正减少对外干涉,以至于没有扭转美国衰落的进程。美国经济的确有所恢复,并保持发展,但是对外干涉透支了美国的硬实力,结果减少了美国的财富总量,以至于加剧美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此外,奥巴马将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发展到扭曲程度,以至于美国的族群结构出现严重问题,为更大的国内冲突埋下伏笔。
在拜登时期,美国高举民主价值旗帜,修复联盟关系,将软实力手段推向极致。然而必须看到,美国当前真正的瓶颈并非“别人不再向往美国”这么简单,而是多年大战消耗和国内掣肘导致的硬实力透支。例如,美国政府2024财年用于偿还国债利息的支出已超过了当年的国防开支——庞大的债务利息正在挤占美国用于维持军力和科技投入的资源。拜登的对外政策取得一些成就,但硬实力的衰落不足以支撑软实力手段的可持续性。
奥巴马政府时期,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了“巧实力”概念
由此可见,硬实力优先这一原则在国际竞争中从未过时。正如奈也承认的,“软实力绝不可能替代硬实力,关键在于聪明地将两者相辅相成”。软实力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但重视硬实力绝不意味着滥用武力,减少对外干涉、韬光养晦、藏锋守拙、厚积薄发才是强国之道。
误解二:将软实力等同于自由民主价值观
软实力的第二个常见误解是将其与美国的价值观输出简单地画上等号。长期以来,许多西方话语将自由民主、人权等美国价值视作软实力的唯一源泉,仿佛只有西方式的意识形态才具有吸引他国的魔力。然而,软实力并非美国的专利,更不局限于某一种价值体系,不同文明与制度模式都可能孕育出各自形式的软实力。
俄罗斯擅长于通过特殊的软实力策略维系影响。俄罗斯从2012年之后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普世价值体系,它针对特定受众群体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吸引其他国家民众的认同。有研究将俄罗斯的软实力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是俄罗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二是苏联时期的遗产情结,其三是当代俄罗斯奉行的保守主义和反西方的价值观,其四是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斗争精神。
凭借这些要素,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特定群体中营造了认同。例如,俄罗斯倡导的传统家庭观、东正教价值在一些保守社会中获得共鸣,通过媒体宣传和外交实践,西方国家一些政党及其代表的选民将俄罗斯奉为精神归宿。这种非西方取向的软实力,被西方学者称为“锐实力”。但这个词本身带有价值偏见,实际上它与美国通过自由民主价值观影响其他国家的方式和路径是一样的。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并非软实力和吸引力的唯一源泉。
再看东亚的韩国。作为非西方民主国家,韩国几十年来凭借文化魅力实现了软实力崛起。“韩流”风靡全球,K-Pop、韩剧、电影等文化产品让韩国形象深入人心。2020年被认为是韩国软实力最为成功的一年。韩国一方面因抗击新冠疫情的出色表现赢得广泛赞誉,另一方面其电影《寄生虫》斩获奥斯卡大奖、流行乐队防弹少年团(BTS)横扫欧美音乐榜,这些都使韩国的国际声望达到了新高度,被视为韩国软实力工具箱中的强力新添筹码。
韩国的案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体量不大,只要在文化创意、社会治理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一样可以大大提升自身吸引力,进而提升国际地位。
由此可见,把软实力简单等同于美国价值观是狭隘的。美国的主流价值固然构成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但决非唯一形态,软实力的来源是多元的。文明多样性意味着不同国家都可探索适合自身的软实力路径。任何一种文化和制度,都有感召潜力,只要制定合适的战略,就可以奏效。
2022年5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拜登邀请韩国男子音乐组合防弹少年团(BTS)访问白宫
实际上,美国价值观在一些地区并不被普遍接受,甚至引发抵触。例如,奈本人也承认,在中东等地美国的软实力影响远逊于其他地区。美国内部治理的失败以及超越常识、不切实际的“政治正确”最终会损害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俄罗斯的保守价值观、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文化,都各自拥有一定的“粉丝”。每个国家都可能结合自身优势塑造出有别于西方的话语魅力。
误解三:将软实力等同于国家形象
在中文文献中,软实力经常被等同于国家形象、公共关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微妙差别的,甚至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并无直接关联。例如,有的国家居民素质高、环境良好、社会治理水平高、国际形象良好,但是它并没有为其他国家提供一种独特的、可以被效仿的价值观。奈尤其强调,软实力意味着某种独特的价值观被其他国家的政府或民众效仿。
奈讨论软实力的本意是,软实力指的是用文化和价值观来影响、同化和塑造其他国家的能力。具体来说,软实力指的是同化其他国家、左右和改变其他国家的愿望、吸纳其他国家效仿并依赖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权力。这一权力往往来自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制定国际机制和主导国际制度的能力,以及改变其他国家的选择使之服务于美国的目标的能力。但一些学者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将其外延扩大,甚至非国家级行政单位也可能会具有某种软实力,这与奈的本意大相径庭。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亮相
2025-05-09 14:55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2025-05-09 14:35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2025-05-09 14:32 航空航天 -
我使馆提醒: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2025-05-09 13:45 印巴冲突 -
现场直击:2025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
2025-05-09 12:39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2025-05-09 11:39 印巴冲突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2025-05-09 10:41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2025-05-09 10:12 中美关系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2025-05-09 09:39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2025-05-09 08:55 印巴冲突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2025-05-09 08:40 乌克兰之殇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2025-05-09 08:35 印巴冲突 -
“中方不得不投出弃权票”
2025-05-09 08:35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2025-05-09 08:35 -
美国被曝想“帮”俄恢复对欧输气,“打的这些算盘”
2025-05-09 08:20 俄乌冲突三周年 -
朝鲜进行远程炮及导弹系统联合打击训练
2025-05-09 07:56 朝鲜现状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2025-05-09 07:38 -
“某些核武器国家采取挑衅行径,对其他核武器国家造成安全威胁”
2025-05-09 07:34 中俄关系 -
中俄联合声明:坚决反对滥施关税等非法单边霸凌措施
2025-05-09 07:05 中俄关系 -
泽连斯基称与特朗普通话讨论停火
2025-05-09 06:5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