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鹏:过去六十年朝鲜核问题历史的详细回顾
关键字: 朝鲜战争金日成李承晚金九朝核危机萨德中国援助修建的平壤地铁开工于1968年
毕竟历史上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法国都跟波兰有军事同盟条约,德国去打波兰,英法马上就对德国宣战,但是“西线无战事”——英法联军呆在马奇诺防线背后象征性的放几炮就算履行了条约义务,并没有主动去进攻德国,眼看着波兰被灭国而无动于衷。中国不愿意过分依赖苏联,朝鲜也不认为可以完全依赖中国,这样的想法同样可以理解。
实际上朝鲜1986年才具备生产核材料的能力,已经太晚了,此时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五年的时间。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朝鲜沉浸于一种过分感觉良好的状态中。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并不像今天很多人想的那样:为了发展核武器和军事力量,让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以一己之私而祸害朝鲜。实际情况正好相反:金家父子过分放松警惕,把从中国和苏联要来的大部分援助物资用于民生支出和轻工业消费品生产,让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太好,严重耽误了本国的工业化和核武器研发进程。
从六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以后,朝鲜就在外交上占据了非常主动的地位,在中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中间左右逢源。苏联想维持自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霸主地位,中国则坚决不服。这样,中国和苏联都希望在政治上取得朝鲜的支持,金日成就不停的在中国和苏联中间跑来跑去,索要各种援助。两国基本上都会对金日成的要求有求必应。中国在五十年代对朝鲜的援助就超过了30亿卢布,大约相当于45亿美元。那个年代的45亿美元是个吓死人的数字。苏联也给了朝鲜差不多的援助金额。1960年朝鲜代表团访问苏联,赫鲁晓夫一次就给了9亿卢布,相当于13亿美元的援助。
那时候朝鲜有钱啊!有中国和苏联在背后撑腰,也不怎么担心美国的威胁,军费开支不大。主要投资就花在搞轻工业和农业,从苏联进口机器设备大规模的生产日用品,农业则主要靠从苏联进口化肥和农业机械撑着,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老百姓生活改善很快,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成功的典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日本并称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工业国家,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不但高于中国,也高于韩国。下图是七八十年代朝鲜人民的生活照。
1984年韩国水灾,金日成大笔一挥:援助!下图就是朝鲜援助韩国的车队照片。大量的粮食等生活物资跨过三八线运往韩国,把韩国人民感动的不行不行的。也就是这一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朝鲜评为亚太地区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朝鲜人均GDP、人口寿命、识字率大大提升。当时朝鲜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比较高,1979年就已全面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而且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子等生活必需品。同期,韩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与朝鲜差不多,但由于韩国人口超过朝鲜一倍,加上韩国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朝鲜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韩国高了一倍都不止。实际上,在1979年,韩国在国家现代化方面还远远赶不上朝鲜。1960年朝鲜人均GDP为253美元,韩国仅为82美元,不足朝鲜的1/3。直到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有245元人民币,朝鲜却已达到约600美元。
所以,有些人说金氏父子光知道搞独裁不顾人民死活,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他们的问题是把钱都花到提高人民生活上了,重工业问题长期不解决,一心一意依靠中国和苏联——主要是苏联——提供重工业支持和国家安全保护。
1985年,朝鲜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第三个七年计划,准备上马十万吨的维尼龙厂,目标是加强“国际分工”,准备以更大量的维尼龙出口来换取苏修的石油和机械。维尼龙就是一种纺织用的化纤,典型的轻工业产品。朝鲜所谓的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心甘情愿的给苏联当轻工业和粮食基地,用这些物资来换取苏联的重工业产品。这个战略选择的好处就是经济增长见效快,人民得到的好处多。而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正在毛伟人的带领下,苦哈哈的建设国家重工业体系,为此不惜抑制轻工业发展,农业剩余被大量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中国政府勒紧裤腰带在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用弹道导弹发射原子弹实验成功,又在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当时苏联和美国对待中国核试验的态度,跟今天中国和美国对待朝鲜核试验的态度一模一样。美苏本来是不共戴天的,但在反对中国搞核武器方面认识高度一致。美国甚至建议苏联出动战略轰炸机去炸毁中国在西北地区的核基地,然后美军派飞机轰炸中国沿海,以彻底消灭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能力。苏联方面认真的考虑了美国的建议,最后还是拒绝了。这就跟今天很多中国人嚷嚷着中国应该派兵进朝鲜推翻金家政权一样。
中国紧赶慢赶,赶在《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前成功挤进了核大国的行列。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苏联就和美国联合搞了这个条约,并且成为联合国决议,宣布已经有核武器的就算了,无核国家以后不能再研制核武器,谁再研制核武器,天下共讨之。
苏联当年反对中国搞核武器,但不反对朝鲜搞。朝鲜自己掉以轻心,没有抓紧,错过了时间窗口。原子弹技术门槛并不高,真正难的是氢弹。而原子弹最难的就是获得浓缩铀,苏联在1960年撤走了帮助中国建设的浓缩铀工厂的专家和设备,导致中国的核计划严重延误。如果朝鲜能像中国领导人一样下定决心,又有苏联的帮助提供浓缩铀,1968年之前搞出来原子弹应该还有很有希望的。先爆炸成功取得有核国家的地位,后边再研究如何制造浓缩铀也就没人管了。
——这就是中国的战略家和金日成之间眼光的差距。金日成毕竟在东北抗联也就是个师长,水平也就差不多相当于师长的水平,懂战术但不懂战略。打仗肯定比李承晚厉害,但看不到美军会从仁川登陆,而毛泽东则专门派人到朝鲜警告金日成美国会在仁川登陆,金日成不听,终于惨败。朝鲜不仅耽误了研发原子弹,最重要的是耽误了建立自己重工业的最佳时机。
- 原标题:美国和朝鲜,谁才是流氓政权?——过去六十年朝鲜核问题历史的详细回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88“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18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眼下是美国痛感更强、压力更大,想重回谈判桌”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
特朗普装可怜:美国农民“伟大”,“挨中国揍”
-
美国特使到底想说啥?半天之后180度转变
-
12306就“五一抢票崩了”致歉
-
李成钢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
“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