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兵:台港澳的这一年,就看这10大法治事件
关键字: 港澳台两岸三地旺角暴动人大释法台湾选举南海仲裁2017年1月17日,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香港群策汇思、澳门濠江法律学社和天津台湾研究会共同举办“台港澳十大法治事件(2016)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与会的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的研讨评选出了“2016年度台港澳十大法治事件” 。
这里我们特别邀请了南开大学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副教授主持,并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教授、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祝捷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田飞龙副教授和澳门濠江法律学社理事长王禹教授一起对这十大法治事件进行解读和点评。
2016年台湾重大法治事件
一、台湾地区举行“二合一”选举
2016年1月16日晚间10点53分,台湾地区“中选会”完成第14任“总统”“副总统”及第9届“立法委员”选举投开票工作,即所谓“二合一”选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689万4744票、56.12%得票率当选“总统”。在总席次113席之中,民进党在立法院拿下68席,成为新国会最大党。
蔡英文(资料图)
【点评】“二合一”选举触发台湾地区第三度“政党轮替”。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首度在台湾地区全岛性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地方公权力机构全面执政。
蔡英文在就职典礼的讲话中交上了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本次选举影响陷入低谷,两岸“冷和平”乃至于“冷对抗”态势已经形成。蔡英文利用本次选举形成的“民意优势”,大力推进“民意台独”,借助民进党全面执政的优势,特别是立法机构多数席位,频频制定、修订或拟议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相关规定,对两岸关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两岸宪制性规定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是遏制“台湾法理独立”的最大法治资源。积极运用“一中”法治资源,是有效应对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常态化趋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保证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因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台湾地区领导人注意力和看法的改变而改变的制度保障。
(祝捷,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台湾地区“立法院”通过“不当党产处理条例”
2016年6月6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初审通过“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草案”。6月25日,在民进党“立法院”多数席位的碾压之下,国民党全力抗争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在“立法院”迅速获得三读通过。
该条例于8月10日正式公布。根据该条例,“行政院”将设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政党自1945年后取得之财产扣除党费、政治献金等后,推定为不当取得,应移转为国有。由此,国民党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财产,都将面临被清算的命运。国民党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财务问题,目前正积极研拟相关因应对策,而关于该条例是否违宪的问题也引发台湾岛内各方的严重分歧和激烈争议。
国民党全力抗争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在“立法院”迅速获得三读通过。
【点评】历史中形成的中国国民党党产问题一直是台湾政党政治转型中的重要议题。岛内政党围绕着“国民党党产问题”进行过长期的角逐此次民进党执政后强力通过的“不当党产条例”,标志着台湾岛内政党斗争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岛内政党政治转型进入新时期。
从理论上说,清理党产对中国国民党转型有利,对岛内政党政治转型有利,但是,“不当党产条例”规定了溯及既往、有罪推定原则,为未来岛内政治斗争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劫才。“不当党产条例”总则第一条直陈其目的是为了落实“转型正义”,这一铺陈为用司法审判和灵魂审判的方式瓦解中国国民党、收编蓝营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因为这一规定的强烈政治色彩而广受理论界和政治界的争议。无疑,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通过“不当党产条例”掀起了岛内政治巨变的风暴,是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岛内法治事件之一。
(朱松岭,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三、南海仲裁案引发岛内抵制
2016年7月12日下午5时,“菲律宾对中国”南海仲裁案,常设仲裁法院公布结果,称中国大陆在9段线范围内主张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依据,而南沙群岛的所有海上地物,均为礁岩,包括太平岛在内。
对于国际法庭就南海仲裁案的判决结果,“总统府”下午6点28分发布声明稿指出,相关仲裁判断,尤其对太平岛的认定,已经严重损及我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之权利,“我们在此郑重表示,我们绝不接受”,也主张此仲裁判断对“中华民国”不具法律拘束力。“外交部长”李大维晚间发布也发布相关声明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决不接受这样的结果。
【点评】“南海仲裁案”是菲律宾依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第15部分第287条与附件7之规定,对中国片面启动关于南海海洋管辖权争端的强制仲裁程序,并在中国政府声明拒绝接受及参与的情况下,宣判对此案的管辖权成立,并在2016年7月12日公布仲裁结果的案件。
此案作为百余年来中国面对的第一桩涉及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国际官司”,是2016年的热点法律事件。仲裁案对南海声索六国七方的台湾一方的权益造成了严峻挑战。
菲律宾向仲裁庭提请裁定的九个岛礁中并未包括太平岛,但是其在诉状中主张整个南沙群岛中,包括太平岛在内,没有任何岛屿存在。仲裁庭裁定太平岛为“礁”,无疑限缩了台湾当局在南海纷争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引起了岛内蓝绿势力的强烈反弹。
这一案件是美国为了制衡中国而唆使菲律宾提起的,是美国为了化解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而利用国际法做出的挑衅事件。由于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该仲裁庭的管辖范围,南海问题依然存在,最终还是要通过中菲双方当事国直接谈判解决。但是,“南海仲裁案”让台湾方面看清了它在美国眼中的战略地位,引发了岛内各界的反思,为两岸携手解决南海问题留下了伏笔,未必不能化弊为利的转折点。
(朱松岭,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
四、蔡英文提名“司法院”7名大法官获任命
2016年10月24日,蔡英文提名“大法官”许宗力、台湾“最高法院”法官蔡烱炖、台湾司法院副秘书长张琼文、台湾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前董事长黄瑞明、台湾大学法律学院院长约翰逊林教授、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黄昭元、嘉义大学教授许志雄等七人担任“司法院”大法官,其中许宗力、蔡烱炖二人并为正、副院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8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14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评论 174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评论 69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16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准备卖了“美国之音”总部大楼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
马克龙“搭手示强”,反被埃尔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谎“不值一驳”,“令美国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货是侮辱
-
面临高关税压力,越美完成首次线下部长级磋商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