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潇:将军月薪40美元!在叙生活5年,我深刻理解这次内战为何会迅速“变天”
最后更新: 2024-12-18 09:01:3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潇】
“我们全家都已迁至贝鲁特,正在做下一步打算。”
“感谢关心,我暂时很安全,已联系上在德国的亲戚。”
“一切变化都来得太快了,很难说以后会怎么样。”
……
连日来,笔者与过往在叙利亚结识的各界朋友频繁联络,询问他们的安全近况,也关心他们今后的打算。无论是撤离还是留守,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谈话的最后表达了相似的希望,就像原叙新闻部国际交流合作司负责人阿卜杜勒说的那样,“愿和平与安宁尽快来临,愿我们早日重逢在玫瑰盛放的大马士革。”
内忧外困下的迅速“变天”
11月27日,在为期60天的黎以停火协议生效的同一天,叙反对派武装对政府军发起了进攻。11月30日,反对派武装进入叙北部最大城市阿勒颇市。占领阿勒颇后,反对派武装继续进入叙中部城市哈马,驻扎在哈马市的叙政府军不得不重新部署并转移到城外。在此之后的12月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迅速攻入首都大马士革,并占领叙利亚总统府。
此次叙利亚政局的快速变化,可以说是内忧外困所致。笔者曾于2017至2021年期间在叙工作和生活,彼时的叙利亚,经历了从激烈内战向总体稳定过渡的时期,尽管安全形势逐步向好,来自枪炮、关乎生死的威胁逐步降低,但严酷的经济局面和生活困境给全面重建带来了重重阻碍。
这是2023年5月28日在叙利亚哈塞克省拍摄的霍尔难民营内的孩子们。 图源:新华社
自2011年内战发生以来,叙利亚直接经济损失约5300亿美元,40%左右的基础设施因战争遭到破坏;当地货币叙利亚镑年均贬值约97%,失业率高达42%。原本在阿拉伯国家中引以为傲的高等教育水平,在连年的战争中大幅衰落,大马士革也不再是阿拉伯语言文学类国际留学生和学者的首选目的地。
由于美军对叙产油区的控制、盗采和倒卖,叙利亚的能源供应形势极为紧张。笔者所租住的公寓,一度每天仅有6个小时左右随机供电,燃气则需至少提前一周预约新的储气罐,还不一定有货,工作和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鸡蛋、蔬菜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在一段时间里也需要向熟识的店家预订、预留。
在与周边各界友人的交流中得知,当地政府公务员每月的收入约合30美元,大学教授约25美元,普通民众则仅为3至5美元;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除了本职工作外,都需要兼职多份零工以补贴家用。
市面上,除了享受政府补贴的大饼外,其他商品的价格波动十分频繁。军队中的情况也很严峻,一位将军曾私下透露,他每月实际到手的收入也就合40美元左右,根本无法负担全家的生活。
内战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民众生活困难,政府信任率走低,金融市场混乱,外国投资持续观望,黑市交易大行其道,重建进程迟迟未见成效……这一切都让叙利亚民众对未来难言信心。更重要的是,收入低下、装备和战法迟迟未有更新等,也让军队的士气日渐低落,这也直接造成此次局势变化过程中,叙政府军甚至并未组织成建制、成规模的战斗,便迅速在各地溃退。
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困难的内部局面,此次叙利亚形势急速变化,外部因素是更为直接和主要的影响。2023年10月,随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展开“阿克萨洪水”行动,新一轮巴以冲突外溢扩散,导致中东局势剧烈动荡。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下后,最重大的一声轰响发生在叙利亚,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叙此前的长期内战中,叙政府军除了自身力量外,俄罗斯空天部队的战略支持、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地面战力、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援助,构成了叙外援军事力量的核心铁三角。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深度胶着,俄罗斯在叙利亚方面所能给予的关注度明显降低,在仅能提供的空中支援中,所投入的战机数量和频次也大幅减少。黎巴嫩真主党则在同以色列的对抗中遭受重创,地面武装整体呈收缩态势,以便休养生息。伊朗方面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制裁以及同以色列相互拉扯等影响,自身也面临诸多困扰。
与之相对应的是,叙反对派武装在退守伊德利卜后,一方面在内部关系上进行了相互调和,在“反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既定大方向下,尽可能笼络各派力量,达成阶段性一致;另一方面也从幕后支持者手中获得了大量新式装备和训练指导,在无人机、信息战等新技术和战法方面,甚至可以说迭代领先于叙政府军。
这是12月8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武装人员。 图源:新华社
在扑朔迷离中走向未来
叙利亚反对派进入首都大马士革,原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宣布和平移交权力……这一切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一轮复杂博弈的开启。
其一,“反巴沙尔·阿萨德政府”这杆大旗让各反对派武装形成了阶段性的统一,但这个既定目标实现后,各派利益诉求不一、背后支持者另有打算等各种状况,就会逐步浮出水面,相互间因矛盾无法调和而发生冲突和割据的概率大幅提升;类似利比亚或伊拉克那样的前景将引发周边和外界的深层次担忧,特别是随着政府职能真空和社会管理缺失,叙境内的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可能再次兴风作浪。
其二,无论反对派以何种方式接管叙利亚,相较于巴沙尔·阿萨德政府长期主导的世俗化路线,未来的叙利亚都可能更加凸显伊斯兰化特征。这既由反对派的主体属性决定,同时也是其实现快速管理的“现实办法”。叙利亚原有的社会秩序、理念和运行规则,都将经历一次深刻的重组和再塑。
其三,叙利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地区和国际各方力量深度博弈的工具。除叙利亚自身的阿拉维派、逊尼派、库尔德人等各派势力的权力角逐外,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美国、欧盟、俄罗斯、乌克兰等,都在叙利亚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也都可能对叙利亚未来的发展进行干预和施加影响,从而令叙利亚在国际舞台上呈现出的状态进一步碎片化。
后记
回望2017年,笔者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转机,然后乘车穿越“雪松之国”黎巴嫩,在隆隆的枪炮声和危机四伏中驶过边境线,第一次踏足叙利亚这片古老土地。在和司机开着玩笑的同时,脑海中回响的是那句经典的阿拉伯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这是12月10日拍摄的叙利亚大马士革街头。新华社
当时的内心其实有些遗憾和惶惑,因为战时前来,不仅未能见到叙利亚昔日的辉煌与壮美,还要无数次行走在枪林弹雨的生死边缘。而在若干年后回首,却又无比珍惜那段与之共克时艰、同迎希冀的岁月。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遥望那片曾经的沃土,看着友人们一条条报平安的消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那里的人民,真诚质朴,友好热烈,尽管经历了艰难困苦、战乱凶险,依旧对和平、美好的生活有着深沉的向往和眷恋。真心希望那片土地尽快恢复安宁,让善良的叙利亚人民能够重获应有的幸福生活,“愿我们早日重逢在玫瑰盛放的大马士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瓦努阿图7.2级地震致两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2024-12-18 08:57 地震 -
“若特朗普再来犯,中国忍不了,将回击得更狠”
2024-12-18 08:51 中美关系 -
波兰总理:将加快推进乌克兰入盟谈判
2024-12-18 08:03 乌克兰之殇 -
耿爽:中方愿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4-12-18 07:16 叙利亚内战 -
一级谋杀罪!被控恐怖主义行为
2024-12-18 06:44 美国政治 -
“美国‘糊涂’几十年,终被中国抢占‘真空’”
2024-12-17 22:45 中美关系 -
埃尔多安:叙利亚没法独自克服负担,欧盟应该帮忙
2024-12-17 22:29 叙利亚内战 -
她被“加拿大州长”奉命开除?
2024-12-17 22:13 特朗普 -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27名官员是否仍受中方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4-12-17 22:10 中美关系 -
中方向欧盟提出严正交涉
2024-12-17 21:45 -
涉2万个零部件!“中国这招,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
2024-12-17 21:03 中美关系 -
一些企业已回迁,“说到底,中国的质量要好得多”
2024-12-17 21:03 海外投资 -
又对峙近8小时后,撤了
2024-12-17 20:36 三八线之南 -
CNN又闹乌龙:“解救”的叙利亚“囚犯”是…
2024-12-17 18:49 -
“我们可能正目睹西方帝国的终结,他们已摘下面具”
2024-12-17 18:24 -
中尼刚达成“一带一路”框架协议,美国官员就到了
2024-12-17 18:17 观察者头条 -
美国15岁女生在学校枪杀2人打伤6人、随后自杀!拜登发声
2024-12-17 17:57 -
当眼科医生成为总统,阿萨德的命运早已注定?
2024-12-17 17:43 叙利亚内战 -
梅德韦杰夫:将对乌军政最高层进行报复
2024-12-17 17:17 俄罗斯之声 -
俄中将在莫斯科被炸身亡,曾指责美国在乌运营生物实验室
2024-12-17 16:37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7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