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成良:扶贫遇上懒汉,干部们还能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19-11-26 13:53:08“真正让人感到无力与无奈的,其实是心累”
在公共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传达国家政策,对一些基层政府来讲都比较困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要面临着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将国家惠民政策转化为农民听得懂的生活话语的难题。
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视角来看,公共政策越严密、越精细当然越好。然而,在具体的政策实践过程中,严密而精细的公共政策对地方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讲,地方政府能力往往又很难匹配复杂公共政策体系提出的这些要求。不仅如此,高昂的政策执行成本也使得这些地区很难承受。除此之外,最令基层干部感到困难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政策体系转化为农民听得懂、能够理解的生活话语。
扶贫干部入村开群众会(作者供图)
比如,要实现精准扶贫,政府就需要大量精准的信息来辅助判断。但是如何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讲是需要大量的调查进行支撑的。事实上,在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复杂而精确的信息统计的成本实在太过于高昂。笔者在调查期间就曾参与了很多这样的工作。
为了按照政策要求做好扶贫工作的每个环节,基层扶贫干部除了白天工作时间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要经常加班加点入户做各种群众工作。有好多次和扶贫干部做完工作已是凌晨,车行在黑洞洞的山野内,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峭壁,疲惫得根本就顾不得危险。刚开始还有些担心,万一出事怎么办,后来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倒是有一种坦然的心情来面对。这些于我而言不过是几个月的参与式调研,却是这些基层扶贫干部工作的常态。
“说起扶贫工作的苦与累,这对于广大扶贫干部而言并不是最大的困难,真正让人感到无力与无奈的,其实是心累,有重重压力的心累,还有不被体谅、理解的心累!对于扶贫干部来说,鼓励、掌声和理解更重要。”
以上是笔者一位参与扶贫工作四年多的朋友在朋友圈写下的感悟,他的文字道出了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最无奈而又最真实的艰辛。笔者在调研期间接触了大量的扶贫干部,在和他们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表示外在环境造成的困难对他们来讲其实并不会感到畏惧和心累,心累的原因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自上而下严格的考核和督查压力造成工作自主空间压缩所带来的意义感缺失的心累。
各级部门为了保障脱贫攻坚的工作质量,不断强化对政策落实的考核和监督,同时还运用了大量技术治理手段完善政策监督。这些出发点原本是好的,但对于基层而言,需要面临的考核就越来越多。由于一些考核对基层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权,扶贫干部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应付考核上面,压缩了落实任务的时间和精力。
伴随技术治理应用的是各种信息系统的建立,这些系统需要录入大量的数据来实现对政策过程的控制。由于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完整性与有效性成为了上级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这些加大了扶贫干部的工作量:按照统计标准入村入户调查;把这些纸质调查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再根据上级反馈的问题反复核查数据。
由于考核和督查主体的差异,对于基层提出的意见往往充满矛盾,结果造成扶贫干部在反复的整改和折腾中消磨了工作积极性。并且由于每项流程都要花费很多时间,而扶贫干部的时间总量是有限的,面临的任务又比较繁多,结果很容易造成一些任务的完成效果不理想,也增加了被问责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很多基层扶贫干部都感到一种悖论,明明是在做很有价值的事情,但是繁琐的中间环节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意义感不断流失。
二是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群众诉求过程中不被理解和体谅的心累。
为了切实解决贫困户的“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本轮精准扶贫设置了非常多的政策优惠。这些原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贫困户却将其作为自己理应享受的权利,并且不仅不以贫困为耻,反而以之为荣。甚至,一些贫困户将其当成了享受特权待遇的符号,因为他们一打电话很快就会有帮扶干部上门嘘寒问暖、解决问题。
扶贫口号: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图/IC photo)
这些制度设计原本是为了督促干部切实履行好职能职责,帮助贫困户解决生计以及发展问题,结果造成了“干部忙得团团转,群众靠在门边看!”云南女扶贫干部“发飙”的视频引起社会关注和共鸣的原因就在于此。
在西北一乡镇调研时,驻村干部感慨:扶贫干部不好当,扶贫资源不好发,扶贫工作不好做!
他说帮扶单位在向贫困户家中送去米、面、冬季用煤的时候,群众就站在一旁看着干部忙里忙外,丝毫不知道搭把手,帮一下忙。这让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感到有些寒心,觉得自己工作没有成就感。
在帮扶中,一些群众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将暂时性的帮扶当成了常规性的个人权利。今年发放帮扶资源就说满意,明年没有了,就产生很大的不满。甚至还有的贫困户家里送去的米面油吃完了,就打电话给帮扶单位让再送去一些,丝毫意识不到脱贫是自己的责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为没有评上贫困户而不断缠访闹访,甚至对扶贫干部恶语相向。
- 原标题:刘成良:扶贫遇上懒汉,干部们还能怎么办?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首次走出国门!深交所与巴交所签署技术输出协议
2019-11-26 13:47 股市 -
视频播放破亿!papi酱旗下博主自爆被家暴
2019-11-26 13:37 中国雷人秀 -
这群非洲小伙叫刘备、张飞、周瑜、诸葛亮...
2019-11-26 13:37 趣读 -
“修例风波”以来首宗正式受审案判了!16岁暴徒罪成
2019-11-26 13:37 香港 -
歌手张咪发文确诊癌症晚期
2019-11-26 13:25 -
身高一米二!雕兄,是你吗?
2019-11-26 13:19 观察动物 -
今天起,上海南站等24个火车站启用电子客票
2019-11-26 13:09 -
林郑:期盼近两日的安宁不只是为了选举
2019-11-26 12:08 香港 -
飞机上导尿救人的医生获奖10万元,全部捐出
2019-11-26 11:35 暖心闻 -
中国科学家研获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2019-11-26 11:03 科技前沿 -
网易“死对头”要给被暴力裁退的员工捐款100万
2019-11-26 10:52 -
温州男子遭家暴,获当地首张“男性保护令”
2019-11-26 10:37 婚姻故事 -
《禁蒙面法》被裁定“违宪”,港府上诉
2019-11-26 10:11 香港 -
男子跟朋友聚餐预祝科目二必过 ,次日酒没醒被取消资格
2019-11-26 10:08 中国雷人秀 -
“南北船”合体!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揭牌成立
2019-11-26 09:28 国企备忘录 -
10亿亩!国家又放大招了!
2019-11-26 09:06 聚焦三农 -
美妆博主称遭前男友家暴,重庆警方:已启动核查程序
2019-11-26 08:46 -
已还款100万元,罗永浩被解除限制高消费
2019-11-26 08:38 -
六年级达到英语专四只算“标配”?
2019-11-26 08:37 -
西班牙媒体恶意炒作涉新疆新闻,我使馆回应
2019-11-26 08:37 新疆暴恐袭击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