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莎莎:“一带一路”五年——德国媒体从“疏离旁观”到“喜忧参半”
关键字: 一带一路倡议德国媒体世界报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莎莎】
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合称“一带一路”)。时至今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功跨过五周年,正式迈入了其“新五年”。作为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一带一路”在欧洲的终点站,德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有重要作用。鉴于德国媒体在舆论塑造,社会公共议程设定甚至是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承前启后之际,系统回顾德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态度,能够帮助把握德国乃至欧盟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政策,对“一带一路”对外战略传播以及继续推进有重要实践意义。
笔者依托LexisNexis,《南德意志报》以及《法兰克福汇报》三个数据库,对德国11家主流报刊及网络媒体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刊登的“一带一路”专题报道进行了检索提取。经筛选共收集到98篇“一带一路”专题报道。该98篇专题报道数量月分布以及整体走势如下:
如图中红色指数曲线所示,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在过去五年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德国媒体对该倡议的关注度较低:报道不连续而且月平均数量不足1篇。在此期间唯一的报道高峰出现在2015年4月,这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引发的国际社会关注有关。专题报道数量的绝对高峰值出现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该月专题文章数量高达20篇。尽管2018年相关专题报道没有出现绝对高峰值,然而其月平均数量(4.2篇)已经超过了2017年(3篇),总体数量亦然。就此可得出结论:德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与持续攀升的关注度不同的是,德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态度呈现出一个动态转变的过程。通过分析上述专题报道可知:德国媒体的态度经历了从前期中期(2013-2016)的“疏离旁观”到近期(2017- 2018)的“喜忧参半”的转变过程。
2013年到2016年能够收集到的专题文章数量较少,共23篇。该阶段报道主要聚焦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线路以及沿线国家的介绍,并重点分析沿线几个主要国家,如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对该倡议的态度以及在该倡议中扮演的角色:
《法兰克福汇报》与《明镜在线》2015年4月20日分别撰文指出,巴基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中转枢纽,尤其是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深水港地缘战略意义非凡。巴基斯坦方则非常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投资,《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引援巴基斯坦政府观点称:“‘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意义重大,能为巴基斯坦解决长期制约其发展的能源短缺问题”。报道多持中立观望态度。俄罗斯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也是2015年度德媒关注的焦点。
《法兰克福汇报》今年4月22日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了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法兰克福汇报》2015年4月2日指出,俄罗斯积极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意味着俄罗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政策的巨大转变:俄罗斯以此埋葬了自己想要在后苏联地区一枝独秀的想法。《德意志广播电台》2015年05月21日指出,俄罗斯在该期间因乌克兰危机受到欧盟的制裁,所以急需中国的支持与投资。尽管中亚地区曾经被俄罗斯视作是自己的后花园,而且“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同盟”有一定竞争关系,俄罗斯还是意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以弱化欧洲制裁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时代在线》2015年7月10还提到中俄想要密切合作的意向使得欧美五味陈杂。
该阶段(2013-2016)报道的另外一个焦点是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动机的揣测与质疑。不同专题报道从经济利益,能源安全,地缘政治等不同方面揣测“一带一路“倡议背后中国的意图。《法兰克福汇报》2014年6月30日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绝非仅仅是基础建设建设项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塑造亚洲,欧洲与非洲的新型政治文化关系”,其中短期目标是“为中国提供能源供给保障以及打击中国边疆恐怖主义”,长期目标则为“重塑欧亚大陆,持续改变现有的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报》2015年3月31日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下行,中国急需“为其重工业以及建筑行业获取新订单,解决其产能过剩为题”。
《法兰克福汇报》2015年4月2日评论到,中国之所以“向西看”,是因为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势力强大,阻碍其在东边的扩张。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意图提升其在中亚,巴尔干等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德意志广播电台》同年7月4日还补充到“削弱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现状”也是中国提出倡议主要动机之一。《明镜在线》2016年8月27日以及9月3日刊登两篇长篇专题文章在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质疑“一带一路”倡议是否只是经济行为,还是中国想借此成为世界领导者甚至说世界霸主。文章指出,中国巧妙利用地缘战略机遇,如印度撤出斯里兰卡以及美国撤出中东地区等出现的“权利真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实现自己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目标。
以上分析显示,2013年-2016年报道聚焦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介绍以及对中国提出该倡议意图的揣测。该阶段报道认为,中国已经摈弃之前在国际舞台上的保守态度,开始成为全球活动者,“一带一路”倡议有可能会持续改变现有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国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报道对倡议的意图存在误读,总体多持疏离旁观的态度。
这种态度从2017年起开始有明显转变:从该年度起相关报道的主题开始有所分化,报道措辞及态度开始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可以说德国媒体呈现“喜忧参半”的态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0-10 07:09:28
-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将上线付费频道
2018-07-31 19:49 商业 -
广电总局:坚决遏制偶像养成类、选秀类节目过度娱乐化
2018-07-10 18:03 -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人民网狠批浮夸自大文风
2018-07-02 15:55 -
强吻记者成了体育文化?友好互动还是性骚扰
2018-06-28 08:51 2018世界杯 -
唐德灿星和解 《中国新歌声》将改回《中国好声音》
2018-06-26 15:35 -
微博处置“六神磊磊”等1532个账号
2018-05-15 17:48 网络战线 -
打脸!两家“假新闻”获多项普利策
2018-04-17 10:52 传媒帝国 -
今日头条等4款应用将被限期下架
2018-04-09 14:41 观察者头条 -
《洛杉矶时报》或将出售,买家是美华人首富
2018-02-07 13:43 海外华人 -
假月食直播1600万人看,假餐厅刷到榜单榜首,有总编坐不住了
2018-02-05 17:03 传媒帝国 -
脸书负责中国政府事务高管离职,入华再遇挫?
2018-01-24 17:45 网络战线 -
彭博创新榜:韩国连续5年蝉联首位 中国排……
2018-01-24 17:13 传媒帝国 -
网络水军产业链:70元1万粉,更有各种套餐优惠
2018-01-12 12:01 网络监督 -
这段视频火了:美国女教师刚问完领导,被拷走
2018-01-10 18:39 美国一梦 -
企业家遗孀被判承担2亿债务 婚姻法再陷争议
2018-01-08 17:41 传媒帝国 -
人民网评论:向低俗信息传播亮红牌
2017-12-30 10:17 网络战线 -
被罚6个频道停更24小时 今日头条:积极整改
2017-12-29 18:55 依法治国 -
2017年度照片,这是BBC镜头下的十九大
2017-12-28 08:12 BBC那些事 -
弯道超车: CGTN融合内容生产和融媒体技术,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2017-12-28 07:53 传媒帝国 -
章晓英:从CGTN看融媒体的国际传播
2017-12-27 15:00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09“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0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