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东:美欧制裁没辙了,对俄油限价能奏效吗?
最后更新: 2022-07-06 09:42:41【导读】 上周,七国集团(G7)领导人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设置价格上限,试图进一步打压俄罗斯,并压低能源价格。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认为,美欧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黔驴技穷,制裁以损伤欧洲利益为代价,难以持久,反而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观察者网:G7峰会决定增加施压力度,对俄油限价,以免俄罗斯因能源涨价而获利,一些欧洲官员对这项制裁持谨慎态度,彭博社认为限价是天方夜谭,实际可行性极低。这项制裁实施起来有哪些实操性的困难?
李海东:对俄油限价这项制裁,欧美明显是存在协调难度,欧洲国家的官员比较谨慎,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举措通过强势压低石油需求,又强势缩减供应的方法来达成对俄罗斯经济造成致命性损害的效果。
换言之,核心方法就是抑制俄罗斯出口石油的价格,这样一来,基本上是破坏了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正常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看,健康的市场经济运作应当是供应和需求最大限度的匹配,而北约和美国试图达成的俄油限价,既破坏了欧洲国家自身对俄罗斯能源的紧迫需求,又强压了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客观上应该给予的大量石油供应。这项措施对需求方和供应方都会带来巨大伤害,看似打击了俄罗斯,实际受损方也包括欧洲。
这种限价的结局很明显,欧洲和俄罗斯均会受损,现在已经初现端倪,欧洲自身通胀严重,难以控制,民众生活生产成本急剧提高,经济运作代价高昂,长此以往会使得欧洲国家政局产生非常大的动荡,这是很客观的现实。
对俄油限价是将石油政治化和武器化,以此来敲打俄罗斯,实施的困难在于美国让欧洲国家同样遭受巨大损失,这种巨大的自我损害也会使得限价举措很难具有持久性。
所以说,俄油限价是一个很典型的双刃剑,对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是有害的,但也会损害欧洲国家乃至美国的利益。
如果俄罗斯石油无法有效供应的话,欧洲就必须在俄罗斯之外寻找更多的石油来源,而国际市场上谁能填补俄罗斯石油的空缺?美国的想法很清楚,美国认为此举有助于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这里边就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政治算计了,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对俄油限价,迫使欧洲国家将石油来源从俄罗斯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尤其是转移到美国相关的石油和能源产品。如果这样,美国将是限价行动的受益方,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欧洲。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新能源经济在欧洲不断进行普及,美国试图通过限价将俄罗斯全球石油份额据为己有,也有可能会加速欧洲发展清洁能源和新经济的进程,从而使得欧洲的能源在某种程度上更远离美国的控制,这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但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加拿大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追加制裁。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欧盟目前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6轮制裁,最后一次制裁是年底禁止90%的俄原油出口,美欧在缩减购买量的同时也在偷偷买油,这是否说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几乎无效?
李海东:从目前来看,美欧的制裁确实是黔驴技穷,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不仅没有缩减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反而使其增加。西方在石油获取方面,采取了非常多的令人诟病的做法,比如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和公司通过走私的方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以规避制裁。
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的行动,客观上是一批学院派的决策顾问们,向决策者提供了一些与现实复杂世界存在巨大差距的政策。理论上对俄能源制裁会使得俄罗斯经济萎缩,但现实中,制裁导致正常能源交流受阻,反而使一些非正常的更为复杂的能源交易正在泛滥。
这反映出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设想和实施过于理想化的特点,现实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提醒各方,尤其是施加制裁的那方,如果一根筋的想要制裁他人,很有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西方对俄的能源制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能源交流以一种灰色方式展开,而且俄罗斯与非西方国家的石油交易迅速增加,这反而达成了削弱西方对俄能源制裁效果的局面,最终俄罗斯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工具,不断加强自身实力。这一点恰恰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相关制裁措施中未曾想到的。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欧盟成员国本周将就俄罗斯石油禁令达成协议。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马克龙否决了限价提议,提出“全球限价”。法国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产油国,都进行价格管制,最终,马克龙的大胆提议没有在G7通过。朔尔茨强调,石油需求是全球性的,除非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否则不会有效。对俄制裁引发了欧元区数十年最高水平的通胀,马克龙的提议反映了欧洲怎样的考虑和目的?
李海东:首先,欧洲国家在使用能源方面比美国有更迫切的需求和更宽广的视野,美国有通过单独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以达到破坏俄罗斯经济和削弱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意图,甚至更有不惜以导致欧洲经济疲软方式迫使欧洲国家从美国进口能源的设想和意图。
这种设想显然是建立在损害俄罗斯和欧洲利益的基础上,这是德法两国所代表的欧洲所坚决反对的。
第二点,马克龙和朔尔茨很清楚,捍卫欧洲利益,最可靠的保障是将经济和战略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欧洲人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欧洲自身战略利益被其他国家,尤其是被美国所把持和利用。
马克龙和朔尔茨非常清晰地知道欧洲捍卫利益的最理想方式,就是发展强有力的安全战略自主和能源战略自主,只有自身战略自主牢牢地确立起来,在对俄、对美关系处理中,欧洲自身的声音才能够被尊重,欧洲作为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区域之间以及作为美国与世界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功能才会更为巩固。
马克龙提议对全球石油都限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主张,一种很典型以非市场经济的方式对全球能源进行再布局。美国对俄油限价的主张,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市场经济行为,以石油为武器来打击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操作。
马克龙提的全球石油限价是在一个不得已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一个全球能源尽可能以公平普惠方式进行分配的设计。
真正惠及大多数国家的设想被否决了,对俄石油进行限价的主张反而成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观念。这不能不说是G7和西方经济体在全球能源问题上,一种极端自利的悲剧性的突出表现。这表明在西方国家内部那些实力最强的国家往往被允许利用石油来最大化自身利益。
马克龙的全球限价提议被否决,反映出美欧之间存在着的深刻利益分歧,有利于美国利益的,美国会强推;而有利于欧洲利益,美国会压抑相应的欧洲国家诉求,这不能不说是西方国家自身仍处欠文明“丛林世界”的不幸现实写照。。
从对俄油限价的提案竞争结果来看,美国对于能源限价的主导性,美欧关系不平等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目前美国对美欧关系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土耳其发现6.94亿吨稀土元素?专家回应
2022-07-06 08:46 能源战略 -
“一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开发竞赛”
2022-07-05 18:03 观网财经-科创 -
高仿今日头条被起诉后,“今日油条”早餐店注销了
2022-07-05 17:43 观网财经-消费 -
多数头部光伏组件厂否认停产:二三线有可能,硅料涨价将带来洗牌
2022-07-05 17:29 -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不应向资不抵债机构发放再贷款
2022-07-05 16:04 观网财经-金融 -
教育部: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91.4%
2022-07-05 15:29 中国这十年 -
拿地2.5万/平,售房1.3万/平起,广州“法拍地王”怎么了?
2022-07-05 15:05 观网财经-房产 -
销量超越特斯拉,比亚迪如何守擂?
2022-07-05 14:28 观网财经-汽车 -
制裁俄罗斯,德国“遭殃”: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2022-07-05 11:24 观网财经-海外 -
“加密货币女王”被FBI悬赏,在华涉150亿大案
2022-07-05 10:17 观网财经-海外 -
国家发改委研究投放猪肉储备
2022-07-05 10:08 观网财经-消费 -
财政收支矛盾超地方预期,多地调整支出预算保民生
2022-07-05 10:00 观网财经-宏观 -
楼市“期中考”:超460次宽松政策后,何时筑底反弹?
2022-07-05 07:20 观网财经-房产 -
分析师对南京银行发不实言论被罚,西部证券:已解除劳动合同
2022-07-04 22:51 观网财经-金融 -
西安住建局回应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取消:可尊重卖方意愿
2022-07-04 22:44 观网财经-房产 -
胰岛素集采在31省份全面落地,平均降幅48%
2022-07-04 22:44 观网财经-健康 -
广东中山:商品房售价每次调整降幅不得超过5%
2022-07-04 21:26 观网财经-房产 -
截至今日16时泗县累计报告阳性863例,社会面呈下降趋势
2022-07-04 19:50 -
国家发改委: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2022-07-04 19:11 观网财经-消费 -
“新冠清零并未削弱中国经济实力,抱其它希望的人注定要失望”
2022-07-04 16:17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