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峥嵘: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追求合适的国际收支结构
关键字: 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兑美元石油美元美元霸权石油人民币结算人民币替代美元是伪命题
人民币国际化向何处去?货币国际化需要三大条件,第一是经济实力,第二是本土的国际金融市场,第三是货币管理能力,即货币当局能不能保持币值稳定,给予市场信心。
人民币目前正逐步具备三大条件,本土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受制于市场本身的深度和广度,还在形成中,其它两大条件,已经比较充分。随着本土金融市场不断发育,中国资本管制逐步放松,加上政府部门积极营建人民币海外流通的市场技术条件(有顺放松资本管制、建设离岸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国际支付系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应当获得较大进展。
这时候摆在人民币面前的,将不是如何扩张国际份额的问题,而是在扩大海外流通同时,如何维持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一国适意的国际收支结构没有明确的解释,它因时因国而异。总的来说,它应当服务于该国的经济发展目标。
美国的国际收支经历了从经常账户、金融账户双顺差,到经常账户赤字、金融账户顺差,再到经常账户、金融账户双赤字的转变,美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自觉不自觉地带有全球性,因此它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必须承担比较大规模的收支赤字,以满足美元全球流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正逐步向更加平衡的方向转变,人民币大规模走出去需要经常账户从顺差逐步朝逆差方向移动。但中国需要发展制造业以吸纳大量劳动人口,不可能承受过高的贸易赤字。
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需要服从于内部均衡。因此,归根到底人民币的国际扩张动力是有限的。
这一点或者可从欧洲吸取经验。欧元的国际扩张受限于两个因素,一是德国央行审慎的货币政策,二是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也没有统一的发债机制,欧元各国可以自行发债,“欧猪”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搞出了债务危机。即使没有债务危机,由于缺乏统一的欧元债券,欧元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就有天然限制,对区外资金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欧元不追求全球性的货币霸权地位,满足于充当区域稳定锚。或者说,欧元其实是在拒绝全球化。这一点值得深思。
说到底,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一种极特殊的历史现象,二战以前没有过。未来的方向,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着更加平衡,更加多极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将发挥更大作用,美元的地位将逐步收敛。美元的嚣张霸权现象只是货币史的一个过渡阶段。
人民币不可能取代美元,这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应当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目标。它不符合各方利益。世界货币体系终将趋于更加平衡,更加多元,而不是哪一家独大。
如果能实现这一前景,这可能对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都是一件好事。甚至于对美国而言,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国际化目前的积极进展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