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峥嵘: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追求合适的国际收支结构
关键字: 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兑美元石油美元美元霸权石油人民币结算【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廖峥嵘】
近期,一则中国正与沙特协商,计划用人民币结算双边石油贸易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Dailyreckoning新闻网站刊发分析师Byron King评论认为,此举将冲击美元的国际地位,将加速美元的衰落。一则看似普通的新闻事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什么问题?美元能不能维持其地位?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要威胁美元,甚至替代美元?
石油交易体量巨大,是国际金融的市场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美元发挥国际作用的重要基本盘。如果石油市场真的发生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激烈攻防战,可能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振荡,影响美元的国际使用。
但是,设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美元的国际地位由诸多复杂条件决定,石油美元只是其一。美元地位与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与困境有关,其地位调整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也未必对美国不利。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服从于内外平衡的要求,目前的进展应当受到肯定。
货币国际化问题寻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虽然是特殊商品,仍然是商品。商品按照其流通规律,越具有国际竞争力,越容易出口。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脚,便成为国际货币。实际情况是,金属币逐步淘汰其它实物币,金属铸币又淘汰了称量币。最后,铸工精良的金属币成为国际通用货币。
金属币依靠其自身价值和铸造质量称雄市场,它不一定掌握在经济强权手中。十八世纪,墨西哥盛产银币,曾在国际交易上广泛使用。墨西哥1810年独立后,开始在银币上刻上象征国家的雄鹰图案,流通到中国称为“鹰洋”。墨西哥当时并不是世界强国。
墨西哥鹰洋,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当代意义上的货币国际化源于货币的国家化。近代西方国家发现了货币权力,国家开始垄断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权,然后国家逐步采法定货币,即没有任何实物价值的信用凭证代替了金属货币,充当价值工具,履行价值支付、价值贮藏、世界货币等职能。信用币只是一种符号,它的货币价值由国家法定,并由国家财政支撑,与其本身实物价值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强国必然产生强币。
货币本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相互之间竞争的是贵金属纯度、铸造精良度和防伪水平等产品质量因素。信用币就完全不同了,信用币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国家实力和国家货币管理能力之间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力量格局决定了国际货币格局。一战前后,英、美、德、法、日、意等国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激烈竞争,列强的货币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流通域。同时,一国的货币管理能力也是决定其货币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一战前的殖民地,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英国率先实行货币制度改革,采取金本位,并建立起中央银行制度。在强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能力支撑下,伦敦形成了庞大的国际债券市场,这些债券自然以英镑计价,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了中心位置,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广泛使用,成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中心货币,或者叫霸权货币。其中,强有力的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带动了国内债券市场的形成与繁荣,同时货币制度适应经济和贸易发展要求不断改良。三大因素相互配合,使得金融市场接受英镑作为主要计价工具,英镑自然成为国际中心货币。
随着国力的相对变化,美元在一战后不久便超过了英镑,成为新的国际中心货币。据经济学家艾青格林的研究,美元在20世纪20年代,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对英镑地位的替代,标志性事件是伦敦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的美元债券超过了英镑债券,意味着美元成为国际间第一大信用凭证。
这一过程完全由市场自动促发,背景是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世纪末超过英国。随后,美联储于1917年成立,美国有了自己的中央银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美元利率进行管理,这一制度创新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向纽约转进。原来由英国拥有的三大因素,现在全由美国接过来。因此,美元在20世纪20年中的某一个时点,市场选择了美元接替英镑成为第一大国际货币。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了美元的这一地位。以条约的形式来确定美元的地位,而不是听任市场自然竞争,原因在于二战前发生的1929大危机打乱了原有的制度安排,对经济社会造成致命打击,导致大国间爆发全面战争。
历史总结出的教训是,如果各国货币自主权过大,将导致政府出于本能在危机时通过操纵本币汇率开展商品倾销,转嫁国内危机,从而导致各国利益冲突的急剧放大,直到引起战争。因此,协定的要旨在于维护自由贸易,防止各国采取不正当方式操纵本币,通过本币贬值的手段在国际市场上促销商品,导致汇率战和贸易战,进而引发更大国际冲突。解决办法是让各国政府承诺致力汇率稳定,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一个固定比价。这是前所未有的国际联合行动,它将美元抬高到世界本位货币的地位。
但这其实是反经济规律行事,也不符合各国政治意愿。只有在战时,美国充当自由世界“拯救者”,全世界都高度依赖美国军事经济援助时才有可能。
为了防止美元滥用特权,协定又规定美元与黄金保持一个固定比率。显然,这只是一个政治安排,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很难完全照此行事。让美元与黄金保持一个固定兑换率难以做到。美国在战后有重大经济政治目标需要实现,美元利率和汇率的调节不可能绑定在黄金储备水平上。所以,事实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黄金挂钩机制一开始就是不可行的、不合理的,存在着所谓“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会议代表,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果不其然,美元终于在1970年代初正式放弃了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其次,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一个固定汇率也比较困难。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战前货币竞争性贬值引发的痛苦让各国记忆深刻。各国尽量维持了对美元的汇率。尽管有金融压抑和货币扭曲的代价,但币值稳定也对国内经济和贸易有积极作用。
从某种意义讲,美元的国际化实际只是一个历史特例。只有在二战这样的大破坏大灾难做背景的历史条件下,各国才愿意做出重大牺牲,容忍美元扮演其不能胜任的角色。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68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5“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5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7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