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鳌亚洲论坛:供应链产业链调整是趋势,中国如何在这个过渡期获益?
最后更新: 2023-03-30 10:21:27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博鳌举行,今年论坛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来自世界的大咖们共商疫后世界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
在28日召开的“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咨委、澳门特区政府前经济财政司司长、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委员会主席梁维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芬坎蒂尼集团亚太区负责人法布奇欧·费里,先导薄膜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世会,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冯波等学界商界人士,共同探讨当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格局,以及企业如何在这个变动中寻找最优解。
观察者网整理了本场分论坛的部分讨论内容,未经发言者审定,仅供参考。
博鳌亚洲论坛“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分论坛现场
主持人:想问费里先生一个问题,最近芬坎蒂尼把一些生产设施从中国迁到了东南亚,是什么因素让投资者觉得东南亚更有吸引力,更多的区域化或去全球化的操作会让情况变得更好吗?
费里:很高兴再次受邀来到博鳌亚洲论坛。关于上述趋势,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是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特别是中国供应链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在东南亚这一群体逐渐壮大,并且有更强的购买力。
回到第一点,新冠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影响,所有的封锁措施基本上都影响到了物流和采购。但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病毒再次突显了一些问题——即在新冠疫情之前供应链本身就已经存在的问题,比如供应链太长,缺少高技能的工作人员和劳动力。这个适应性的战略是以成本为驱动的,有很多企业经历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这是实际发生的情况。而中国的情况要更加困难一些,因为过去两到三年的疫情封控,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将自己的供应链调整到东南亚或其他市场,而为中国市场生产的企业自然会把供应链放在中国。
第二,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蓬勃壮大,他们想要拓展,也期待更好的服务。而跨国企业正在锁定这些目标受众,他们想与终端用户离得更近一些,从而可以对产品进行更好的定制,更好地理解这个市场,同时也有价格上的优势——当离市场更近的时候,可以减少物流供应方面的成本,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以服务东南亚市场。
同样的原因,在中国有很多企业依然是在为中国市场生产,自然会在中国有一个本土化的供应链。企业在考虑调整的时候,需要有调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对原材料、仓储、运营资本的管理方面进行通盘考量,但企业必须要面对新的现实。
芬坎蒂尼在亚太地区、在中国开展业务,我负责亚太和中国的市场;在中国,我们为中国市场生产邮轮,与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我们也正在将供应链本土化,因为其中有36%的业务是通过本土供应链实现的。昨天,我见到了上海自贸区的领导,一起探讨了如何能更好地吸引更多的欧洲供应商来到上海,以支持我们的项目。
我们在越南也有产能,在此生产的船主要是用于海外风电厂,面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在越南生产,但销往国际市场。在越南,我们的战略是实现供应链的本地化,因为我们需要很多材料进入这个船厂中。不同的情况,取决于不同的企业。我相信中国仍会是一个生产中心,如果有一部分转移到东南亚,那是因为我们需要为东南亚市场服务。
主持人:非常感谢!费里刚才提到想要更多的接近市场、接近消费者,同时也要考虑成本问题及安全问题。朱世会先生来自商务部门,你们企业是否也会考虑把一些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
朱世会: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来自先导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我们公司有50%的销售在海外,因此“脱钩”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无论这个供应链是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正在重塑——不管是出于地缘政治冲突或新冠疫情,我们必须应对这些问题,而且几乎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状况,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客户。
因为中美所谓的“脱钩”,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找到解决“脱钩”的计划,所以我们得有两手计划:A计划就是在中国生产,然后向美国及全世界提供;B计划就是在中国之外生产,为未来做一些准备。因此,我们到美国投资,为客户制造商提供服务,也有一些生产搬到中国之外的第三国,比如东南亚国家,在那里建立合资企业。我们生产的是珍稀金属材料,对电子产品的生产非常关键,这是客户必须要有的材料,无法选择其他材料替代。
他们是我们的大客户,但这些大客户也要遵守政府的规定,因此我们必须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在被美国政府逼迫的局面下需要一个应对脱钩的计划,于是我们也被迫有了B计划,这个计划当然会产生一些成本,但幸运的是客户愿意分担其中50%的成本。作为制造商,我们也别无选择,因为我们必须生存下来,这是新的局面。所幸到目前为止,我们生存得还不错。
主持人:您提到B计划是为长期做一些准备,为脱钩做好准备,但不知这个“长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段?
朱世会:我想未来三年,我们会建立一个全资企业,如果情况变得很糟糕的话,我们只能是少数股东了。但是,我们的主要研发中心都是在中国,生产设施可能会放在海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把多数股让给他们,自己拥有少数股,但很多的设备、技术、材料都是来自中国,可能原材料并不是来自中国。
位于越南北江省的光州工业园,富士康工厂就在这里。图自纽约时报
前往北江省云中工业园的工人
主持人:贝哲民先生,我们知道有一些供应链的变化是自然的,因为想要避免高成本的劳动力,但另一些供应链的调整是因为政治,你认为一些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能中,有多大比例是出于这两种原因?
贝哲民:大多数生产离开中国到了越南等国,可能占比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实际涉及的金额很大。还有很多原材料,比如我们戴的领带中用的丝线大多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在产业链转移过程中所获得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他们拿到的可能是来自富士康的一些单子,所占的比例比较小。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墨西哥是不少企业的选择,但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所以墨西哥主要是钢铁行业转移产能的目的地,比如像电冰箱等白色家电转移到墨西哥、波兰生产,这些货物比较沉,也需要考虑减少交通运输成本。总的来说,这是比较小的变化,但趋势会继续;东南亚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变成中国这样的制造业中心,欧洲和北美也同样需要更多时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浙江一学区房卖270万只有铁架子?房产中介:还比较实惠
2023-03-30 09:35 观网财经-房产 -
华为钱包可借款?公司回应:不参与实际金融环节
2023-03-30 07:56 观网财经-消费 -
“我一个普通推销员,签哪门子竞业协议”
2023-03-30 07:29 -
利润暴降43%,泡泡玛特的“泡泡”吹不动了?
2023-03-29 23:14 观网财经-消费 -
快手去年营收大超预期,国内业务已接近盈利
2023-03-29 18: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首航新能将创业板IPO上会,“宁王”子公司低价突击入股
2023-03-29 15:39 观网财经-金融 -
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2023-03-29 15:28 观网财经-海外 -
又见无理打压!美国将海康威视五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2023-03-29 15:09 观网财经-科创 -
被湖南省“拉黑”?渤海银行回应
2023-03-29 14:46 金融圈 -
“美国既不能把中国打趴下,反倒把自己拖入落后赛道”
2023-03-28 19:13 博鳌论坛 -
阿里宣布“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盘前涨超6%
2023-03-28 18: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先正达取消IPO上会,拟募资额创A股近12年纪录
2023-03-28 18:10 观网财经-金融 -
“这些企业迁出中国不见得是坏事,反而意味着工业升级”
2023-03-28 18:06 博鳌论坛 -
“绿牌或在2年内取消”上热搜,乘联会:建议同车同权
2023-03-28 16:18 -
我国首单LNG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完成
2023-03-28 16:15 人民币国际化 -
国内最大电动叉车生产商中力股份拟主板上市,5名股东突击入股
2023-03-28 14:46 观网财经-金融 -
最后一关,就差土耳其了
2023-03-28 13:44 欧洲乱局 -
首个国产新冠药停产:投入两亿美元研发却只卖出5000万元
2023-03-28 09:24 -
上海每5人中有两个念过大学,1000万外来常住人口来自哪里?
2023-03-28 09:24 -
俄罗斯:不友好国家企业撤资,必须自愿缴钱
2023-03-28 09:12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