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反X86和ARM垄断?很多人低估了RISC-V的颠覆性
一方面,AI算力需求急剧增长,但算力硬件被英伟达高度垄断。基于RISC-V扩展AI加速指令来构建AI算力生态,从而打破英伟达垄断局面,成为全球业界的新共识。例如,Google的TPU芯片、Meta的MTIA芯片、Tenstorrent的AI芯片都使用RISC-V架构,国内也有企业在走这条技术路径。
当然,现在一个问题是这些企业都还是各自为战,以“垂直烟囱”式来基于RISC-V构建AI算力,也就是每家企业从芯片到编译器、运行时(RUNTIME)、算子库都独立开发。若能统一基于RISC-V的AI扩展指令集标准,那么就有望在统一的AI扩展指令集上构建AI算力软件生态。长远来看,也许是打破CUDA生态垄断的有效路径。
打破x86和ARM的生态垄断,也是RISC-V的使命之一。
目前最炙手可热的RISC-V大芯片开发商Tenstorrent首席架构师、传奇华人工程师练维汉(Wei-Han Lien),就曾明确表示,x86由AMD和Intel控制,而Arm由Arm Holding控制,这限制了创新的步伐。
Tenstorrent Inc首席CPU构架师练维汉在第三届滴水源RISC-V产业论坛演讲
相比之下,RISC-V 发展迅速,由于它是一种开源指令集体系,因此使用它进行创新更容易、更快捷,尤其是在新兴且快速发展的AI解决方案方面:“我当时正在寻找一个用于 [Tenstorrent] AI 解决方案的配套处理器解决方案,然后我们想要BF16数据类型,然后我们联系了Arm,问‘嘿,你能支持我们吗?’他们说‘不’,这可能需要两年的内部讨论以及与合作伙伴的讨论,但我们与SiFive(高性能RISC-V CPU IP开发商)进行了交谈;他们就把它放进去了。所以,没有任何限制,他们为我们构建了它,这是自由”。
很多人低估了RISC-V带来的产业颠覆性,仅仅把它看成是有可能发展成为和x86、ARM三足鼎立的一个指令集,于是很多芯片企业仅仅把RISC-V作为ARM的替代方案。正如练维汉所总结的,事实上,RISC-V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标准,它打破了过去半个世纪“指令集属于公司私有”的格局,这将会塑造一个开源芯片新世界。
就如今天的软件产业已经是两个世界,一个闭源软件世界,一个开源软件世界。根据Black Duck针对17个行业1700多个软件的统计数据表明,96%的商业软件中包含开源代码,而且开源代码的比例达到76%。如今,仅我国就有400多万个APP,为何会有这么多?一方面是需求侧场景丰富,打车、外卖、社交、休闲,不但每一个传统场景都数字化,而且诞生了诸如美团、抖快、拼多多、小红书等基于全新商业逻辑的新企业、新业态;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的开源软件,极大地降低了APP的开发门槛,让3-5人的APP开发团队便能胜任。
软件如此,硬件同样如此,以5G、5G-A、6G的快速迭代来说,通信技术发展会带来至少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对芯片需求不断提高,比如6G标准中开始融入大量AI,传统的DSP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因此已经有企业开始规划基于RISC-V进行扩展和定制的通信芯片,从而更好的支持6G;另一方面,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会促进物联网(IoT)的发展,对芯片的需求将会增加一个数量级,达到数千亿颗,IoT场景海量、多元的需求,只能通过RISC-V的高度可定制化,结合开源模式降低门槛与成本才能匹配。
卫星通信 图源:pixabay
RISC-V生态快速发展,会让芯片设计门槛大幅降低,定制芯片的难度会降低,从而释放出更大的芯片定制需求。未来就有机会出现一些全新的平台型公司,一方面,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集成越来越多开源IP核,包括CPU、GPU、DDR控制器、WiFi,NB-IoT等等,和基于开源软件的移动互联网APP开发模式类似,这些开源IP核将提供80%甚至90%的基础功能,从而同样让3-5人的团队便能快速定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IoT芯片。
另一方面,这个平台可以提供芯片敏捷设计云服务,提供各类基础IP核、开源EDA工具链,和德州仪器的底层共享平台类似,大幅降低芯片设计的前期投入,让3-5人的小作坊团队也能在云平台上根据IoT场景开发定制芯片。
德州仪器(TI) 图源:新浪科技
今天,在5G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最完善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下,在全球最繁荣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基础上,RISC-V的生态也一定会率先繁荣。一旦国内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对接上,那么就会快速迭代起来,从而形成“滚雪球”效应。
这是一个新赛道,也是一个产业重塑的机遇,科工力量相信,哪些企业抓住机遇,更早地切换到这个赛道上,更早地在这个赛道上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更有机会形成未来的世界级领军企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AR行业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取代手机是漫长的过程”
2024-06-04 07:26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
2024-06-01 21:20 -
-
这项技术全球只有三条路线,美国、日本和中国
2024-05-31 07:51 科技前沿 -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垂直双工位试车台建成投用
2024-05-30 21:21 航空航天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05-29 16:56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龙号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4-05-28 19:12 航空航天 -
韩国宇宙航空厅正式成立
2024-05-27 16:15 航空航天 -
丁薛祥出席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2024-05-26 20:12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2024-05-25 07:22 南海局势 -
犹如“火车变轨”,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成功应用
2024-05-19 19:37 能源战略 -
我国种猪有了“国产芯”!打破高度依赖国外局面
2024-05-18 15:02 聚焦三农 -
北京:拟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2024-05-16 18:03 -
我国量子计算机重大突破!这根“线”一度被日本垄断…...
2024-05-16 10:15 科技前沿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怎么建?要攻克三大难题
2024-05-16 10:10 超级工程 -
“超级显微镜”升级!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24-05-15 17:02 科技前沿 -
谷歌放大招,AI搜索引擎来了
2024-05-15 08:41 大公司 -
硬刚!“中企起诉美国防部”
2024-05-14 17:34 -
“类人速度”新模型来了,AI进入《她》时代?
2024-05-14 10:02 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8“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36“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9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6“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