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鑫:中国光伏干到全球9成,军功章上有耶伦的一小半
观察者网:那么,欧美有能力施压中国减少产能吗?
金鑫:欧美都没有能力对中国光伏采取“双反”措施,2011-2013年间,欧洲对中国光伏“双反”,结果就是中国在欧洲的市占率从50%左右飙升至近100%。
即使欧美“双反”,但首先,他们自己的产能仍然上不来,原因是在我们前面讨论过的金融和产业环境下,欧美光伏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二是产品价格上涨,目前中国的产品价格是0.8元/瓦,中国企业在欧洲和美国生产的话,成本可能要翻1-3倍。最终传导到电价,就只能是继续推高通货膨胀。通胀又会反过来提高制造业发展成本,发生可怕的通胀螺旋上升。只不过,短期内让政府多了一笔不用面对民意反弹的“加税”而已。
当前,欧美没有能力建设产能,最后还是中国企业去建。比如,美国正在对隆基、晶澳等中国企业施压,要求他们到美国建立工厂,TCL收购的Maxeon,已经在美国开设技术门槛较低的组件工厂,但美国进一步要求隆基等公司建造电池工厂,大家正在全力抵抗,因为电池厂技术更密集且对成本控制要求更高,美国制造业没有这样的土壤,强行开厂注定亏损。
欧美若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只能类比当年大清的闭关锁国,美国的First Solar就是例子,在政府保护下,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比中国高出一倍,毫无竞争力;欧洲的Meyer Burger面临破产,抱怨政府见死不救,但瑞士和德国政府救无可救。
“双反”的小院高墙下,即使建了一堆落后产能,也缺乏全球竞争力,结果就是在欧美市场圈地自萌,让中国占据全球其余市场。
而且,“双反”不可能反一辈子吧?只要“双反”退出,这些产能必死无疑。欧盟商业界,包括光伏行业协会,对此都是如此判断。欧盟内部那些个生产企业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保护政策给得再好,也只会上一丢丢产能意思意思,然后从中国进口配件贴牌骗补贴——谁踏实上大产能谁傻——中国都过剩了,而且技术还不如中国,这产能上来干嘛?
总之,欧美“双反”与否,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欧美政府要给自己的消费者加税,要在自己体内给落后产能添砖加瓦,就让他们弄去好了,对我们影响非常有限。观察者网:如果欧美市场指望不上,“一带一路”是否能够期待?
金鑫:我觉得很有前景,实际上,电网不发达的地方,光伏会更加成为刚需。在广大亚非拉地区,有些地方经常断电,光伏不仅是一种经济性产品,更是一种必需品,相较于柴油机,光伏更为省油和方便。
很多人没有关注到,近年来,巴西的户用光伏其实发展非常快,非洲的市场需求起得非常快,东南亚和南亚的潜力也非常大,许多中国公司都在考虑将中国的信息化和高效管理能力输出到这些地区,一方面是开拓和培育市场,另一方面也是释放产能。
一般来说,我们会按照比当地GDP增长率略高的水平来评估当地光伏增长的潜在需求。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跌到“白菜价”,上游压力确实增大了,但下游用户安装费用变低了,市场规模的潜力有希望被释放出来。
但也不要过早乐观,这里面有两个因素要考虑到。一是这些国家毕竟经济底子薄,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时间。另一个是中国企业要踏踏实实走出去、沉下去,占领终端市场,不要简简单单做货贸,后者只能是自己卷自己,卷得没啥利润。
观察者网:如果撇开欧美施压,现实来看,我们现阶段是否也应该重视光伏产能问题?
金鑫:中国已经深度契入全球化进程,要站在“双循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来规划中国自身产业格局,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很大,也必然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反过来,全球经济、金融和产业大环境,必然影响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两者相辅相成。
国内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行业本身重资产、长周期,掉头困难,头部企业往往追求产能扩张挤掉对手,这是正常商业因素;第二是技术的持续进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产品成本和价格;第三是补贴政策变动,这方面我国自2021年后光伏行业实现了国家层面的零度电补贴,完全商业化,影响主要体现在电价和弃光等政策和市场综合的因素上,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及乱作为上;第四是国际需求和政策因素,包括全球金融大环境、海外市场供需、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这几方面与国内政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造成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全球资本过剩的大环境必然传导到国内,中国今天同样是资本大国,同样资本过剩,但跟美国不同的是,新能源产业在国内仍属于为数不多的头部赛道之一,拥挤与机会并存。
耶伦来访时提到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三大赛道,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门槛动辄几百亿元,电池行业,2023年整个行业的开工率降至60%左右,芯片产业虽然技术密集,产业链长,但产业链规模和参与企业有限。
一方面资本无处可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大量招商引资,相比之下,光伏行业投资门槛较低,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光伏产业,提供了包括免费土地、建厂房以及优惠贷款购买设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建立工厂,导致产能快速扩展。2022年前后,资本疯狂涌入,这是当下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
观察者网:这会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金鑫:上游产能过剩对我们下游本应是好事,缓解了成本压力,过去在2元/瓦的时代,许多电站很难有利润;但现在的过度竞争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后果,一个是产品质量方面,上游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牺牲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导致下游的质量管理困难。
曾经我们只需选择大厂的产品便能保证质量,现在却不得不严格加强管理。举个例子,有曾经位列前五的大厂,因为无法满足高质量标准被我们从白名单中移除,小厂更是如此,结果就是我们的质量管控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是资本向下游的过度涌入。以往几轮周期中,产业上游不行,资本就不管那么多,下游电站端也会撤出。但这次资本看清了,上游不行,下游做电站还可以,资本又大规模涌进电站端,同样导致恶性循环。“傻钱”太多的结果是大家都开始骗“傻钱”,谁还肯踏踏实实做事?
社交媒体上网友整理的头部光伏企业裁员信息。(图片来源:网络社交媒体)
尤其是现在推动光伏户用电站,搞得农村许多“强哥”、理发的“托尼老师”都参与进来卖光伏,因为他们有最下沉的渠道,大的平台商及其代理商在销售指标压力下,纷纷向他们花钱买订单,结果这些渠道开始建群交换信息,捂盘惜售。户用电站和地面电站不同,居民房屋的屋顶和墙面,面积、朝向、位置都参差不齐,发电小时数理应各不相同,而且一般达不到地面电站的水平,如果阴影过于严重、房子过于老旧的话,也不应当去建设。但有些平台也不去做精细的管理,在投资报告里把发电小时数抬得特别高,把投资方(主要是各路央国企和金融机构)的钱套到手再说。
光伏不像手机这样的消费品,它的产品周期一用30年,也没有什么流动性,到时候发电量和收益率不及预期,如果基于这些资产的金融产品层层叠加,就可能发生系统性的风险,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前面已经讨论的美国Sunrun的案例是前车之鉴,国内许多企业的商业逻辑,跟他们是一样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户用光伏的体量已超1000亿级别,如果再加上地面电站和商用电站,规模在6000亿级别,与欧美光伏产业的体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特别值得警惕。
当然,光伏产业相比其他行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说即使金融上“暴雷”,光伏板、电池、电站这些实体的资产还在,还会有一定的发电量,相比非常零散难以管理的户用电站,地面电站和商用电站的“水分”也要好一些,但仍然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劣币驱逐良币、产品质量下滑等现实问题,加强储能、电网调配、调峰能力、消纳能力等等方面的通盘考虑,特别是要处理好资本、地方政府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
支持“两新”,各省将给出多少“真金白银”?
2024-04-30 23:09 观网财经-消费 -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冲刺港股,3年亏70亿
2024-04-30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一季度营收1785亿,净利润增长564%
2024-04-30 18:3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这次给特斯拉的提振,比5年前还大
2024-04-30 16:20 观网财经-汽车 -
营收翻4倍净利润转正,赛力斯开始赚钱了
2024-04-30 11:3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美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国产DPU水平如何?
2024-04-29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三星在德国被判侵犯大唐专利,或面临手机销毁和赔偿
2024-04-29 15:21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拟加严半导体等出口管制,商务部:损人不利己
2024-04-29 11:53 中日关系 -
按网约车标准计价,能否拯救传统出租车?
2024-04-29 11: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2024-04-29 09:20 观网财经-宏观 -
北上广深,集体逆转!
2024-04-29 09:13 观网财经-房产 -
李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2024-04-28 20:18 观网财经-汽车 -
日本央行“躺平”!市场开始担心日元彻底崩盘
2024-04-28 18:03 观网财经-评论 -
Sora拍片真实体验:大力难出奇迹,全靠人工逐帧后期
2024-04-28 17:5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