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未来十年中国发展轨迹?看看合肥吧
【文/《经济学人》,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沿着“量子大街”步行,你会发现这里是世界上尖端科技公司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仅仅数年时间,数十家公司从无到有,撑起了一条量子计算供应链。他们的产品包括部分全世界最先进的商业化技术。整个新区才建成不到10年,在那之前,这里最现代化的技术是农用机械。一切都发生在一个看似难以置信的地方:在中国一个相对不太出名的省份——安徽省的省会,合肥。
中国的增速正在放缓,但经济奇迹在合肥依然显得生机勃勃。从2012年至2022年,这座拥有960万人的内陆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8%的速度增长。曾经被视作贫穷落后的合肥市,今天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轻松超过了中国城镇平均水平(见下图)。
合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中国城市平均水平的比例变化 图自:《经济学人》
这座城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合肥模式”,一种地方政府投资与私营企业的独特组合,带动了高端制造业、电动汽车、生物科技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占据合肥工业总产值的56%以上,而2013年的比例不足27%。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肥本地人邢自强认为,不管地方政府官员做了哪些努力,似乎都是“产业政策与私营企业活力恰如其分的结合”。
这种增长模式正是中国领导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设想。合肥的科技发展响应了中国领导人关于引领“工业革命4.0”的号召:通过开拓新兴产业与供应链,摆脱以廉价制造业、债务驱动的房地产为代表的“低质量”增长模式。这一愿景尤其关注那些错过了沿海省份互联网经济热潮的内陆城市。如能落实这个愿景,中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轨迹将更类似合肥,而不是今天的深圳、杭州等科技中心城市。
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器厂商京东方的部分主要工厂就设在合肥。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电动车企业蔚来也是如此。中国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企业科大讯飞由合肥本地的大学创办。中国最先进的内存芯片制造商长鑫存储,也是由合肥地方政府出资共建的。
外国公司也认可了合肥的效率。德国车企大众多年来在合肥设有制造工厂,大众今年年初宣布,计划在合肥投资10亿欧元建立一个电动车创新设计中心。在中国沿海大城市以外的地方,这样的创新中心并不多见,尤其是由跨国企业所投资。很少有内陆地区能够聚集足够的人才、物流与供应链来培育这样的中心。但大众汽车中国区负责人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表示,合肥为建设这样的设施提供了充分条件。
不灭梦想大道
合肥的成功引发了众多外界的好奇心。相对不那么发达地区的政府考察团一轮接一轮地造访这座城市,希望能带回“创造经济奇迹的魔法”。合肥一家国有投资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招待其他城市代表团的时间表,已经排到了一个月以后。
他们很快就会学到“合肥模式”的精华部分。首先是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积极进取的人才资源。合肥深入内陆,距离上海约470公里,错过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但合肥的区位决定了,它能够吸收长三角周边相对富裕地区辐射的影响力,这也得益于安徽本地人敢于拼搏、不甘落后的性格。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迁出。这家中国顶级学府辗转全国好几座城市,最终在1970年落脚合肥。期间,中科大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学者与科研设备。
如今,中科大已经重新崛起,成为全球科技的中心。《毛泽东与市场:中国企业的共产主义根源》的作者之一克里斯托弗·马奎斯(Christopher Marquis)指出,配套教育体系也在蓬勃发展,令合肥市拥有密度极高的优质教育资源。
合肥由此成为先进技术的研发工坊。中科大设计出了中国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在距离物理研究所不远的地方,科学家们正在测试全世界最先进的聚变能反应堆之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15年,合肥一家医院对基因工程工具CRISPR进行了最早的人体实验。从那时起,一个蓬勃发展的生物科学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图自:中国科学院
合肥模式的第二个要素是人才流动。市政府频繁地从当地大学的理工科院系招聘人才,并鼓励政府部门、大学院系和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建立信任与人脉网络。一位地方干部在担任政府职务的同时,多年来一直帮助中科大科研人员寻找有市场销路的专利。合肥的企业界人士表示,他们能与当地行政部门的各级官员深入讨论产业话题。
第三个因素是合肥的“链长制”。地方政府在半导体、电动车、量子科学和生物技术等12个产业建立了企业集团。每个集团都安排有一位“链长”:由一名政府官员负责该行业的宏观规划。比如,2020年,合肥市市委书记担任该市集成电路产业的“链长”,市长则主抓显示屏产业。
这些“链长”与国家指定的“链主”合作,通常是某个产业内的龙头企业。政府将政策方针传达给这家企业,后者再与供应链中的其他公司分享信息。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倪华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企业和官员通过这种沟通渠道讨论国有资本的分配、材料采购以及潜在的供应瓶颈等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泽连斯基:下周将举行会议做出加强乌克兰军队的决定
2023-08-28 07:38 乌克兰之殇 -
这时候他声称“微量放射元素对身体有益”,台网民怒了
2023-08-27 23:18 日本 -
“中国仍嵌在美国供应链中,甚至有所加强”
2023-08-27 22:53 中美关系 -
-
她承认:中国在稀土领域占主导,让美国供应链“很脆弱”
2023-08-27 19:35 美国一梦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离开所罗门群岛前往东帝汶
2023-08-27 19:15 -
DNA结果确认,普里戈任死于坠机
2023-08-27 19:13 俄罗斯之声 -
“日本是向所有太平洋沿岸国家宣战”
2023-08-27 16:25 三八线之南 -
“为数十年的争论埋下种子”,美媒吐槽日本核污水排海不透明
2023-08-27 15:34 福岛核泄漏 -
美军载23人“鱼鹰”军演时坠毁,已致3死
2023-08-27 15:18 -
“对俄制裁没效果,全世界都在嘲笑欧盟”
2023-08-27 13:58 欧洲乱局 -
美国与印尼防长会晤后发涉华声明?中方回应
2023-08-27 13:58 中国外交 -
“四年来,首次有加部长访华”
2023-08-27 11:40 -
普京签署法令要求,这些人在国旗前宣誓效忠
2023-08-27 11:09 俄罗斯之声 -
江西警方:从柬埔寨押解回1名嫌犯、解救1人
2023-08-27 10:41 打击网络诈骗 -
民用核项目遭美限制,沙特转向中法俄
2023-08-27 10:41 观察者头条 -
朝鲜允许滞留海外的本国公民回国
2023-08-27 07:49 朝鲜现状 -
津巴布韦现任总统姆南加古瓦赢得总统选举
2023-08-27 07:33 -
日本公明党党首推迟访华
2023-08-26 22:39 中日关系 -
“大家都哭了,渔民要如何活下去”
2023-08-26 21:51 日本
相关推荐 -
马斯克想用机器替代人类工作? 评论 66“中国物理学研究领先世界,美国机构被挤出前十” 评论 162每分钟1600通电话涌入,“美国政治体系濒临崩溃” 评论 266“中国无法创新的迷思破灭,我们或错失下次产业革命” 评论 172特朗普指控南非“歧视白人”?!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美国的竞争对手将乐于看到这种自残行为”
-
马斯克想用机器替代人类工作?
-
DeepSeek关键工程师曾在英伟达实习,美前官员感叹:留不住人
-
“中国物理学研究领先世界,美国机构被挤出前十”
-
哈梅内伊对哈马斯领导人说:你们战胜了犹太复国主义政权
-
泽连斯基回应特朗普:美国人应该获得最多的好处
-
每分钟1600通电话涌入,“美国政治体系濒临崩溃”
-
“中国无法创新的迷思破灭,我们或错失下次产业革命”
-
又一出好戏:“FBI局长,就这??”
-
“如此之快,震惊了”
-
“纸吸管根本不好使,下周我们重回塑料时代!”
-
日本第二个P4实验室建成,当地居民抵制:比原子弹还恐怖
-
“日本之耻”又冲上热搜……
-
“中国进攻性太强了,咱们得联手…”
-
白宫下令:立刻取消,所有!
-
特朗普指控南非“歧视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