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靠养老教育医疗拉动内需”是饮鸩止渴的想法
关键字: 养老地产教育医疗扩大内需社会主义编者按:2018年7月16日,一篇题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报道认为: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江宇表示不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养老、教育、医疗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如果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必然导致商业化、资本化的后果,加重群众负担、损害社会公平,最终也将损害长期经济增长,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江宇副研究员将撰写一系列文章,阐述为什么不能把养老、医疗和教育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宇】
2018年7月16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报道认为:养老、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这篇报道发表之后,迅速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读者留言表示强烈反对,这值得深思。
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养老、教育、医疗事业应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益事业,而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将养老、教育、医疗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颠倒了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既不符合社会事业自身的规律,也不符合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甚至连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公开提出这样的主张。《三驾马车》一文的观点,实质是把基本民生福利变成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手段,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
鉴于此文比较集中的代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我们就以此文解剖麻雀,说明为什么这样的主张不成立。
一、《三驾马车》一文的主要观点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三部分。如果将养老教育医疗事业作为社会福利,由政府提供,那么就构成了政府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确实也能拉动内需,这个标题本身不能算错。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下,包括《三驾马车》一文的观点和案例,显然并不是主张政府承担养老医疗教育的责任,而是着眼于消费和投资需求,也就是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领域,设法让老百姓多花钱、多消费,设法让社会资本多投资、多盈利。
以《三驾马车》一文为例,此文的主要观点是:
一方面,养老、教育、医疗的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表现为供不应求的养老院、大受追捧的校外培训机构、去国外治病的需求“爆发式增长”等等;因此,该文作者很自然地认为,既然老百姓有需求,就可以用来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资本进入养老、教育和医疗行业有很强的冲动。该文多次用到“盛宴”、“蓝海”、“富矿”、“如火如荼”等词语,用以描绘各界资本对进入养老、教育和医疗行业的饥渴程度。作者乐观地认为,既然大量资本在养老教育医疗领域投资布局,就应该鼓励这些资本进入,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上述两点,对现象的描述是成立的,但这不能得出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结论。
二、是“三驾马车”还是“三座大山”
对《三驾马车》一文的许多网友评论都指出,医疗、教育和养老不是“三驾马车”,而是人民群众的“三座大山”(也有说法认为“三座大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其原理是类似的)。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
靠社会事业来拉动内需,想办法让老百姓花钱,这不是一个新思路,而是在一段时间里很流行的思路,但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医疗、教育、住房都是极其特殊的商品,因为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一般的消费品。社会事业过度市场化,必然导致基本民生受到影响,虽然有关机构短期可以盈利,但长期来看增加了人民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过高,会让居民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再循环。
今天人民群众感受到的看病贵、上学贵等问题,正是一段时间以来片面强调靠社会事业拉动内需的结果。看病贵、上学贵、住房贵,也正是很多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原因。今年5月,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创多年来的新低,主要原因就是过去两年,大量居民贷款买房,2016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从2015年的3.9万亿大幅上升至6.3万亿,2017年继续上升至7.1万亿,导致购买力被严重透支。这是拉动内需还是抑制内需呢?
《我不是药神》电影截图
我国房地产业就是因为过度强调经济属性,忽视了保障属性,在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大量刚性需求难以满足、大量家庭成为“房奴”、实体经济受到挤压,而《三驾马车》一文明确认为“养老产业很有可能成为房地产之后下一个产业‘富矿’”,难道是主张养老业将来也成为中国所有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吗?
和住房一样,养老、教育和医疗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能够生存、发展、繁衍生息的前提,再说大点,是基本人权。即使是在封建社会,都不允许在饥荒之年囤积居奇、炒作粮价。而今天,把基本人权作为商品来买卖,是不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
面对基本民生需求(《三架马车》作者笔下的“刚性需求”),普通消费者是没有多少选择能力和谈判能力的,只能被动地接受消费,而不管价格有多高。如果放任资本进入这些行业,那么必然导致价格不断虚高,而消费者没有控制的能力。结果背上沉重的负担,付出本不必要的付出。
表面上的所谓“爆发式增长”,实际上不是真实的需求。
——2007年到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1.2万亿元增长到5万亿元以上。不到十年增长了4倍,可谓“爆发式增长”了。但是,难道老百姓的发病率增长了4倍吗?不是的。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确实在上升,但主要原因是医疗体系逐利性导致的大处方、过度服务和药价虚高。
——校外培训市场的所谓“火爆”,难道是真实的需求吗?不是。今天的中小学教材和20年前笔者上学时相比,知识容量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为什么今天的孩子要花当年两倍、三倍的时间去学同样的知识呢?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导致面向升学的竞争,而校外培训机构的商业化、市场化则加剧了这种需求。而校外培训的火爆,又违反了教育自身的规律,造成教育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所以,虽然我国养老、教育、医疗的支出确实增长很快,但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度重视这几个领域的经济属性,忽视了其民生属性所导致的。如果进一步将其推向市场,靠他们拉动经济,只会加剧这几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起不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1965年毛泽东主席说过:“药品医疗不能以赚钱不赚钱来看。一个壮劳力病了,给他治好病不要钱,看上去赔钱,可是他因此能进行农业和工业生产,你看是赚还是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再往远了说,德国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实现了免费教育,让贫富贵贱的儿童都能平等接受教育,德国元帅毛奇说:德意志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最后更新: 2018-07-20 07:05:50
-
卫健委回应疫苗造假:未完成接种的可选用其他厂家狂犬疫苗
2018-07-18 18:33 医患关系 -
华大基因回应“缺陷宝宝”:该案例不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范围
2018-07-16 19:10 -
零关税压不下抗癌药价?省级专项集中采购要来了!
2018-07-12 09:23 -
新药国内上市再加速:药监局承认境外临床数据,含仿制药
2018-07-11 12:56 政策风向标 -
首例!中国医生团队独立完成胎儿心脏介入手术
2018-07-10 16:27 科技前沿 -
“中国药厂数量不少科研投入却少,不拼工艺却拼营销”
2018-07-10 07:40 洋药企 -
《科学》揭露美国医药审查黑幕 或许证实了你的猜想
2018-07-08 18:06 美国医疗改革 -
“药神”背后药价战:不学印度强仿 中国该咋办?
2018-07-07 10:59 医疗改革 -
抗癌药降税不降价?“滞后效应”影响患者获得感
2018-07-06 07:27 医疗改革 -
靠香港群众的捐款,他在内地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2018-07-05 18:21 医疗改革 -
是什么卡了中国CT扫描的脖子:拙钝的探测器模糊了医学影像
2018-06-25 10:09 科技前沿 -
法媒:全面二孩后 更多中国人涌进东南亚生殖诊所
2018-06-20 14:40 全面二孩 -
我国民族药首次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药方来源于↓
2018-06-13 08:58 医学 -
药监局:4岁以下儿童禁用双黄连注射剂
2018-06-11 20:55 -
民营医院内部培训曝光 只是冰山一角
2018-06-10 14:31 医患关系 -
7年来,我国门诊抗菌药使用率下降11.7%
2018-06-08 15:03 -
柳叶刀:中国医疗质量全球排名48,1年跃升12位
2018-06-06 11:03 医疗改革 -
临床70年,中药注射液“师祖”终于注明这八点
2018-05-30 22:26 医学 -
国家药监局: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2018-05-30 10:48 医学 -
“命根”手术进行一半被叫停 医生:加钱才继续
2018-05-27 19:23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6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2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0“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