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颖:外资仍看好中国市场,是相信我们国家的反弹和修复能力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8:08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开门红”。中国吸引外资总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充分展示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如何分析中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不确定的国际形势可能会对外商投资带来哪些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的转型升级,外商投资结构正在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对此,观察者网对话了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上海市新联会监事长蒋颖。
【对话/刘惠 整理/杨珈媛】
观察者网: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而外媒评价中国去年年底外资总额出现下降,“外资正在撤离中国”的观点一时甚嚣尘上。您对此的观察是什么?
蒋颖:我的工作需要服务非常多的外资企业,我觉得用数字更能展现客观完整的情况。疫情三年对整个国际投资环境都有影响,特别是外资,因为很多投资者无法亲身来到中国,很多决定进行得相对缓慢,同时国际形势和经济增长的状况也相对疲软。
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在去年的外资中,制造业的增长比例高达46%,超过整体1/3的比例,高新技术领域增长28%,也是差不多1/3的占比。
从地域来讲,一般认为投资增加应该大多在沿海地区,但实际上,中部和西部也有比较好的增长——去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外资增长分别达到21%和14%。
此外,在去年,超过1亿美金的大项目投资总量、投资额比前年增长了15%,占总体投资一半以上。从这几个数据来看,我们的外资呈现比较健康的增长趋势。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外部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身边客户或企业的情况来看,很多投资决定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外企在全球各个市场都有布局,可能有些项目没有落在中国,但这不是“唱衰中国市场”的充分条件。
从外资增长态势来看,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我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外资撤离,企业在供应链上会根据情况不断调整配置,这是正常的商业运营动作。特别在疫情后,每家企业都要考虑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和灵活性,不能把全部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觉得这些更多是商业上的正常判断。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新春开市 迎海内外客商。(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您认为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那么中国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有哪些自身优势?
蒋颖:我把中国市场的活力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谁也无法否认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潜力是任何一个市场都无法比拟的,有些观点说我们的“消费红利”、“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认为这个红利依旧存在,而且在不断升级。
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和信心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尽管目前的确出现了老龄化、少子化的迹象,但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我们可以积极调整应对挑战。红利会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比方说,老龄化可以激发老龄市场潜力和银发经济。
这三年来,大家面临很多困难,但中国家庭攒钱、挣钱的传统还是让老百姓的储蓄不断增加,只要市场给予足够的信心支撑,老百姓愿意花钱,供给端的产品、服务到位,中国将是一个无限可能的市场。
外商和外资自然可以选择不来中国,放弃中国这个庞大体量的市场,但是如果放弃了这样一个大市场,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品牌价值肯定不会完整。
第二,中国市场的创新能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我们不断地审视自我,攻克尖端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指数在各个领域不断提升。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价,中国全球创新指数连续多年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全球第11位。特别在金融、线上消费、大健康等应用场景端迸发出了极大的潜力,这背后的依托是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
而且,中国科研人员基数大,截至2022年,上海累计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这些要素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很多外资企业已经被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吸引,通过中国制造将产品销往全球。现在越来越多的外企将中国作为研发中心、产品首发中心,这说明我们的研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均有所提升。
第三,在绿色转型的新命题方面,中国给自己设定了“30·60”双碳目标,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市场也在探索多种可能性,比如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化工、石化、钢铁等“棕色”产业的转型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资金、产品服务和合作伙伴,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潜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也给企业创造了无限想象。
中国政府非常高瞻远瞩,它有针对不同领域的五年规划,引导市场主体的战略布局和定位,这种整体上的引导会让企业在其领域更好的补充和提升。
随着我们市场内需、容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创新科研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更多绿色可持续新课题的产生,为中国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而且有望产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对外资品牌来说,它们非常需要中国市场。
观察者网:今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实施。三年前,您在对话中提到,“市场准入限制、监管透明度和不确定的双边关系是外商的重大挑战”,结合近年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形势,这三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蒋颖:关于营商环境、市场准入以及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我可以分享一些观点和想法。
从准入角度来看,最近三五年,我们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一直在更新,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中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都在变短,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开放,我们目前是在自贸区进行试验,未来可能还会更大范围的复制和推广。而且,我们今年还出台了一个新版鼓励外商投资的目录。
从三年前开始,我们的金融领域基本上已经全面开放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机构、外资证券公司都可以大规模的在中国运营。
在新能源汽车、医疗等研发行业,我们的开放力度也越来越大。虽说三年疫情有所影响,但我们每年的外资仍在增加,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放开了准入,更多的外资企业不断加大对华投资。
至于监督的透明度,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的运营都要合法合规,我们的政府也在不断转变工作模式,从投资者的角度传达信息,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2020年是很重要的一年,不止因为疫情爆发。这一年,外贸领域有两部重要的法律公布:一个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球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专门设置条例改善营商环境;第二个就是《外商投资法》。
这两部法律都是2020年开始实施的,两部法律都为我国不断推进建立公平、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作出了贡献,也为外资投资提供了法律支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王炸芯片,难再成苹果救星
2024-05-08 18:18 观网财经-科创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