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科技巨头重仓人形机器人,美媒:但中国已经领先
“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中国工信部2023年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优势也正是助推中国电动汽车崛起、步步赶超特斯拉的“法宝”。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机构SemiAnalysis分析师雷克·克努森(Reyk Knuhtsen)表示,中国有可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制电动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变化,但这一次颠覆的可能远不止单一行业,甚至可能改变劳动力本身。
克努森指出,得益于规模经济和制造能力的优势,中国企业制造的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低于美国竞争对手了。宇树的G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1.6万美元,而摩根士丹利估计,特斯拉Optimus Gen2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可能在2万美元左右,这一售价还是在特斯拉能扩大规模、缩短研发周期并使用来自中国的、性价比更高的零部件的基础上估算出来的。
CNBC指出,而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市场上唯一可行的人形机器人”,完全没有使用美国零部件。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9日分析称,与AI领域一样,美国在半导体、软件等领域上仍占有优势,比如英伟达在驱动人形机器人大脑所需的先进芯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在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上处于领先。
在路面打滑和外部推力干扰下,云深处Dr.01人形机器仍能稳定行走。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但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在于:中国拥有大量工厂,这些工厂中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吸收外部世界的数据。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程宇航对该报表示,“中国今天之所以进步如此之快的原因在于,我们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真实场景中快速迭代和改进”,“这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美国高盛集团去年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80亿美元,届时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更多、成本将更低、盈利速度将更快。《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美国和中国如今正在竞相打造真正有用的人形机器人,无论谁胜出,都将在无数行业中获得巨大优势。
因此,深感危机的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也开始游说美国政府,寻求政府支持。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和敏捷机器人等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的代表3月26日到访美国国会山,以“如果得不到美国政府支持,美国机器人产业将落后于中国等竞争对手”为由,恳请美国议员推出发展机器人的“国家战略”。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等国家已经制定了类似方针,“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美国不仅会输掉机器人竞赛,还会输掉AI竞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赖家琪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2025-03-31 15:20 中企出海 -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抵达缅甸
2025-03-31 14:19 地震 -
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15人受伤
2025-03-31 13:27 地震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2025-03-31 11:44 俄罗斯之声 -
美防长又来:美国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国
2025-03-31 11:29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2025-03-31 10:48 美国政治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2025-03-31 10:46 俄罗斯之声 -
瑙鲁驻华使馆开馆:不会有丝毫动摇
2025-03-31 10:15 中国外交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2025-03-31 10:12 -
新一轮俄美会谈或于4月中旬在沙特举行
2025-03-31 09:53 -
出钱换首访?“特朗普拟5月中旬出访沙特”
2025-03-31 09:2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将赴缅甸
2025-03-31 09:00 地震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2025-03-31 08: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救出第二名幸存者:被埋压超60小时
2025-03-31 07:39 地震 -
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内比都军用机场
2025-03-31 06:39 地震 -
-
已救出2名幸存者,被困60小时
2025-03-31 06:33 地震 -
特朗普又威胁:伊朗不达成协议就轰炸
2025-03-30 23:02 伊朗局势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2025-03-30 23: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加征关税!“特朗普还嫌顾问们下手不够重”
2025-03-30 22: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181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198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评论 132“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324最新闻 Hot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
美防长又来:美国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国
-
出钱换首访?“特朗普拟5月中旬出访沙特”
-
深度揭秘: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欧洲人听了都吃惊
-
“拉群门”后,“万斯等人建议将他扫地出门”
-
特朗普:普京的话让我很生气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涨价,这样他们就会买美国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