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电池一哥”申请破产,“制衡中企彻底梦碎”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在由中国企业主导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瑞典电池巨头Northvolt曾被视作“全欧洲的希望”。但随着这家巨头3月12日正式在瑞典申请破产,欧洲最有希望制衡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的努力就此告终。
这家瑞典公司去年11月已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原本希望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重组,以获得能够持续运营的资金。但Northvolt于12日在官网发表声明指出,因公司现金耗尽,已在瑞典申请破产。
声明说,尽管已尝试了所有可行的方案来进行谈判并实施财务重组,包括在美国启动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并且得到了贷款方和主要交易对手的流动性支持,但公司仍无法获得以当前形式继续运营所需的必要财务条件,因此申请破产是唯一的出路。
3月12日,Northvolt在官网上发布的申请破产声明
此前公布的文件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Northvolt累计负债已超过80亿美元。公司在声明中表示:“瑞典法院指定的托管人将接管破产程序,包括出售公司及其资产以及处理未偿债务。”
Northvolt前首席执行官彼得·卡尔松(Peter Carlsson)在公司去年向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后不久便辞职。他在离任时表示,公司需要高达12亿美元资金才能恢复业务。
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诞生于欧洲想要摆脱对中国电池依赖之际。欧洲一直寄希望于这家公司,期待其能减少西方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竞争对手——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电动车和电池制造商比亚迪(BYD)的依赖。
Northvolt的口号是“让石油成为历史”,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获得超过100亿美元的股权、债务和公共融资。其最大股东包括持股21%的大众汽车和持股19%的高盛集团。
然而这些年,Northvolt一直难以达到其承诺的锂离子、锂金属和钠离子电池的产量水平以及质量控制标准,这些电池曾被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和奥迪品牌所使用。
Northvolt 董事长汤姆·约翰斯通(Tom Johnstone)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正是由于上述不足,宝马去年6月撕毁了价值21亿美元的电池供应合同,许多欧洲核心客户也纷纷与公司解约, Northvolt不得不走上了破产之路。
“这不是个轻率的决定。”约翰斯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我们竭尽全力,但对于Northvolt及其利益相关者来说,(申请破产)是唯一现实的可行之路。”
“政客”新闻网称,拥有5000名员工的Northvolt最终消亡,堪称瑞典有史以来“最令人尴尬的企业倒闭之一”,意味着欧洲再也没有领军企业能够与中国电池制造商抗衡了。
“欧洲输掉了动力电池竞赛。”美国“福布斯”网站12日形容,Northvolt寄托了欧洲实现电动汽车电池领先的希望。Northvolt这次申请破产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让欧洲汽车制造商发展本土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的计划陷入了混乱——欧洲车企已投入数十亿欧元,仍在努力满足欧盟2035年的零排放要求。
“福布斯”写道:“此次破产申请实际上为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电池制造商打开了主导欧洲市场的大门。”
截至今年1月底,Northvolt累计负债已超过80亿美元。 法新社
尽管Northvolt的轰然倒下对欧洲堪称一场大规模灾难,但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希望仍有投资者能够收拾残局。
“谈判正在进行,”哈贝克说,“可能性肯定是存在的。”
与此同时,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则不那么乐观,他们正在转向其他电池供应商,比如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韩国的SK On、LG、三星和日本的松下。
了解Northvolt破产内情的人士曾透露,虽然欧洲想要在技术和材料上摆脱对中国等国的依赖,但选项已经不多,伴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过渡,这些技术和材料变得至关重要。
欧洲其他的动力电池企业,如法国的Verkor和大众汽车的电池业务PowerCo,他们要么雄心不再,要么面临更严峻的融资前景:由于市场需求放缓,PowerCo正考虑将在德国建设两条生产线的计划缩减为一条;Verkor最近完成了新一轮13亿欧元的融资,但公司CEO表示,在Northvolt陷入困境以及今年电动汽车销售放缓的冲击下,寻求融资变得十分艰难。
《金融时报》指出,由于欧洲初创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电池的能力方面仍然落后,行业高管表示,唯一的解决方案可能是继续依赖亚洲参与者,直到本土公司能够吸收电池化学、大规模生产和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知识。
就在Northvolt去年11月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前,被称作中国“电池之王”的宁德时代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曾毓群,在做客挪威主权基金CEO尼古拉·唐根主持的视频采访时,曾一针见血指出了欧洲电池制造商的问题所在——“他们的设计存在不足,其次工艺是错误的,就连设备也有问题。他们如何能扩大生产规模呢?”他指出,这些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将面临利用率、可靠性乃至安全问题。
《金融时报》认为,曾毓群的一番悲观评价,揭示了欧洲脱碳关键技术行业的失败程度,欧洲的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已不知该如何与中国重新竞争了。
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曾告诉记者:“我们需要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公司控制着采矿业、化工业和精炼业,如果没有他们的产能和能力支持,我们将无法竞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大众工厂要造坦克了?
2025-03-13 14:01 德意志 -
特朗普当面“敲打”,“幸好爱尔兰总理没说太多”
2025-03-13 13: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汽车销量下滑,“不务正业”的大众竟是“香肠大王”
2025-03-13 13:30 -
加拿大想挤进欧盟?“受宠若惊”
2025-03-13 11: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得益于中国“以旧换新”,三星去年在华销售额翻番
2025-03-13 11:07 -
紧盯中国,美又一部门拟成立国安机构
2025-03-13 10:44 观察者头条 -
ICC确认关押,现场画面曝光…
2025-03-13 10:33 -
“特朗普肯定会冲中国瞎哔哔,但早没戏唱了”
2025-03-13 10: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不当美国人”,格陵兰岛选举“缓独派”获胜
2025-03-13 08:54 -
普京视察库尔斯克,誓言“彻底夺回”
2025-03-13 08:26 俄罗斯之声 -
国安部:我某驻外人员嫖娼遭威胁,向间谍大量泄密
2025-03-13 06:59 国家安全 -
马达加斯加破获跨国婚姻贩卖人口案,多名中国公民被捕
2025-03-13 06:49 -
“不会承认任何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这是红线”
2025-03-12 23:13 乌克兰之殇 -
“俄高层消息人士:普京很难同意”
2025-03-12 22:41 俄罗斯之声 -
如何应对美国联俄制华的诡计?拉夫罗夫回应
2025-03-12 22:24 俄罗斯之声 -
“在无人机技术上,还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跟得上乌克兰”
2025-03-12 22:14 -
俄军正占上风,美乌这时谈停火普京能同意吗?
2025-03-12 21:50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自己的顾问,都被吓到了”
2025-03-12 21:2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伊俄联合演习海上演习阶段结束
2025-03-12 20:44
相关推荐 -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3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1“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