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内6000人死亡,巴尔的摩成为美国“吸毒过量之城”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纽时》报道称,当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致死率开始迅速上升时,巴尔的摩市政府最初的反应被誉为美国“全国典范”,还曾获得过国家卫生小组的表彰。
但至于具体做了什么,其实仍是“换汤不换药”,他们开始分发纳洛酮,这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被用于阿片类药物使用过量后的紧急治疗。文章提到,在处方限制取消前,时任巴卫生专员的温麟衍(Leana Wen)就已经开始向市民大量分发这种药物。
《纽时》进一步指出,到了2020年以后,巴尔的摩市的官员们为预防吸毒过量制定的目标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没有要治理好毒品问题的雄心,早前制定的一系列举措基本上都变成了纸上空文。
“他们开始了盲目飞行”,报道如此形容。
比如,在市卫生部门下属的一个吸毒过量预防小组曾经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但在2022年只召开了两次,2023年召开了三次。2020年,这个工作组还曾发布过一项“三年计划”,最后也不了了之,此后再没有发布过任何新的内容。
160家戒毒服务所几乎就没有使用过,现在市政府已经放弃了这项工作。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该市卫生部门还停止了一个关于用药过量网页的更新,去年2月这个网站也直接停运了。
而且,被急救人员抢救过来的人越来越少,通过医疗补助获得抑制阿片类成瘾药物的人越来越少,参加公共资助治疗项目的人也越来越少。与2018年相比,2023年急救人员每年从吸毒过量中抢救回来的人数减少了近1000人,而死亡人数却大幅上升。
对于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消防局紧急医疗服务助理主管詹姆斯·马茨(James Matz)倒是直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死亡人数激增的同时,获得药物治疗支持的人数连年下降
与此同时,卫生官员也不再公开更多数据信息,市议会成员很少讨论或质询过量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问题。该部门上一次向市议会提交吸毒过量死亡数据,还是在2020年,而当时统计的其实是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那会儿的死亡率比现在低了四分之一。
一问三不知的还有该市的官员。就连加拿大的一个数据库都指出,从美国全国来看,巴尔的摩的数据显得“很不正常”,然而许多被询问的官员却仍表示他们并不知情。
甚至市长和曾经担任过卫生专员的副市长,也对该市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的具体情况全然不知。现任副市长多次拒绝回应,而在2023年卸任的、曾任卫生专员的副市长利蒂蒂亚·齐拉萨(Letitia Dzirasa)则说,她只知道巴尔的摩的吸毒致死量在全州是最高的,但在全国中是什么水平没有概念。
阿片类药物滥用,市政府状告制药公司
今年3月,市长斯科特曾宣布他将成立一个专门预防过量用药的领导班子。但截至目前,这项计划除了披露了将有市政府领导层参与以外,几乎没有提供其他的任何具体细节。
他在回应《纽时》质疑时,还为该市的毒品应对措施辩护称,他自然知道巴尔的摩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严重的毒品问题,虽然《纽时》做出的汇编分析可能能够让他更好地了解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但这不会改变他领导的市政府的施政方针。
“这是一个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能够也将会在这个问题上做更多的工作。”他继而补充道,“但我们也知道,这需要很多很多的资源,远超市政府所拥有的”。
说起在处理毒品泛滥的同时,这座城市还面临着诸如枪击案上升和新冠大流行的挑战,斯科特更是自夸起来,称在同时处理多种问题上,巴尔的摩市政府“做得很好”。
在上周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市长办公室还对《纽时》等媒体质疑该市毒品应对措施的报道表示不满。其将当前的芬太尼危机归咎于制药商和分销商,批评这些报道是一种“误导受害者的指责”。
据报道,巴尔的摩市政府现正对十多家制药商提起诉讼,案件预计将于9月份开庭审理。
在2015年芬太尼充斥美国全国非法毒品市场之前,巴尔的摩的吸毒过量致死率接近20年来的最低点:全市每10万居民中有29人死亡。2015年后死亡率翻了一番,三年后又翻了一番。到2021年,每10万人中有190人死亡,平均每天有3人死亡。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统计,2023年美国执法部门缉获的含有芬太尼的单颗药丸数量超1.15亿颗,是2017年的2300倍。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估计,2023年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为约10.8万人。
美国缉毒局局长米尔格拉姆日前对国会表示,美国人获取非法药丸“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据她介绍,在这些非法制造的药丸中,七成都含有某种形式的芬太尼。2023年,美国缉毒局查获了7900万颗“假药丸”和1.2万磅芬太尼粉末。
米尔格拉姆还表示,美国每周都会有22名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因非法药物使用而去世。在她看来,“这是一场全国性的悲剧”。
美媒此前报道指出,美国84%的青少年药物过量死亡涉及芬太尼,只与芬太尼有关的药物过量死亡则占56%。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特朗普傲娇了:普京只为我做这事,其他人别想
2024-05-24 15:18 特朗普 -
联大通过争议性决议,武契奇:感谢中俄投下反对票
2024-05-24 15:01 观察者头条 -
李鸿忠前往伊朗驻华使馆吊唁
2024-05-24 14:25 中国外交 -
他们高喊“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
2024-05-24 14:06 伊朗局势 -
“和中国电车竞争的窗口期只剩两三年,再不抓紧就很难生存”
2024-05-24 13:08 -
美军被曝3名士兵在加沙受伤,1人重伤送医以色列
2024-05-24 12:34 巴以恩仇录 -
“修改领海基线草案”引北约多国不满,俄方撤回但不解释
2024-05-24 11:24 俄罗斯之声 -
美经济学家动歪脑筋:盯着中国桌布没意义,应对中国造苹果手表下手
2024-05-24 10:25 中美关系 -
“虽同美日韩交好,但继续对华接触更好”
2024-05-24 10:11 -
“我没要求对华加税,反而被吓一跳”
2024-05-24 09:19 -
耶伦好意思啊: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得在中国面前竖一道墙
2024-05-24 08:31 中美关系 -
伊朗发布首份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
2024-05-24 07:42 伊朗局势 -
美众议长“执意邀请”他去演讲,国会吵翻了
2024-05-23 23:19 巴以恩仇录 -
“近300架波音飞机面临空中爆炸风险”
2024-05-23 23:19 波音危机 -
“不可接受,匈牙利不执行”
2024-05-23 23:12 巴以恩仇录 -
伊朗总统莱希的葬礼在马什哈德举行
2024-05-23 22:48 伊朗局势 -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使用美国在俄资产补偿俄方损失
2024-05-23 22:32 俄罗斯之声 -
“布林肯催了:美武器攻俄禁令,得赶紧解除啊”
2024-05-23 22:25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大到无法被忽视,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2024-05-23 22:02 -
15年来首次,“但若非中国,美议员懒得关注”
2024-05-23 21:16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56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36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4“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1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