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内6000人死亡,巴尔的摩成为美国“吸毒过量之城”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媒《纽约时报》发布了其与《巴尔的摩旗帜报》针对美国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巴尔的摩市吸毒问题的联合调查报道,发现这座在治理毒品成瘾上曾被树立为所谓“典范”的城市,在过去6年里却迅速沦为了“吸毒过量之城”,死于吸毒过量的人数暴涨至6000人左右,增长速度在全美主要城市中“前所未见”。
在查阅数千页政府文件、访问了100多名卫生官员、治疗服务提供者和吸毒成瘾者后,《纽时》认为,这些资料揭示了巴尔的摩市领导人在应对这场严峻危机上的失败程度,市政府许多被用以打击吸毒过量的努力最终都陷入了停滞,包括市长和曾领导该市卫生部门的副市长在内的几名市政府领导,他们甚至不清楚这座城市的吸毒问题具体已经糟糕到了何种地步,直到看到《纽时》展示的汇编数据。
自2013年以来,巴尔的摩的吸毒过量致死率翻了两番
6年死亡人数暴涨至6000人,市政厅边上都有吸毒者尸体
据《纽时》报道,一般情况下,州和市机构会跟踪其管辖范围内的死亡人数,并向美国疾控中心报告。但马里兰州和巴尔的摩市的官员往往以“医疗隐私”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吸毒过量者的更详细信息。《巴尔的摩旗帜报》因此将该州的首席法医办公室告上法庭,并取得了最终胜利,迫使该机构不得不交出死者完整的尸检报告,其中信息包括死者身份、死亡地点和死亡方式。
资料显示,这些死于吸毒过量的人来自巴尔的摩的各个阶层:厨师、律师、公交车司机、工程师、机械师、教师、餐馆老板、木匠、退伍军人、医生、销售员和戒毒中心的招募协调员。其中既有退休人员,也有失业人员。
自2020年以来,甚至还有至少13名4岁以下的儿童在接触毒品后死亡。在这个少数族裔占比达到62%的城市,50至70多岁的黑人男性吸毒过量死亡率最高。然而只有少部分的吸毒过量事件会登上头条新闻,大多数公众对此并不知晓。
在整个巴尔的摩,因吸毒过量死亡的人数不断攀升。据报道,全市三分之一的街区都发生过吸毒过量致死事件,在过去六年中已有近6000人因此丧生。
从2018年到2022年,这座城市的吸毒过量致死率几乎是其他任何大城市的两倍,在汽车旅馆、空置房屋、公园和足球场……甚至是市政厅拐角处和卫生局外都发现过吸毒者尸体。
在《纽时》看来,仅仅6年时间,巴尔的摩已经成为了美国大城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毒品危机中心。
从2018年到2022年,巴尔的摩的吸毒过量致死率远远超过了美国其他大城市
这些触目惊心的死亡数据,就连其他城市的政府官员和卫生专家看了都感到震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约书亚·沙夫斯坦(Joshua Sharfstein),曾为巴尔的摩市的卫生专员。他直言,这种程度的死亡人数在“该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过的”。
“市政府在盲目飞行”
许多巴尔的摩市议会议员都提到自己身边有朋友因吸毒过量离世,或是亲眼看见有人倒在了路上。
市长布兰登·斯科特(Brandon Scott)曾回忆说,有一天他深夜回家,发现邻居就倒在公寓的台阶上,“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做得更多。”
然而事实上,《纽时》报道称,巴尔的摩如今的领导层将注意力集中在枪支暴力、大流行病、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后治安紧张等其他问题上,对治理毒品问题的应对措施变得“脱节”。
在过去30年里,巴尔的摩几乎一直是美国大城市中服药过量致死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更一度被称为美国的“海洛因之都”。按照《纽时》的说法,过去巴尔的摩在毒品治理上是“走在公共卫生创新前沿”的。
怎么个“创新前沿”法?
文章举了几个代表性例子:先是为了防止艾滋病毒和其他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1994年巴尔的摩开全国之先例,搞出了一个合法的注射器交换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由政府部门分发干净的、未经使用过的注射器;然后在2006年,州、市政府又砸了数百万美元扩大了丁丙诺啡的使用范围,这虽然让海洛因问题在短期内看似是得到了控制,但很快具有成瘾性的止疼药又取代了海洛因。
巴尔的摩市卫生部门官网将负责注射器交换项目的团队称为“公共卫生英雄”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特朗普傲娇了:普京只为我做这事,其他人别想
2024-05-24 15:18 特朗普 -
联大通过争议性决议,武契奇:感谢中俄投下反对票
2024-05-24 15:01 观察者头条 -
李鸿忠前往伊朗驻华使馆吊唁
2024-05-24 14:25 中国外交 -
他们高喊“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
2024-05-24 14:06 伊朗局势 -
“和中国电车竞争的窗口期只剩两三年,再不抓紧就很难生存”
2024-05-24 13:08 -
美军被曝3名士兵在加沙受伤,1人重伤送医以色列
2024-05-24 12:34 巴以恩仇录 -
“修改领海基线草案”引北约多国不满,俄方撤回但不解释
2024-05-24 11:24 俄罗斯之声 -
美经济学家动歪脑筋:盯着中国桌布没意义,应对中国造苹果手表下手
2024-05-24 10:25 中美关系 -
“虽同美日韩交好,但继续对华接触更好”
2024-05-24 10:11 -
“我没要求对华加税,反而被吓一跳”
2024-05-24 09:19 -
耶伦好意思啊: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得在中国面前竖一道墙
2024-05-24 08:31 中美关系 -
伊朗发布首份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
2024-05-24 07:42 伊朗局势 -
美众议长“执意邀请”他去演讲,国会吵翻了
2024-05-23 23:19 巴以恩仇录 -
“近300架波音飞机面临空中爆炸风险”
2024-05-23 23:19 波音危机 -
“不可接受,匈牙利不执行”
2024-05-23 23:12 巴以恩仇录 -
伊朗总统莱希的葬礼在马什哈德举行
2024-05-23 22:48 伊朗局势 -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使用美国在俄资产补偿俄方损失
2024-05-23 22:32 俄罗斯之声 -
“布林肯催了:美武器攻俄禁令,得赶紧解除啊”
2024-05-23 22:25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大到无法被忽视,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2024-05-23 22:02 -
15年来首次,“但若非中国,美议员懒得关注”
2024-05-23 21:16 非洲之窗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