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专栏狠批:美国车企被关税保护得太安逸,恐惧中国竞争
最后更新: 2024-05-16 16:41:11【文/观察者网 杨蓉】
“关税和怯懦正让美国汽车制造商陷入绝境”,美国彭博社气候和能源领域专栏作家戴维·菲克林5月11日以此为题撰写专栏文章,狠批美国车企安于现状,面对电气化转型这一“世纪变革”时“令人吃惊地丧失了勇气”,害怕中国电动汽车崛起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利用“虚假数据”向政客游说以提高对华关税。
菲克林称,就在18个月前,美国总统拜登还在庆祝《通货膨胀削减法》(IRA)的通过,声称将采取“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行动”应对气候危机、加强能源安全,美国汽车企业和工人“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和大量辛勤工作与智慧制造电动汽车和电池”,但如今那种“我能做到”的乐观精神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文章随后列举了最近的一系列消息:
美国福特汽车宣布将减少电池供应商的订单,这也是其削减120亿美元电动汽车支出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通用汽车已连续两年未能实现电气化目标。这家曾立志在全球每五辆汽车中生产一辆电动汽车的公司,去年的电动汽车出货量不到7.6万辆,相当于全球1400万辆汽车销量的1/200。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正在裁减10%的员工,并解散了一个充电业务团队,而整个行业都在依赖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提供移动充电选择。今年迄今为止,特斯拉股价已下跌32%。
美国第一季度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仅增长2.6%,与2022年和2023年同期81%和46%的增长率相去甚远。文章形容,汽车分析师们对每一次远离电池动力的举动都“欢呼雀跃”……
与此同时,文章指出,美国却正在切断自己与“世界上唯一一个似乎正在无缝过渡到电动汽车的地方”的联系,这个地方既拥有价格低于1万美元的紧凑型电动汽车,也有不到3万美元的光鲜亮丽的运动型电动汽车。彭博社10日报道,拜登计划下周宣布对中国清洁技术征收新的关税,《华尔街日报》称,其核心内容将是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提高三倍至100%。
“面对21世纪最大的挑战,美国正在放弃。”菲克林写道,“我们正在目睹的是一个曾经以资本主义饥渴创造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国家令人吃惊地丧失了勇气。”
2023年12月25日,江西省赣州市,工人在冲焊生产线上焊接组装出口南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东方IC
他提到,在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漫长过程中,美国“汽车城”底特律逐渐放弃了曾令其成为去独占鳌头的汽车工业。2008年,福特在北美以外的的部门占据了其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去年这一比例更降至15%以下。通用汽车此前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持有的欧洲品牌出售给斯特兰蒂斯旗下的新兴品牌。
文章毫不留情地批评道:“在一个受距离和关税保护的市场中感到舒适,对电气化和中国竞争所带来的痛苦转变感到恐惧,许多美国车企高管愿意相信,整个能源转型只是一场噩梦。”
菲克林在文中特别提到近日受到热议的一个数字:彭博社11日引述福特汽车一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福特第一季度每卖出一辆电动汽车的亏损超过10万美元。
“这个数字被反复提及,但仍令人怀疑。”在他看来,这是一项“虚假数据”,因为它是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而非几乎世界各地都使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计算的,前者将研究电气化改革时投入的“一次性成本”视作持续的年度支出,后者将其视作投资。
“这是荒谬的,就好像这种研发支出的激增不会给未来几十年将销售的数千万辆电动汽车带来任何好处一样。”那美国车企为何要将这种“虚假数据”告知公众呢?菲克林分析,这只能说明许多美国车企的文化中存在着对变革的深深反感,并希望通过这些数字影响政府的决定。
他提到,当传统车企将大笔收入投入到年轻的电动汽车团队进行研发,不免让不少长期在内燃机部门工作、且部门缺乏研发资金的“老人”感到自己成为了年轻血液的“摇钱树”。
“如果你是一名高管,对潜在中国竞争对手正在开发的新型电动车型的价格和质量感到恐惧,那么这些数字就是说服政客进一步提高关税的有效途径——至少在你度过每家汽车制造商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都要经历的‘生产地狱’阶段之前是这样。”
文章表示,危险在于,通往保护主义和企业怯懦的这扇大门打开比关上更难。菲克林形容,美国车企就像“孤岛上的鸟儿”,正在不断进化以适应一个奇怪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它们可以在没有饥饿对手竞争的情况下做大做强,但渐渐地将失去飞翔的能力。
文章指出,在此情况下,那些希望买到物美价廉、清洁、创新汽车的美国消费者将成为输家,这恰恰与拜登的“宣言”相反。菲克林写道:“拜登在宣布《通货膨胀削减法》时宣称:‘美国人民赢了,特殊利益集团输了。’越来越多的情况看起来恰恰相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斯洛伐克总理遭枪击,外交部:强烈谴责
2024-05-16 16:37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16 16:37 中国外交 -
美指责中方向俄提供武器制造材料,外交部驳斥
2024-05-16 16:34 -
事关中国,朔尔茨再表态,德国多协会发声
2024-05-16 16:33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祝贺普京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
2024-05-16 16:23 中国外交 -
麻生太郎会见蒋万安,外交部回应
2024-05-16 16:14 台湾 -
普京发声:事关枪炮和黄油,希望他能胜任
2024-05-16 14:20 俄罗斯之声 -
欢迎普京仪式现场:军乐团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2024-05-16 14:19 中俄关系 -
中俄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16 14:14 中俄关系 -
他六年前因此事下台,如今又为此遇刺?
2024-05-16 14:09 欧洲乱局 -
菲多艘船只在我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中国海警加强现场监视取证
2024-05-16 13:35 南海局势 -
中企承建“南美通向亚洲的门户”,美国紧盯
2024-05-16 13:26 一带一路 -
在美国指导下,菲律宾对灰色地带战略可谓“信手拈来”
2024-05-16 13:08 -
中俄两国元首将出席签字仪式并共见记者
2024-05-16 12:17 中俄关系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大范围会谈
2024-05-16 12:02 中俄关系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谈
2024-05-16 11:24 中俄关系 -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
2024-05-16 11:03 中俄关系 -
“以军领导层对内塔尼亚胡的不满达到顶点”
2024-05-16 10:58 巴以恩仇录 -
“过去我们所有LNG船都来自韩国,现在我们选择中国造船厂”
2024-05-16 10:58 能源战略 -
习近平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谈
2024-05-16 10:51 中俄关系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16“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6“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