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成昊:美国学者对我说,中美之间哪怕互相争吵,也比不说话强
最后更新: 2024-04-03 14:31:53经过艰苦努力,中美双方重构沟通与对话,双边关系实现止跌企稳。随着中美高层互动升温,人文交流随之回暖,两国智库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活跃起来。
3月10日至3月15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主任达巍、助理研究员孙成昊一行赴美调研,期间走访了史汀生中心、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布鲁金斯学会、欧亚集团、美国和平研究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海军分析中心、新美国安全中心等多家智库以及政府部门、高校等,就当前中美关系相关议题调研座谈二十余场。
美国战略界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关系及其走向?他们最关心哪些中国议题?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中的“风险点”和“合作点”?对美国大选及未来美国外交政策有何解读?
围绕一系列问题,观察者网近日对话孙成昊博士,听他讲述此次访美观察。除此之外,孙成昊也分享了他对中美人文交流、智库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的见解。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观察者网:您和达巍主任日前赴美调研,能否介绍一下此行的目的和主要行程?
孙成昊: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想了解当前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看法,包括他们关心什么问题,对目前的中美关系有什么评估;在美国大选年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风险点是什么。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想了解美国大选之后,中美关系会怎么发展,美国对华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下一步中美之间还能有哪些合作点。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了华盛顿和纽约,这是美国智库最为集中的地方。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左四)、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左三)访问布鲁金斯学会
观察者网:在美期间你们走访了多家美国智库,美方人士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及其走向?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见解吗?
孙成昊:首先,美国战略界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整体形势比较乐观,认为去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会晤前后,双方从高层到工作层都行动起来了,无论是军方还是其他功能性领域,建立了不少对话机制。
美方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中美关系的走向会相对稳定,不过他们也提到了一些风险点,如台海、南海、俄乌问题。
其次,美国战略界人士普遍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加强交流,这种交流是各个层面的。例如在官方层面,美方人士希望把打击芬太尼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到执法合作,希望以点带面,逐步把中美沟通合作渠道打开。他们也特别强调民间交流,包括人文交流。
此次访问之前,我们也担心一些智库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但后来发现他们普遍都很欢迎我们。这些美国战略界人士认为,无论两国关系处在什么样的状态,竞争也好、博弈也好,该沟通还是得沟通。有一位美方学者说:“哪怕是互相争吵,也比不说话要强。”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中国学者和学生在入境美国时被滋扰、盘查甚至遣返。我在去美国之前也很焦虑,好在入境还算顺利。在和美国学者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提到要增加两国直航航班的数量。可以感受到,大家都是非常渴望交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又“望而却步”。
在和美方人士的交流中,大家都认为,人文交流尤其应该受到两国政府特别的保护,无论两国地缘政治博弈有多么激烈,这一领域应该是两国之间的一个“特区”。
第三,在美方人士看来,战略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尽管我们反复跟他们强调,反对用竞争定义中美关系,但他们听不进去,认为这无非是文字游戏。他们认为中美关系的实质就是竞争,这已经是美国官方和智库的共识。而且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这个方向都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强调在竞争的状态下,希望在一些领域和中国进行合作。气候变化、医疗卫生和人工智能是他们提到最多的领域,此外还有太空合作、粮食安全、红海局势等。
可以看到,美国战略界人士所提及的合作领域,基本都是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双边层面,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两国关系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2023年7月19日,北京,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您提到与中国竞争是美国官方和智库的共识,除此之外,他们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是否会存在一些差异?
孙成昊:我认为他们对中美关系的判断大体是一致的。就像我刚才说的,美国政界和学术界都认为中美关系处在战略竞争状态,这已经定调了,不像2015、2016年那会儿,当时美国战略界还掀起了一场对华关系大辩论,主题是美国对华接触政策是否失败,当时美国学界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现在你去美国智库走一圈,不会看到有人辩论中美是不是竞争关系,他们主要的焦点在于美国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中国竞争。有些人认为美国要更多借助盟友的力量;有些人则认为盟友会“拖后腿”,认为美国过多承担了盟友的成本,却没有发挥出盟友体系的优势。
总而言之,他们在和中国竞争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分歧,但在竞争这件事上,在我看来是没有任何分歧的,都认为美国必须赢,只是要靠什么方式去赢。
标签 中美关系-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要是美英法的使馆遇袭,你们还会是这个反应?”
2024-04-03 14:19 -
印度外长称“重视制造业与中国竞争”,美媒:赢了越南再说
2024-04-03 13:49 龙象之间 -
这次让西方震怒的袭击,“以色列故意的”
2024-04-03 13:13 巴以恩仇录 -
为防美国钢铁公司被日本收购,美政客炒作:新日铁曾帮中国…
2024-04-03 11:34 中美关系 -
记者追着布林肯“痛点”猛捶:问题岂不是更大…
2024-04-03 11:30 巴以恩仇录 -
安理会就伊朗使馆遇袭开会,耿爽提到了25年前的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2024-04-03 11:26 中国外交 -
博茨瓦纳总统:这么喜欢大象,送2万头给德国
2024-04-03 11:16 德意志 -
自然资源部:本次海啸灾害过程基本结束
2024-04-03 10:38 地震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将访华
2024-04-03 10:35 中国外交 -
拜登表态
2024-04-03 10:08 -
“不想过度依赖中国”,美日达成一致
2024-04-03 09:58 中美关系 -
普京:有人想为拿破仑和希特勒复仇
2024-04-03 09:28 -
北约计划为乌设立1000亿欧元“防特朗普”基金
2024-04-03 09:20 乌克兰之殇 -
以色列辩称:夜间错误识别,抱歉
2024-04-03 09:14 -
“今年新增俄控土地403平方公里,继续向西击退乌军”
2024-04-03 08:36 俄罗斯之声 -
日本测得7.5级地震,预计将引发3米高海啸,福冈总领馆发布提示
2024-04-03 08:24 -
美财政部部长耶伦将访华
2024-04-03 08:03 中国外交 -
世卫:以军已摧毁希法医院
2024-04-03 06:51 巴以恩仇录 -
朝鲜宣布试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2024-04-03 06:51 朝鲜现状 -
多国要求解释,以总理“认错”:是“意外”
2024-04-02 22:56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评论 60“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122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51“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2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不满对华“毒计”,全美各行业疾呼:回头是岸啊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