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图显示以军向加沙投下数百枚2000磅炸弹,“越战后前所未见”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3-12-23 16:32:35(观察者网讯)“这是自越战结束后前所未见的。”对于以色列轰炸加沙的火力密度,前美国国防情报分析师马克·加拉斯科(Marc Garlasco)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月22日发文说,CNN和人工智能公司Synthetaic的分析表明,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的第一个月,以色列投掷了数百枚大当量炸弹,其中许多能够在1000多英尺(约300米)外造成人员伤亡。冲突初期的卫星图像显示,加沙有500多个直径超过12米的弹坑,与2000磅炸弹留下的弹坑一致。这些炸弹比美国在伊拉克摩苏尔打击“伊斯兰国”(ISIS)时投下的最大炸弹还要重四倍。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强度,直径超过12米的弹坑分布/CNN制图
截至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至少20288人死亡。报道称,武器和战争专家将死亡人数飙升归咎于以色列广泛使用的2000磅炸弹等重型弹药。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军队通常很少使用2000磅炸弹,而且国际人道法禁止狂轰滥炸。鉴于加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以色列使用这种重型弹药将导致深远的影响。
卫星图像和视频显示,以色列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对加沙大片地区造成了破坏。加沙城是以色列两个月军事行动的重点目标,在对加沙城周边地区的袭击中,2000磅炸弹占据了重要位置。卫星图像显示,针对加沙城周围的猛烈轰炸可能为以色列军队包围该市铺平了道路。
在加沙北部的贾巴利亚难民营,卫星图像显示,两个大坑与以色列10月31日的轰炸一致,这次轰炸夺去了超过100条生命,对人口密集区造成了灾难性破坏。联合国谴责这次轰炸为“可能构成战争罪的过度攻击”。
前美国国防情报分析师、前联合国战争罪调查员马克·加拉斯科(Marc Garlasco)感叹,以色列在加沙第一个月的轰炸密度是“自越南以来前所未见的”。
“你必须追溯到越南战争,才能进行比较,”加拉斯科说,“即使是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中,(轰炸)也没有这么密集。”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NA)研究主任、曾任美国国务院平民伤害问题高级顾问的拉里·刘易斯(Larry Lewis)说:“两个月来,加沙这一小块地区所遭受的打击,相当于我们在摩苏尔和拉卡看到的打击强度的总和。从时间上来说,这种打击强度令人难以置信。”
12月19日,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当地遭以色列军队空袭,巴勒斯坦民众聚集在受损的房屋附近/澎湃影像
“在加沙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使用2000磅炸弹,意味着社区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致力于在冲突中尽量减少平民伤害的组织“公民参与”(CIVIC)研究员约翰·查佩尔(John Chappell)说。
两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称,自10月7日以来,美国已向以色列提供了5400多枚MK-84炸弹。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加沙地区遭受的破坏,也是由美国造成的,”查佩尔说,“太多的破坏是由美国制造的炸弹造成的。”
以色列国防军(IDF)在回应CNN报道的声明中则声称:“为了应对哈马斯的野蛮袭击,以色列国防军正在采取行动摧毁哈马斯的军事和行政能力。与哈马斯蓄意袭击以色列男人、妇女和儿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色列国防军遵守国际法,并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来减轻对平民的伤害。”
当地时间12月22日,在几经推迟之后,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就巴以冲突再次召开紧急会议,针对一项涉巴以局势和人道援助加沙地带的决议草案表决,并以13票赞成、0票反对和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份由阿联酋提出的决议草案。
这份第2720号决议要求冲突各方促成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大批量运送人道主义援助,并为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决议还请秘书长在加沙地带设立一名协调员,并设立相关联合国机制,以通过非冲突方国家加快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救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他这时候发誓:下次“和平交权”
2023-12-23 15:25 美国政治 -
“俄二号实权人物下令暗杀的普里戈任”?克宫回应
2023-12-23 15:14 俄罗斯之声 -
美最高法院拒绝介入,“特朗普的重大胜利”
2023-12-23 14:24 美国大选 -
“沙特施压,美国拟松绑”
2023-12-23 14:00 -
美国盯上俄央行3000亿资产,俄方发“断交”警告
2023-12-23 13:48 俄罗斯之声 -
“黑利崛起,特朗普考虑让她当副手”
2023-12-23 11:03 美国大选 -
“拜登拒了印度,马克龙代替”
2023-12-23 10:24 印度惊奇 -
联合国通过决议:春节为联合国假日
2023-12-23 09:49 节日谈 -
安理会终于通过巴以局势新决议,美俄弃权
2023-12-23 09:04 巴以恩仇录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见阿富汗新任驻华大使卡里米
2023-12-23 08:37 中国外交 -
“前所未闻”,丰田爆大丑闻
2023-12-22 23:04 日本 -
荷兰首相:将向乌克兰移交首批F-16
2023-12-22 22:53 乌克兰之殇 -
“普京邀请阿巴斯在适当时间访俄”
2023-12-22 22:47 巴以恩仇录 -
“德国是小偷!我们早就意识到…”
2023-12-22 22:44 俄罗斯之声 -
法国给乌克兰“入盟梦”泼冷水
2023-12-22 21:54 -
“为避开红海,从中国运到欧洲的集装箱加价1200美元”
2023-12-22 21:42 巴以恩仇录 -
美国宣布“超20国加入”,但8国要求匿名
2023-12-22 21:05 -
米莱火速任命新驻华大使,“希望缓和对华关系”
2023-12-22 20:56 中国-拉美 -
“法方将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拒之门外的做法没有法理基础”
2023-12-22 20:19 中法关系 -
加沙地死亡人数已超过2万人
2023-12-22 19:48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