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印媒泼冷水:别天真了,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盟友
最后更新: 2024-05-08 22:18:06(观察者网讯)
从因“侵犯宗教自由”被美国拒签近十年,到受到拜登政府的超规格接待,印度总理莫迪正在进行的访美之行被美印官员誉为双边关系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但不少外媒最近对此却泼了冷水。
“别天真了,亲爱的美国朋友,印度永远不会成为你们的盟友”,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0日以此为题刊登印度资深电视编辑的评论文章,直言在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下,美印的这场“政治婚姻”会让打着“对抗中俄”算盘的华盛顿失望收场。
有美媒和印媒分析称,尽管美印两国在会谈中宣布了多项防务交易,但印度不太可能在台海或南海局势上如华盛顿所愿倒向美国,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中国在经济上对印度也仍具影响力。科廷大学全球未来系主任乔·锡拉库萨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华盛顿一直试图影响印度政府的政策,但“非常失败”,“如果美国有人认为印度即将在中国和俄罗斯问题上站在他们一边,我认为他们是在自欺欺人”。
《华盛顿邮报》评论文章截图
从不受欢迎者到座上宾
莫迪于20日启程赴美访问,白宫为他此行安排了抵达和离开时的仪仗队迎送仪式、隆重豪华的国宴以及与白宫一街之隔的布莱尔国宾馆的住宿。在他之前,只有2009年11月访美的印度时任总理辛格享受过这一待遇。
自2014年上任以来,莫迪先后6次赴美,但这是他首次以外交最高规格的“国事访问”出访。作为政府首脑,总理通常是应邀进行“正式访问”而非“国事访问”,只有像兼任政府首脑的君主和总统等国家元首才能够得到“国事访问”的邀请。
在拜登任内,仅以“国事访问”待遇接待过法国总统马克龙和韩国总统尹锡悦。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莫迪还因2002年的当地宗教冲突流血事件一直被美国拒签,直到当选总理后,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才撤回禁令。
印度并非美国盟友,至于莫迪为何能享受“破格”待遇,白宫方面没有对此作出解释,但也许能从双方对话的“潜台词”中窥见一斑。
当地时间6月22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国事访问欢迎仪式上,美国总统拜登在印度国歌响起时手放胸口“敬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3日,美国总统拜登和莫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路透社称,尽管莫迪没有直接谈到中俄,拜登只是在答编辑问时提到了中国,但联合声明似乎针对中俄两国。
据报道,联合声明包括对东海、南海的紧张局势和“破坏稳定”的行动的警告,并强调国际法和航行自由的重要性,称“当代全球秩序是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国际法以及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之上的”。两人还对俄乌冲突深表关切,称对其可怕和悲剧性的人道主义后果表示哀悼。
更重要的是,莫迪此行重点之一便是加强美印在国防与关键科技领域的合作,包括敲定印度斥资30亿美元购买31架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以及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达成F414涡扇发动机本土化生产并用于国产“光辉”战机的交易。此外,尽管遭到至少6名民主党议员抵制,莫迪22日仍在美国国会进行了演讲,为外界批评的宗教政策辩护。
“别天真了,亲爱的美国朋友”
如此被“寄予厚望”的访问,果然能让背负“人权指控”的印度与美国建立起后者想要的紧密同盟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美印两国之间并非没有问题,双方深化关系充其量是一场“政治婚姻”。
“令(美印)两国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共同价值观的浪漫,而是地缘政治的现实检验。”印度资深电视编辑芭尔卡·杜特在20日《华盛顿邮报》发布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印度对殖民时期屈辱的集体记忆使得其民众普遍支持走独立道路,尽管印度可能看似正在转向美国,“但别天真了,亲爱的美国朋友,印度永远不会成为你们的盟友”。
文章称,印度外交可谓“自成一格”。冷战时奉行不结盟政策,在美苏两霸之间左右逢源;苏联解体后,为应对世界多极化潮流,改采战略自主政策,与主要大国保持同等距离;进入大国竞争时代,则践行多边联盟政策。不论谁赢得明年印度大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事实上,就在莫迪本周访问美国之前,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接受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对话,也明确了印度在外交政策上的实用主义原则。他强调,印度是在不同地区寻求“多种机会”,在政治、战略、外交、文化、技术上与所有大国都有良性互动,希望“从尽可能多的关系中”获益。
“因此,如果你期待‘一夫一妻式’的关系,准备失望吧。印度保留了与俄罗斯、伊朗——甚至中国——‘调情’的权利,如果印度的国家利益决定有此必要的话。”杜特辛辣地写道,“毫无疑问,美国和印度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我们不要把战略合作与长期联盟混为一谈。”
《经济学人》6月15日刊登对苏杰生的对话
印度The Wire网站21日也指出,尽管印中在领土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印深化双边关系确有中国因素催化,但印度同时也从双边角度看待对华关系,且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因此不愿强烈批评中国,也未积极寻求公开参与美国的所谓“反华联盟”。文章还引述前美国驻印大使肯尼思·贾斯特的话说,印度敏感地不会在任何联合声明或“四方安全对话”(QUAD)声明中提及中国,对“不要戳中国的眼睛”很敏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几乎普遍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整个西方主导的经济和政治规则体系构成了危险的挑战,人们越来越相信美国正走上与这个亚洲大国发生冲突的道路。然而,虽然拜登款待莫迪的场面很盛大,但目前关于莫迪政府是否认同美国对其的外交定位“仍存在深入的问题”。CNN提到,例如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如果中美对抗升级为全面的军事或外交对峙,印度是否会全力支持拜登。
对于这个问题,分析人士此前已有断言。美籍印裔分析师阿什利·泰利斯是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的设计师,也被认为是华盛顿最坚定的美印关系倡导者之一。他上月初投书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警告称,美国正在与莫迪下一个“糟糕的赌注”。他写道:“印度与中国的相对差距以及与中国不可避免的接触,决定了印度永远不会卷入任何不直接挑战其自身安全的中美对抗中。”
在泰利斯看来,印度重视与华盛顿的合作,因为这能带来切实利益,但并不认为必须为美国提供任何实质性支持,即使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共同挑战。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副教授哈皮蒙·雅各布也指出,虽然美国去年超过中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但中国仍然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经济参与者。CNN分析称,这些观点强化了一种看法,即印度和美国可能对两国日益紧密的关系有不同的野心和愿景,而拜登最终可能会对莫迪的回报感到失望。
- 责任编辑: 杨蓉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