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称俄罗斯引爆坝体内部通道,摧毁卡霍夫卡大坝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卡霍夫卡大坝遇袭过去半月,各方围绕幕后黑手唇枪舌战。《纽约时报》6月16日发文称,有证据表明,由俄罗斯控制的卡霍夫卡大坝被毁并不是意外,而是俄方引爆了混凝土坝基内通道的爆炸物,从而摧毁了这座大坝。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此前警告,西方正就此事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造谣行动,从而为基辅“洗白”。
《纽约时报》6月16日发文,再度将大坝被毁幕后黑手指向俄罗斯
针对大坝“遭外部攻击被毁”或“由累计破坏导致自行溃坝”的说法,《纽约时报》表示都“不太可能发生”。
“有证据清楚地表明,大坝被毁是由控制方俄罗斯引发的爆炸导致的。”《纽约时报》称,卡霍夫卡大坝几乎不可能因外部袭击被毁,真正的问题可能出现在水下。位于混凝土坝基内的检修通道是大坝的致命弱点,只有通过俄罗斯控制下机房才能进入通道,俄罗斯正是在通道内放置并引爆了炸药,造成大坝坍塌。
《纽约时报》还认为,卡霍夫卡大坝是在苏联时期建造的,因此俄罗斯拥有详尽的工程图纸,肯定知道检修通道在哪里。
卡霍夫卡大坝横截面结构示意图/《纽约时报》图
文章称,遇袭后的大坝被湍流的洪水撕开了越来越大的口子。随着溃坝引发的洪水水位开始下降,卡霍夫卡大坝水下部位逐渐显露出来,除了水阀闸门,连一直位于水下的坝基也垮了,这有力地证明坝体遭到了结构性破坏。
最初参与工程计划的工程师和研究大坝故障的专家们,都支持一种观点:大坝坍塌不是意外,混凝土坝基本身不太可能发生灾难性破坏。
两名美国工程师、一名炸药专家和一名对大坝运行有丰富经验的乌克兰工程师称,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卫星和地震观测数据,迄今来看,在贯穿混凝土坝基内的检修通道或廊道中放置并引爆炸药,是大坝垮塌最可能的原因。
“如果你的目标是摧毁大坝本身,就需要制造大爆炸,”美国大坝安全和故障分析专家迈克尔·W·韦斯特(Michael W. West)说,“通道是放置炸药的理想场所。”
卡霍夫卡大坝遇袭一天后卫星影像/麦克萨科技图
工程师伊霍尔·斯特里莱斯(Ihor Strelets)曾在2005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第聂伯罗河水利部副部长,他表示,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建设项目,卡霍夫卡的坝基设计可以承受几乎任何形式的外部攻击。他得出结论——坝基通道内部的爆炸摧毁了部分混凝土结构,其他部分随后被水流的力量撕裂。
如果是通道发生爆炸,可能意味着大坝彻底报废。“我不希望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但这是唯一的解释。”斯特里莱斯说。
马里兰大学工程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格雷戈里·贝歇尔(Gregory B. Baecher)也表示,裂缝的规模表明,底层的混凝土屏障已经失效,表明炸药被埋在了坝体结构深处。
他说:“如果他们在通道里放炸药,那就解释得通了......如果那里发生大爆炸,会摧毁混凝土结构。”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工程学教授和炸药专家尼克·格鲁马克(Nick Glumac)称,尚不清楚炸药的当量是多少,这取决于炸药埋放的精确位置和目标。“请记住,你不必把大坝炸得粉碎,只要把它炸到足以让水压将其撕裂就行了。”
专家们同时提醒,只有等水库排空后对大坝进行全面检查,才能最终确定破坏事件的发生顺序。
6月6日,赫尔松地区,受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毁影响,当地遭水淹/澎湃影像
资料显示,建在第聂伯河上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高30米,长3.2公里,建于1956年,水库容积18立方千米。该设施负责为扎波罗热核电站及克里米亚半岛提供水源。
6月6日大坝遇袭事件发生后,俄乌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攻击水电站。
乌克兰赫尔松州军政部门称“俄军炸毁了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乌总统泽连斯基也否认俄罗斯对乌方炸毁大坝的指责,并称位于俄控区的水坝是被爆破的,完全是由俄罗斯方面安放的炸药并进行了爆破。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卡霍夫卡水电站遭到了乌克兰的“蓄意破坏”,乌方目的之一在于剥夺克里米亚地区的水资源,此举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基辅政权应对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据“今日俄罗斯”6月8日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7日对媒体表示,美国正在试图为乌克兰破坏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行动“洗白”。
安东诺夫指责“美国媒体正在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造谣行动”,大规模指责俄罗斯是大坝被毁的幕后黑手。“美政府官员的话,就好像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都要对冲突期间发生的所有事件负责,这种做法经不起推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国与国交往 总要相互尊重 以诚相待
2023-06-19 19:34 中国外交 -
他盘算“削弱中国优势”,美媒泼冷水:恐怕很难
2023-06-19 19:01 美国一梦 -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2023-06-19 16:37 观察者头条 -
布林肯访华是否会鼓励更多美方官员来访?外交部回应
2023-06-19 16:00 -
新西兰总理将率贸易代表团访华?外交部回应
2023-06-19 15:58 中国外交 -
日本警方逮捕一名中国籍研究员,毛宁:已表达严重关切
2023-06-19 15:56 中国外交 -
俄乌协议草案曾将中国列为“担保国”?外交部回应
2023-06-19 15:49 中国外交 -
“谈了5个半小时,超预期”
2023-06-19 11:41 中美关系 -
瑞典这样炒作,是真急了?
2023-06-19 11:18 -
我使馆正告英方:必将受到有力反击
2023-06-19 10:33 台湾 -
“中国并非加拿大的对手,而是…”
2023-06-19 10:15 -
莫迪出访前,印度电力部长抨击美国
2023-06-19 09:49 能源战略 -
武契奇:一场针对塞尔维亚的混合战争正在进行
2023-06-19 09:43 欧洲乱局 -
“与中国电动车企竞争?我们没准备好”
2023-06-19 08:42 汽车工业 -
扬言“对待俄罗斯人须像二战时监视日本人一样”,他收回发言
2023-06-19 08:21 欧洲乱局 -
-
-
马克龙此举惹恼英媒:“你无权当北约造王者”
2023-06-18 20:45 欧洲乱局 -
华春莹上传中美外长握手照:望两国重回巴厘岛元首会晤共识
2023-06-18 20:16 中美关系 -
反悔与中企的协议,倍耐力CEO拉上意大利政府
2023-06-18 15:31 欧洲乱局
相关推荐 -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07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08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386“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