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7公报草案:一边炒作“去风险化”,一边声称“不是为了伤害中国”
最后更新: 2023-05-20 21:41:12【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今年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正在日本广岛召开,而美媒彭博社已经率先掌握了解到此次G7公报的草案内容,与会前炒作渲染的一致,这份文件的焦点无疑是中国。
据报道,这份公报草案的内容,印证了会前一些西方官员认为中国问题是此次峰会“较复杂问题之一”的观点,G7一方面声称正推进减少在关键供应链上对中国依赖的措施,另一方面又表示希望同中国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
“去风险化”、“经济胁迫”等会前西方针对中国所使用的高频词汇,也确实出现在了公报草案中。G7借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由,声称要“打击经济胁迫”,“保护某些先进技术不被用于威胁其国家安全”。
对于中国,G7称其政策方针不为伤害中国,也不为阻碍中国经济进步和发展。但与此同时,G7仍颐指气使地充当“教师爷”,要求中方按照它们口中所谓的“国际规则”行事,并在有关俄乌冲突问题上作出努力。
5月20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这种做法毫无国际信用可言。七国集团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峰会主办方日本等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彭博社报道,在这份公报草案中,G7国家领导人一方面声称,他们正在推进减少在关键供应链上对中国依赖的措施,而另一方面又表示,他们希望同中国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
这些领导人强调,他们没有“脱钩或内转”的意思,并表示“经济弹性需要去风险化和多元化”。公报声称,G7国家将为其企业及人员争取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打击经济胁迫”,并“保护某些可能被用于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先进技术”,同时“不过度限制贸易和投资”。
“我们的政策方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不是为了阻碍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定于5月21日发布的这份公报虽这样写道,却又“说教”意味浓厚地这般声称道,一个按照所谓“国际规则”行事的成长中的中国将符合全球利益。
在有关中国的部分,公报草案还提到中方推动“劝和促谈”以结束当前俄乌冲突,这些仍在做出提供军援武器等“拱火”行为的西方国家向中方喊话称,中国应当“支持基于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原则宗旨的全面、公正及持久的和平”,包括同乌克兰方面直接对话。
除此之外,公报草案所提到的议题还包括:俄乌冲突涉俄部分、全球经济与金融稳定、能源、贸易、粮食安全、人工智能、非洲联盟与中亚地区以及朝鲜半岛问题等。
当地时间5月19日,日本广岛G7峰会开幕,与会领导人参观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并向核爆慰灵碑献花。图自澎湃影像
纵观这份G7公报草案,与近几日西方及其媒体所“预热”的内容如出一辙。尽管中国不是这届G7峰会的参会国,却是这次峰会上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峰会召开前,包括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在内的外媒曾大量放风称,会议预计将在首脑声明之外再发表一个“特别针对中国”的附属文件,将把“经济胁迫”作为重点列出来。
路透社声称,G7国家领导人正关注如何在不疏远一个强大而重要的贸易伙伴的情况下,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出警告,防止其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美联社则称,中国同G7国家深切的利害关系将使得G7对华立场更为复杂。
法新社则指出,尽管美国在对华打压上“冲锋在前”,但欧洲国家普遍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英国《卫报》也认为,这类分歧或为峰会蒙上阴影,一位法国高级官员就警告说,这次会议不应变成“反华G7”。
除了在内部搞“小圈子”,G7此次还邀请许多“全球南方”国家参会,试图一起抗中,但路透社认为,此次峰会公报的涉华措辞最终如何撰写,非常值得观察。今年4月的G7外长会联合声明,再次炒作抹黑涉华议题,而刚刚结束的G7财长会后,或因与会官员不愿公开谴责中国,公报中并未具体提及中国。
路透社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5月19日,一如彭博社曝光的公报草案中所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当天在G7广岛峰会开始前的发布会上说,与中国保持“稳定和建设性”的合作符合欧盟利益,但同时再度炒作所谓“遵守国际规则论”。
米歇尔称,“与中国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符合集团内部共同利益,欧盟对“稳定的经济关系”感兴趣,希望促进自身利益,不想与中国脱钩。不过,他同时渲染称,欧盟寻求“去风险化”,以减少对华过度依赖,并“应对不公平的做法”。
米歇尔还声称,鉴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及其经济规模”,中国“在世界上担负特殊责任”,“必须依照国际规则行事”。除了气候变化、生物保护等全球挑战之外,他进一步就此呼吁中国利用自身影响力对俄罗斯“施压”,结束俄乌冲突。
当地时间5月19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G7广岛峰会媒体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图自比利时《晨报》
针对G7广岛峰会或发表附属声明强调反制“经济胁迫”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曾明确表示,“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毫无疑问是美国最配戴,日方对此应该有深切体会。如果G7国家真正关注经济安全的话,就应当要求美国立即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打压、遏制他国之实,停止滥施单边霸凌行径,停止胁迫盟友搞排他性小圈子,停止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停止将世界分裂成两大市场、两套体系。这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首要威胁。
关于所谓G7将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一事,汪文斌5月11日应询指出,谈到国际规则,首先应当搞清楚,什么是国际规则。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是各国都应当遵守的国际规则。G7很少提联合国宪章,却总把“民主国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挂在嘴边。说穿了,G7所说的国际规则,就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就是“美国第一”、G7主导的“小圈子”规则。这样的规则,服务的是G7等少数国家的既得利益,而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至于所谓对华“去风险化”,汪文斌在5月19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要谈论所谓的“去风险”,首先要弄明白风险是什么,源头又在哪里。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凭借自身军事优势,对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弱小国家发动野蛮侵略的霸权行径,是破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霸凌行径,是鼓吹民主对抗威权,试图把世界拖回冷战年代的开历史倒车行径,这些风险无一来自中国,全部来自少数试图给中国贴上各类标签的国家。
汪文斌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国家的总和。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挑战,是稳定,不是动荡,是保险,不是风险。世界脱不了钩,也不需要以中国为目标的“去风险化”,世界需要的是去意识形态化,去阵营化,去小圈子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泽连斯基会晤莫迪,邀印度参与落实乌克兰和平方案
2023-05-20 21:19 乌克兰之殇 -
G7峰会炒作涉华议题,外交部:强烈不满,严正交涉
2023-05-20 21:08 中国外交 -
韩国一5岁男孩在4家医院拒绝收治后在首尔死亡
2023-05-20 19:50 三八线之南 -
外媒炒作他在泽连斯基演讲时摘耳机,推特网民:他懂英语
2023-05-20 17:33 -
武契奇:塞尔维亚面临颜色革命
2023-05-20 16:52 欧洲乱局 -
失事渔船“鲁蓬远渔028”漂移航迹已超100海里
2023-05-20 16:36 -
为了跟阿拉伯国家拉关系,泽连斯基特地带他出席阿盟峰会
2023-05-20 15:57 -
两天7份双多边文件,百余份合作协议,有哪些亮点?
2023-05-20 15:45 观察者头条 -
泽连斯基抵达日本,将参加G7峰会
2023-05-20 15:30 乌克兰之殇 -
耶伦“更多银行会被合并”话音刚落,区域银行股价应声下跌
2023-05-20 15:12 -
俄方称:英国贫铀弹在乌克兰被炸毁后,辐射云正向西欧飘去
2023-05-20 14:34 -
白宫前发言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美国,我们看上去很虚弱
2023-05-20 13:39 美国一梦 -
欧洲最大资管公司:正将资产从美国转向中国
2023-05-20 13:13 观察者头条 -
“俄古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2023-05-20 10:43 俄罗斯之声 -
共和党代表两次离席,美债谈判出现“真正分歧”
2023-05-20 09:47 美国政治 -
中方大使奉劝加拿大:不要再继续挑衅
2023-05-20 09:28 -
泽连斯基搭乘法国政府专机前往日本
2023-05-20 09:00 乌克兰之殇 -
G7峰会将操弄涉华议题,我使馆:中方将作出坚决有力回击
2023-05-20 07:35 中国外交 -
美财长耶伦是否即将访问北京,我外交部回应
2023-05-20 07:33 中国外交 -
奥巴马被禁止入境俄罗斯
2023-05-20 07:27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8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2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