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尽快实施人工智能伦理标准
最后更新: 2023-03-31 21:57:32(观察者网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3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发表声明,呼吁各国尽快实施该组织通过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为人工智能发展设立伦理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11月通过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这是首份涉及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全球性协议。该协议包含人工智能发展的规范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政策建议,旨在最大程度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并降低其风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截图
阿祖莱30日在声明中说,世界需要更强有力的人工智能伦理规则,“这是当前时代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书》设立了适当的规范框架。现在是时候在国家层面实施这些战略和法规了。我们要言出必行,确保实现《建议书》的目标和内容。”
阿祖莱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歧视、刻板印象等伦理问题,以及打击虚假信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人权和环境等问题。行业自律显然不足以避免这些伦理危害,因此《建议书》提供了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遵守法律,避免造成伤害,并在危害发生时启动问责和补救机制。
根据声明的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书》将使用一种评估工具来指导各成员国。这一工具可以帮助各国确定劳动力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以确保对人工智能领域强有力的监管。协议还规定,各国需要每四年提交一次报告,定期报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和实践。
声明指出,迄今为止,有40多个国家已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合作,依据《建议书》在国家层面制定人工智能规范措施。该组织呼吁所有国家加入这一行动。预计将于12月在斯洛文尼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论坛上,还将发布相关进展报告。
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广泛的争议。日前,1000多名科技人士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6个月。该倡议的宗旨在于为人类留出时间,思考AI开发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并助力人类展开相关的工作。
这封公开信得到众多大学学者、工程师和科技企业高管的签署,例如“图灵奖”获得者约书亚·本希奥、特斯拉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
马斯克等1000余名科技人士在“未来生命研究所”网站签署的公开信
去年11月16日,中国向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了《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立场文件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潜在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许多全球性挑战,甚至引发根本性的伦理关切。
立场文件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理念,主张增进各国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理解,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呼呼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2023-03-31 19:45 中国外交 -
美国国会山骚乱会重演吗?
2023-03-31 19:00 特朗普 -
没点名,但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这话“让人秒懂”
2023-03-31 18:29 博鳌论坛 -
俄外长:要是没西方,冲突早结束了
2023-03-31 18:06 俄罗斯之声 -
中日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建成
2023-03-31 17:34 中国外交 -
俄军:保证没有第二轮动员计划
2023-03-31 17:20 俄罗斯之声 -
英国获准加入CPTPP,成该组织首个欧洲成员
2023-03-31 17:20 不列颠 -
国际法院:美国冻结部分伊朗资产不合法
2023-03-31 16:41 伊朗局势 -
王毅:美方必须言而有信,以实际行动维护好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2023-03-31 16:31 中国外交 -
外交部:希望世卫到多国特别是美国进行溯源
2023-03-31 16:11 -
美官员宣称:俄罗斯“不该”是五常之一
2023-03-31 16:04 -
危地马拉将派高级别外交官来华?外交部:希望危地马拉认清大势
2023-03-31 15:38 中国外交 -
日本宣布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方回应
2023-03-31 15:38 中国外交 -
不丹首相称“已为中不签署边界条约做好准备”,印媒急了
2023-03-31 15:32 -
再添一位?“访华名单越来越长”
2023-03-31 15:32 德意志 -
外交部:日本外相明日访华,中国领导人将会见
2023-03-31 15:11 中国外交 -
美俄停止共享核武数据,俄方:仍会通报发射
2023-03-31 15:08 俄罗斯之声 -
马兴瑞率团出访,会见三国总统
2023-03-31 15:07 一带一路 -
特朗普成美国首位被刑诉前总统,各方回应都在这了
2023-03-31 14:55 特朗普 -
集体退席!泽连斯基演讲现场,奥地利第三大党抗议“违反中立”
2023-03-31 13:32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387“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31“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464350余位专家高管联名:AI堪比疫情和核战,或灭绝人类 评论 658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拦截” 评论 399最新闻 Hot
-
美国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是时候弃用美元了”
-
卢拉向11国喊话:团结起来!创立南美货币与美元抗衡
-
美国施压、瑞典催促,“土耳其外长直接不来了”
-
昔日副手正式变对手?
-
有录音!特朗普“知法犯法”?
-
“越来越多美元之外的运作…得有B计划”
-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
阿联酋:不再参与美国领导的海上联合部队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
“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
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下滑,什么信号?
-
“在华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我们要重返中国”
-
“还以为真打起来了!”警报乌龙引民愤后,首尔市与中央政府各执一词
-
“我们寻求扩大对华接触,以解决面临的难题”
-
朝鲜发射失败后,韩国开始打捞:计划回收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