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爆发最大规模抗议,反对党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只想着“粉碎民主”
最后更新: 2023-03-12 11:47:11(观察者网讯)以色列政府试图削弱司法系统的改革措施,已连续十周在该国引发大规模抗议集会。据以色列《国土报》3月11日报道,抗议组织者声称有50万以色列人于11日晚间在各地举行抗议集会,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司法改革,这是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
报道称,仅在特拉维夫就有超过20万人参加了抗议集会,海法的示威人数达到创纪录的5万人,阿什杜德、内坦亚、里雄莱锡安、贝尔谢巴等城市也举行了不同规模的抗议集会。
以色列《国土报》报道截图
《以色列时报》指出,抗议集会基本上是和平举行,但部分抗议者绕过警方的路障,试图封锁特拉维夫最繁忙的阿亚隆(Ayalon)高速公路,这是以色列中部地区的主干道之一。以色列警方最终驱散了这些抗议者,并拘捕了三人。
以色列反对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则在11日晚间现身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对当地的抗议者发表讲话。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宣布将恢复外交关系的背景下,他宣称以色列正面“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并指责总理内塔尼亚胡试图“粉碎民主”。
拉皮德说:“我们的经济正在崩溃,资金正在逃离这个国家。伊朗昨天(10日)刚刚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一项新协议,但我们的政府唯一关心的是粉碎以色列的民主。”
当地时间3月11日,以色列反对党领导人拉皮德在贝尔谢巴对抗议者发表讲话 图自推特
今年1月,内塔尼亚胡政府宣布将对以色列司法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革,相关计划包括加强政府对司法任命的控制,限制最高法院推翻立法或行政部门决定的能力等内容。但这项改革遭到以色列民众的强烈反对,自1月初以来,以色列每周都会发生大规模的抗议示威。
3月9日,以色列的抗议者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抗议和破坏活动”,封锁了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以干扰内塔尼亚胡出访意大利罗马的行程。《以色列时报》称,当时有大量汽车封堵机场周边的道路,迫使内塔尼亚胡最终乘坐直升机进入机场。
抗议组织者威胁说,如果以色列政府不搁置司法改革,抗议力度将进一步升级,抗议者将在下周三(15日)“故技重施”,扰乱内塔尼亚胡访问德国柏林的行程。
在以色列发生“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之际,内塔尼亚胡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司法改革的“立法闪电战”。《以色列时报》指出,执政联盟准备在下周将司法改革计划的核心内容提交给以色列议会,进行最后的审议。如果立法获得通过,内塔尼亚胡政府将完全控制司法任命,且可以禁止最高法院审查以色列基本法。
当地时间3月11日晚间,以色列民众在特拉维夫举行抗议集会 图自法新社
但对于这一计划,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9日晚间的全国讲话中措辞严厉地批评称,司法改革引发的全国危机是“一场灾难和噩梦”,以色列政府领导人有责任搁置危险的立法举措,以免国家陷入“社会和宪法的深渊”。以媒指出,这是赫尔佐格在此次政治危机期间首次公开反对一个政治集团。
在以色列国内动荡之际,该国周边的政治局势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重新开放大使馆,与两国关系紧张的以色列产生了“危机感”。
法新社称,以色列国内的反对派批评内塔尼亚胡政府外交失败,指责其将注意力集中在分裂以色列社会的司法改革上,忽视了发展对外关系。“沙特和伊朗的协议是以色列政府外交政策彻底和危险的失败。”拉皮德10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当你整天忙于疯狂的法律项目而不是处理伊朗问题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报道提到,以色列前国防部长本尼·甘茨也指责内塔尼亚胡及其内阁发起“政变”,以色列的“巨大安全挑战正在增加”。前总理贝内特则声称,沙特和伊朗的协议意味着以色列建立“反对伊朗的地区联盟”的努力遭到致命打击,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惊人失败”。
3月10日,沙特、伊朗、中国发布三方联合声明。声明宣布,通过中国主办主持的会谈,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并在两个月内重新开放大使馆,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
双方一致同意,两国外长将举行会晤,为交换大使做准备,并商讨加强两国关系的途径。双方还同意启动双方于2001年4月17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定,以及于1998年5月27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合作总协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以色列-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沙伊复交,美媒夸中国:与美国人权说教不同
2023-03-12 11:44 -
越南人口预计4月中旬破亿,成为第15个人口过亿国家
2023-03-12 08:56 -
突尼斯总统:考虑与叙利亚恢复外交关系
2023-03-11 23:08 -
“美国办不成,中国却做到了”
2023-03-11 22:10 中国外交 -
俄外长回应西媒“北溪”爆料:废话,胡言乱语
2023-03-11 21:59 俄罗斯之声 -
外交部:中方在中东地区没有私利,无意也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
2023-03-11 18:29 中国外交 -
-
美能源部长:这事中国比我们敏感多了,可以向他们学习
2023-03-11 17:31 -
俄外长:美西方正发动混合战,想要将俄“置于死地”
2023-03-11 17:08 乌克兰之殇 -
猜猜美区iTunes实时榜第一是谁的歌?
2023-03-11 16:42 -
美媒称中国遭“虫雨”袭击,仔细一看…
2023-03-11 15:19 -
说错了?被问沙伊同意复交,拜登:以色列…
2023-03-11 14:16 美国一梦 -
伊方回应伊沙复交: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重大利好消息
2023-03-11 14:10 -
沙伊同意复交,白宫:欢迎,我们没直接参与
2023-03-11 13:03 美国一梦 -
他背着白宫把实话说出来了?
2023-03-11 12:56 -
“三方声明真是了不起的好消息!”,巴外长这笑都收不住了
2023-03-11 12:48 -
-
美专家:长此以往或有更多国家寻找中国斡旋调解,而非美国
2023-03-11 10:47 中国外交 -
美本财年迄今赤字已达7230亿美元,耶伦告诫议员别“自欺欺人”
2023-03-11 09:59 美国经济 -
美国宣布取消针对中国赴美旅客的新冠检测要求
2023-03-11 08:23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9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06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2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1“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