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已就阿桑奇案敦促美国政府终止诉讼,适可而止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11月30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天表示,他已经亲自敦促美国政府,应当结束对“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的诉讼。
阿桑奇是一名澳大利亚公民,目前仍被关押在英国伦敦的监狱内,并面临着被引渡到美国的局面。在这一外交敏感问题上,这是阿尔巴尼斯数月以来“最深入的发言”。
而就在11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法国《世界报》、德国《明镜周刊》和西班牙《国家报》也发布了一封联名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应该结束针对阿桑奇的起诉。
《卫报》报道截图
据报道,阿尔巴尼斯当天是在议会回答一名独立议员的提问时,回应阿桑奇问题的。这名独立议员莫尼克·瑞恩(Monique Ryan)问:“(澳大利亚)政府会出面把阿桑奇带回家吗?”
对此,阿尔巴尼斯首先承认,这起案件是“许多澳大利亚人以及议会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将继续以外交方式行事,但我能向议员保证……我已经亲自向美国政府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的立场很明确,我已经向美国政府表明了立场,那就是现在是结束这个案件的时候了。”阿尔巴尼斯说道。
资料图: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卫报》指出,阿尔巴尼斯并没有明确表示,他是否向美国总统拜登或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卡罗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等其他美国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阿尔巴尼斯与拜登的最近一次会面,是在两周前的印尼巴厘岛G20峰会上,他最近也与美驻澳大使肯尼迪见过面。
与此同时,阿尔巴尼斯还将阿桑奇目前所面临的法律处境,与前美国陆军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Chelsea Manning)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曼宁曾因向“维基揭秘”网站提供美军在伊拉克行动的机密信息,遭到刑事起诉并被判刑。2017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被判刑35年的曼宁减刑,并将其释放。
阿尔巴尼斯表示,他并不同情阿桑奇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但他也问道:“继续这一法律行动的意义是什么,它可能在当前被搁置多年,直至未来?”
现年51岁的阿桑奇生于澳大利亚,于2006年创办“维基揭秘”网站。2010年,发生了“电报门”事件(Cable gate)——“维基揭秘”网站公布了大量美国政府有关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让美国的外交形象遭到巨大打击,引起轰动和争议,美国一直寻求引渡阿桑奇。
2019年4月,朱利安·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被捕(图源:东方IC)
阿桑奇曾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外交避难7年,直至2019年4月,厄瓜多尔取消对阿桑奇的庇护。英国警方随即逮捕了他,并开启了漫长的引渡诉讼。
2021年1月,英国地方法院裁定阿桑奇不能被引渡,因为这会对他的精神健康造成“压迫”。同年12月,英国高等法院推翻了这一决定,称阿桑奇可以在美国政府保证他的良好待遇的情况下被引渡到美国。
2022年4月20日,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发布引渡令,宣布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一旦最终落实,阿桑奇在美国或将因间谍罪等指控,面临高达175年的刑期。
就在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作出此番表态的前几天,当地时间11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法国《世界报》、德国《明镜周刊》和西班牙《国家报》发布一封联名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应该结束针对阿桑奇的起诉。
五家媒体发布联名公开信 图自纽约时报公司网站
信中强调,“出版不是犯罪”(publishing is not a crime),问责政府是“民主国家新闻自由”的核心使命之一,一旦对阿桑奇起诉,则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并有可能破坏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和“新闻自由”。
据悉,之所以选在11月28日发布这封联名公开信,有着特殊含义。12年前的2010年,也是在11月28日,也是这五家媒体,《纽约时报》、《卫报》、《世界报》、《明镜周刊》和《国家报》,与阿桑奇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合作发布了一系列爆料,成为全球的头条新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西班牙记者怒斥嘉宾: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痛打资本主义剥削者嘴脸
2022-12-01 16:56 -
商务部:质疑美《通胀削减法案》是依据WTO规则行使权利的体现
2022-12-01 16:53 美国一梦 -
菲总统:或寻求非政府间合作模式推进南海能源开发
2022-12-01 16:43 能源战略 -
美禁售5家中企电信设备,我商务部:将采取必要措施
2022-12-01 16:39 中美关系 -
“在中国,美国教育的光芒正在黯淡” 业内人士:或转向英国
2022-12-01 16:00 -
美商务部长:同中国竞争“不易”,两国不应脱钩
2022-12-01 15:09 中美关系 -
豪掷2500亿元,日本准备同时开发10余种远程导弹
2022-12-01 13:56 -
美众议院通过避免铁路大罢工法案,但两党还在吵...
2022-12-01 13:30 美国一梦 -
中俄空中战略巡航现场画面公布,军机首次互降对方机场
2022-12-01 13:28 中俄军演 -
关于核谈判,俄罗斯向美国提条件:停止武装乌克兰
2022-12-01 13:18 凉战 -
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
2022-12-01 12:51 中国外交 -
李安要拍李小龙传记片,主演是他儿子
2022-12-01 12:10 -
近20年首次权力洗牌!佩洛西接班人定了
2022-12-01 11:59 美国政治 -
乌克兰驻西班牙使馆遭邮件炸弹袭击,一工作人员受伤
2022-12-01 11:00 乌克兰之殇 -
美联储预告放缓加息,马斯克直接要求立即降息,否则…
2022-12-01 10:02 美国经济 -
在网上喷中国的韩国人,愿意来中国旅游吗?
2022-12-01 08:41 三八线之南 -
中日关系舆论调查:50年来关系发展未达预期
2022-12-01 08:34 中日关系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新冠阳性
2022-12-01 08:24 抗疫进行时 -
俄罗斯:支持乌方的卫星或成打击目标
2022-12-01 08:01 俄罗斯之声 -
联合国:安理会为逝世的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默哀一分钟
2022-12-01 07:15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0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5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