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拜登称“绝不让中俄伊填补中东真空”,阿拉伯国家更感到不安
最后更新: 2022-07-16 23:10:06【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会见沙特王储、与伊拉克、埃及、阿联酋领导人双边会谈、再拉着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下称海合会)成员国一同开会……美国总统拜登任内首次中东之行的最后一天行程,看似满满当当,但是否有所收获呢?
目睹了去年“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一些国家对于美国在中东的承诺感到担忧。为此,拜登在同9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举行峰会(GCC+3峰会)时,赶紧承诺“美国不会离开中东”,将继续参与中东事务。此外,拜登还声称,绝不会让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填补美国所留下的“中东真空”。
《纽约时报》分析称,此话一出,让这些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国家反倒“再度担忧起来”,因为美国将所谓的“对抗中俄”作为优先事项,让他们感到了不安。美联社则称,在伊朗问题上,这些国家事实上也“帮派林立”,几乎没有同美国在外交政策上达成一致。
拜登此次中东之行的另一大目的,就是敦促沙特增产石油,稳定全球油价的同时,帮助降低国内已高企不下的通胀压力。然而,早前已放出的不会就增加石油产量发表任何公开声明的消息,已表明拜登在此议程上的不顺利。
更尴尬的是,这趟堪称“打脸之行”的沙特行,作为“老牌政客”的拜登竟遭到了“85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36岁)的“回击”。据路透社报道,谈及“卡舒吉遇害案”时,沙特王储不仅举例美国在伊拉克等地也曾犯下诸多错误,还告知美国,“用将某种价值观强加给别国恐会适得其反”。
拜登出席GCC+3峰会
美国的承诺提及中俄,让阿拉伯国家更不安
当地时间7月16日,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与9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举行了GCC+3峰会,包括海合会的6个成员国(沙特、阿联酋、巴林、科威特、卡塔尔、阿曼)以及埃及、伊拉克和约旦这3国。
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去年从阿富汗“仓皇撤军”,让这些国家对于美国在当地的承诺感到担忧,而在该地区正准备应对与伊朗可能发生的对抗时,拜登这次明确作出承诺,“美国不会离开中东地区”。
美联社报道截图
拜登说:“我们不会走开,留下一个由中国、俄罗斯或伊朗来填补的真空。我们将寻求在这一时刻发挥积极的、有原则的美国领导力。美国将继续是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伙伴。”峰会上,拜登概述了他对于该地区的战略原则,重点是区域合作,以对抗所谓的“威胁”。
不过,话虽如此,拜登还表示:“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该地区的陆战时代,由美军参与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对此,美联社解读称,虽然美军仍在中东地区打击恐怖分子并部署兵力,但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美国也正在该地区翻开新的一页。
同时,拜登在峰会上还敦促其他与会国家的领导人确保“人权”,包括妇女权利,允许本国公民公开发言等。而在峰会前,拜登于当天上午分别同伊拉克总理卡迪米、埃及总统塞西以及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举行了双边会谈,他还邀请阿联酋总统今年访问美国。
GCC+3峰会现场图
《纽约时报》称,拜登此次与多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谈的首要议程就是伊朗和石油,即讨论如何共同遏制伊朗,并为因俄乌冲突而陷入混乱的全球能源市场带来稳定力量。
然而,这些阿拉伯国家中,有许多人就美国对于该地区所作的长期承诺表示怀疑,并对拜登是否会兑现奉行“以人权为基础”的外交政策这一誓言感到担忧。
报道还分析指出,拜登宣称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取代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对抗中俄比继续引发中东战争和宗派冲突更为重要。对于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这些阿拉伯国家而言,美国将对抗中俄作为优先事项的这一转变,反而又令他们感到了不安。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美媒:这9个国家,几乎没有和美国达成一致
除了美联社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也指出,拜登与这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谈的核心目标,就是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召集它们一同对抗伊朗。据《华盛顿邮报》报道,7月14日,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称,美国正在与中俄争夺国际影响力,疏远沙特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希望借此次访问重申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以防止形成“一个由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填补的真空”。
7月15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记者曾引述拜登的这一言论,向沙特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Adel al-Jubeir)发问。朱拜尔则回应称,沙特的政策是与各国建立沟通桥梁并打交道,中国是沙特重要的贸易伙伴、能源市场以及投资者,美国在多个方面也是沙特的头号伙伴。他强调,在中美两国之间,沙特不认为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是相互排斥的。
沙特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 视频截图
美联社和《华尔街日报》还报道指出,就在16日开会前,白宫方面公布了卫星图像,称俄罗斯官员于今年6月和7月两度访问伊朗,伊朗正准备向俄罗斯提供用于俄乌冲突的无人机,并为俄军进行使用培训。
美联社称,然而,此次参加GCC+3峰会的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跟随美国的步调去制裁俄罗斯,如果非要说这些国家之间有何区别的话,那就是阿联酋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寡头及其百万美元游艇的“金融避风港”,而埃及仍然对俄罗斯游客开放。
此外,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能源问题也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程。然而,就在峰会前的7月15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拜登离开中东时不会就增加石油产量发表任何公开声明,路透社则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美国也预计沙特不会立即增产石油,降低了人们的这一预期。
美联社总结认为,总的来说,这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外交政策上几乎没有同美国达成一致。例如,沙特、巴林和阿联酋正试图孤立和挤压伊朗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而阿曼和卡塔尔则与伊朗有着牢固的外交关系,并充当了美伊之间谈判的中间人角色。
出席GCC+3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合影 视频截图
拜登沙特行谈“卡舒吉案”,遭沙特王储回击
就在16日举行GCC+3峰会前,美国总统拜登还会见了沙特国王萨勒曼,并在随后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了会谈。
近年来,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因沙特籍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急转直下。拜登曾在2020年总统竞选期间称,要将沙特变为“事实上的贱民”。但在能源危机引发的急剧通胀之下,拜登政府不得不一改“强硬”姿态,重建与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的关系。
为避免尴尬,美方出发前就对外放风“拜登不会握手”。不过15日会谈前,拜登主动对前来迎接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伸出了拳头——两人轻轻碰拳示好,不出意外还是引发外界强烈争议。
7月15日,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碰拳。图自澎湃影像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又准备跟谁“握手”?
2022-07-16 21:50 -
惹怒中国网友后,韩媒回应
2022-07-16 21:29 三八线之南 -
中塞首个直航来了,武契奇亲自迎接:骄傲
2022-07-16 20:56 中国外交 -
沙特王储反击拜登
2022-07-16 20:48 -
美媒扬言“不许中国继续主导”,评论区太喜感了
2022-07-16 20:37 中美关系 -
拜登称不许中俄填补中东真空,沙特官员回应
2022-07-16 19:05 中美关系 -
汤加火山喷发半年后,7000公里外的南极出现绝美天象
2022-07-16 16:48 -
集结百万大军反攻?乌国防部长:误会了,我英语不好没说清楚
2022-07-16 16:04 -
美军维和部队将从红海蒂朗岛撤离,供沙特开发
2022-07-16 16:01 -
海地黑帮大火并已致近百人死亡,中方要求实施武器禁运
2022-07-16 15:41 -
本周第二次!美舰又擅闯南海
2022-07-16 15:06 -
特朗普首任妻子死因公布:钝器撞击,属于意外
2022-07-16 14:51 -
“你会向卡舒吉的家人道歉吗?”美媒记者被沙特安保一把按住…
2022-07-16 14:30 -
俄驻华官员:今年中俄贸易额可能达2000亿美元
2022-07-16 13:05 -
中国代表敦促安理会调整联合国海地综合办事处授权
2022-07-16 12:29 中国外交 -
转运这台设备,为何要牵动俄美德加乌五国?
2022-07-16 12:02 乌克兰之殇 -
拜登和沙特王储不握手改碰拳,美媒高管:更糟糕
2022-07-16 11:26 美国一梦 -
NASA:将恢复与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站飞行合作
2022-07-16 11:20 航空航天 -
美国再现儿童枪支暴力悲剧:5岁弟弟意外开枪打死8岁哥哥
2022-07-16 10:43 美国一梦 -
美催促韩国8月底前回复是否加入芯片四方联盟,韩国两难
2022-07-16 09:50
相关推荐 -
美俄谈判今日开始,泽连斯基:没参与、不承认 评论 276“如果西方能明白点啥,那就是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 评论 103“中国工业水平要超过美国,还得克服这些短板” 评论 87习近平: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评论 18《心智对话》直播:从人口红利到技术红利 评论 1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搞突袭,欧洲接不住招”
-
美俄谈判今日开始,泽连斯基:没参与、不承认
-
泽连斯基:不排除中国参与
-
“为增加军费,英国多部门将砍预算”
-
欧美公司发愁:把铀都卖给中俄了,我们快没得用了
-
“中国工业水平要超过美国,还得克服这些短板”
-
“美国形象塌了:解放者→搅局者→包租公”
-
“比前人牛才能创新,这逻辑不对”
-
“年轻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应让他们更多往前冲”
-
“如果西方能明白点啥,那就是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
-
鲁比奥:“真正的和谈”开始后,会邀请乌克兰和欧洲参加
-
“特朗普关税大棒将一棒打垮韩国经济支柱”
-
波音又要延期,特朗普坐不上新“空军一号”了
-
欧盟“学”美国搞对等关税反击,特朗普:让他们做
-
邓炳强怒斥BBC:来问,又不写!
-
缅甸边防军最后通牒:不走后果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