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欧洲人权法院干预,英政府遣送非法移民至卢旺达航班被叫停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4日晚,在英国政府首班“难民包机”起飞前往卢旺达前的最后一刻,欧洲人权法院(ECHR)的一纸判决拦下了这一航班,已经登机的难民和乘务人员被悉数叫下飞机。
英国《卫报》:欧洲人权法院最后一刻介入,卢旺达难民包机航班被取消
综合路透社、英国《卫报》、BBC等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4月14日宣布,英国与东非国家卢旺达签署了一项“移民和经济发展合作协议”,从今年5月起任何入境英国的非法移民都将被分批转移至万里之外的卢旺达,完成难民申请并在当地接受安置。作为初期“合作”成本,英方已向卢方预付1.2亿英镑(约合9.7亿元人民币),后续将根据遣送人数追加付款。
此举受到政治反对者、慈善机构和教会领袖等多方批评。联合国难民署曾在该消息宣布次日发表声明坚决反对。该机构指出,在缺乏足够保障和标准情况下,试图将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转移到第三国的安排是转移庇护责任和逃避国际义务,增加了移民风险,并违背《难民公约》条款和精神。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Filippo Grandi)也多次强调,还有其他方法打击非法移民,质疑英国政府制定遣送政策实际上有其他动机。
然而,约翰逊政府仍以“打击震慑偷渡团伙、打破利益链条”为由,坚持在本月14日开始执行该争议政策,第一架包机本应当晚从英格兰西南部一处空军基地起飞。
据称为执飞首班难民包机的飞机。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过去几天,随着移民权利律师向法院逐案上诉,搭乘14日这趟航班的难民人数已经从上周初的130人减少到上周五(10日)的37人,出发当天又降到7人。
在航班起飞前一个半小时,也就是当天晚上约7点半,对于人权问题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欧洲人权法院对其中一名伊拉克难民的上诉做出判决,指出英国法院未适当考察卢旺达实施该政策的情况,有证据表明难民难以在此获得公平和有效的申请程序,而且英国高等法院自己也承认在卢旺达是否被正确评估为安全第三国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因此禁止英国将该难民驱逐出境。
这则禁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6个难民的律师纷纷向伦敦法官提出上诉,最终所有的驱逐令都被取消。此时,乘务人员和难民全部完成登记,执飞的波音767引擎已经启动。到当晚10点15分为止,所有乘客都被带离飞机,航班确定不会如期起飞。
欧洲人权法院还指出,在正在进行的司法审查程序中的国内最终裁决作出后的三周时间内,难民不应再被驱逐。
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对此回应称,对于判决感到“失望”,并表示政府不会被震慑住,将为下一个航班做准备。
“我们不会因此被震慑住,而不去做正确的事情,实施我们控制国家边界的计划。”她说,“我们的法律团队正在审查这次航班的每一个决定,下一次航班的准备工作现在开始。”
影子内政大臣库珀(Yvette Cooper)则在推特上批评称,英国政府必须对这次失败的飞行负责,其推行这种“不可行的政策”就是为了制造与欧洲法院的纷争,试图责怪他人。
6月14日,警方试图移走一名阻挡在通往科尔恩布鲁克移民驱逐中心路上的活动人士。图片来源:路透社
卢旺达政府也表示,该国仍然致力于与英国的交易,并且“不会因第一次航班的失败而却步”。
卢政府发言人马科洛(Yolande Makolo)14日说:“卢旺达随时准备在移民到达时接收他们,并在我国为他们提供安全和机会。”
此前,马科洛曾解释称,人们对卢旺达的情况有“误解”,“其中一些是由媒体造成的”。她指出,卢政府将为难民申请庇护提供包括法律支持、翻译服务在内的帮助,并为其提供体面的住宿。
一位英国政府人士向《卫报》证实,此次航班估计花费50万英镑,已经由公共财政支付。英政府拒绝透露其已经支付了多少法律费用,也没有公布后续将难民送往卢旺达预计所需的航班、住宿和生活费用。唐宁街称,非法移民问题为英国带来的开支更大,每年都要花费纳税人15亿英镑,仅是将难民安置在酒店就要每天花掉近500万英镑。
约翰逊2019年上任以来,推动立法以加强边境管控、遏制移民潮。备受争议的《国籍与边境法》草案去年6月提交议会审议,年底获议会下院通过,今年4月底获上院批准,成为法律已无障碍。早些时候,约翰逊曾再次暗示,英国或退出《欧洲人权公约》,以便驱逐非法移民。
今年7月,英国高等法院预计将举行一场正式听证会,以裁定“偷渡者遣送卢旺达”政策本身是否合法。
试图从英吉利海峡偷渡至英国的难民。图片来源:法新社
去年以来,从法国加来港等地出发、经英吉利海峡偷渡英国的人数量激增,不少人在途中遇难。去年11月一场造成27名偷渡者死亡的悲剧更引发英法两国外交龃龉,互指对方打击偷渡不力。
英国政府数据显示,英方2019年接到的避难申请比前一年增加21%,达到近3.6万份,为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以来最多。2020年已知非法入境人数大约1.6万,今年到目前为止,有记录显示有超过1万人非法抵达英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难民- 责任编辑: 杨蓉
-
美国:天然气厂爆炸,送不了了,不好意思哈@欧洲
2022-06-15 14:03 乌克兰之殇 -
“我正在改变美国人的生活”“对呀,越改越糟”
2022-06-15 11:30 美国政治 -
“西方承诺的武器只兑现了10%,我们等不了太久了”
2022-06-15 11:24 乌克兰之殇 -
武契奇:受欧盟制裁影响,塞尔维亚11月起将无法进口俄石油
2022-06-15 11:23 -
美国女子当众辱骂亚裔,还怼脸喷胡椒喷雾
2022-06-15 10:40 -
俄外交部:将英国国防国务大臣、海军舰队司令等人列入制裁名单
2022-06-15 10:24 俄罗斯与世界 -
美国驻华大使乘坐“复兴号”:令人赞叹
2022-06-15 10:21 中美关系 -
澳防长:日本对华经验,我们要学习
2022-06-15 09:48 -
美国新增确诊135087例、死亡394例
2022-06-15 08:20 美国一梦 -
俄军拿下北顿涅茨克80%市区,泽连斯基:乌军伤亡“恐怖”
2022-06-15 08:19 乌克兰之殇 -
赢总统丢议会,武契奇的第二任期“瘸了”?
2022-06-15 07:54 一带一路 -
俄方称谈判恢复没进展,泽连斯基:俄需准备好结束战争
2022-06-15 06:56 乌克兰之殇 -
北约秘书长:欢迎芬兰瑞典“入约”,但需严肃考虑土耳其关切
2022-06-15 06:47 乌克兰之殇 -
近70国发言支持中国: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2022-06-15 06:45 中国外交 -
俄气称“北溪”输气量将下降40%:西门子的锅
2022-06-14 23:16 俄罗斯之声 -
美沙两国同步官宣拜登“沙特行”
2022-06-14 22:55 美国政治 -
消息人士:拜登与关键内阁成员开会,倾向于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2022-06-14 22:39 中美关系 -
“于我而言,三战已开始”
2022-06-14 22:37 乌克兰之殇 -
WHO:下周将评估猴痘是否构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2022-06-14 22:09 -
没有格鲁吉亚,急了!
2022-06-14 21:45
相关推荐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0“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30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79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1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人员遭枪杀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首次!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
-
尴尬了…特朗普举着刚果(金)的照片指控南非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
82%→8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还在上升
-
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
“关键时刻,中国东盟谈妥了”
-
美高级官员:听了,但没完全听
-
澳总理还想访华,“这肯定是件好事”
-
“AI教母”警告:特朗普这么干危及美国科技主导地位
-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
“俄罗斯士兵渴望和平,但还想继续前进”
-
细节曝光:枪手装成路人,要求保安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