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痘疫情现“实验室制造论”,英媒这次火速辟谣
最后更新: 2022-05-30 16:15:58(观察者网讯)随着猴痘疫情在英国、西班牙等全球多地出现,关于猴痘病毒来历的“阴谋论”也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实验室制造”等说法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面对部分外国网民的猜疑,过去曾对新冠疫情炒作类似论调的西方媒体,这次反倒火速站出来辟谣。
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29日以“猴痘不是在实验室中制造的,其他传言也被揭穿”为题发文称,世界各国的社交媒体上陆续出现了猴痘病毒“人为制造”、“泄漏自实验室”、“与新冠疫苗有关”等多种“阴谋论”,但这些说法大多“站不住脚”。
BBC发文对猴痘“阴谋论”辟谣
BBC首先反驳了英国网民对封锁措施的“担忧”,强调英国目前并不打算针对猴痘疫情采取封锁,理由是多数科学家认为猴痘的传播能力“极为有限”。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猴痘只有在出现症状后才具备传染性,这使得患者更容易被发现和隔离。
牛津大学流行病科学中心主任彼得·霍比(Peter Horby)称,应对猴痘疫情还不需要采用大规模接种疫苗或封城等措施,隔离和疫苗现在主要适用于猴痘感染者或其密切接触者。
接着BBC又逐个对网上流传的“阴谋论”辟谣,竭力反驳西方国家出现的猴痘疫情系“实验室制造”或“故意引发”的说法。
报道援引加拿大遗传学家法蒂玛·托克玛斯芬(Fatima Tokhmafshan)的话称,通过对猴痘病毒的基因测序可以大致确定病毒的来源。目前为止,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都可以追溯到在西非传播的猴痘毒株,“这表明它不是制造出来的东西。”
BBC称,在2018年和2021年,英国曾出现过几起猴痘病例,美国在2021年7月也曾发生过一次猴痘疫情,这些病例都是由人类旅行者或动物带来的。在本次猴痘疫情中,英国发现的首例确诊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游客,因此霍比认为,此次猴痘疫情的原因可能与过去几次相同。
一家美国非营利组织去年开展的关于猴痘的研究,则让部分外国网民提出一种新的阴谋论,认为猴痘疫情是“故意引发的”。2021年3月,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核威胁倡议协会(NTI)曾与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共同进行过(猴痘)流行病的桌面推演,并于同年11日发布了关于推演的报告。
这起疫情推演的争议之处在于,推演中的流行病爆发起源于“2022年5月15日”的恐怖袭击,又非常凑巧地将“罕见的”猴痘作为推演的病原体。在这个推演场景中,病毒在一个虚构的国家“Brinia”爆发,并在 18 个月内在全球蔓延,最终导致全球32亿人感染,2.71亿死亡。
对于这个巧合,BBC仅引用了NTI给出的解释称,猴痘造成的风险多年来有着“充分的文件记录”且病例一直在增加,因此研讨会选择它作为推演的要素。BBC还宣称,感染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对病毒进行预测和研究的组织并不可疑”。
NTI去年11月发布的推演报告截图
此外,还有一种“阴谋论”将矛头指向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新冠疫苗,认为疫苗用到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与猴痘有关。BBC解释说,两者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猴痘病毒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存在于猴子身上,而是多见于啮齿类动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5月29日发布的通报,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120例疑似病例。
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还将发现更多猴痘病例。病毒可能已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未被发现,且存在广泛的人际传播。目前,世卫组织已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猴痘-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换个算法,俄罗斯相当于德国,美国才是制裁真正受害者”
2022-05-30 15:55 乌克兰之殇 -
韩或间接军援乌克兰:加拿大援乌后求购10万发炮弹,我可以卖他
2022-05-30 15:42 三八线之南 -
面临严重石油短缺,斯里兰卡直接向俄罗斯求助
2022-05-30 15:27 -
被问是否因为“对华强硬”而输了大选,他依旧嘴硬
2022-05-30 15:21 -
用辉瑞新冠药后又复发,美医生建议:低风险患者别吃
2022-05-30 15:09 美国一梦 -
哥伦比亚大选左翼领导人领先有望创造历史,美媒警觉
2022-05-30 15:09 拉美左翼 -
“瑞士炒作新疆人权,中国拒绝更新贸易协议”
2022-05-30 14:17 -
拉夫罗夫反问:如果比利时禁止说法语,马克龙会怎么做?
2022-05-30 14:01 乌克兰之殇 -
时隔3年,韩国防部将“视朝为敌”明文写入部队思想教材
2022-05-30 13:42 三八线之南 -
“孩子们死了,特朗普在跳舞”
2022-05-30 13:36 美国一梦 -
直播: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应对
2022-05-30 13:36 乌克兰之殇 -
“乌克兰男子没为祖国战斗,却在维也纳殴打出租车司机,滚出去”
2022-05-30 12:13 -
立陶宛外长妄称:让G7取代联合国安理会
2022-05-30 11:40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世界”
2022-05-30 11:21 -
美国10岁男孩威胁大规模射杀,当地警长:令人厌恶
2022-05-30 11:20 美国一梦 -
普京患重病?俄外长辟谣
2022-05-30 11:12 乌克兰之殇 -
拜登去得州,民众怒喊“做点什么”
2022-05-30 10:52 美国一梦 -
欧盟“俄油禁令妥协方案”依旧难产,德国部长:团结开始再次崩溃
2022-05-30 10:22 欧洲乱局 -
俄方要优先解放顿巴斯,乌方称火力猛到无法统计伤亡
2022-05-30 09:19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亲赴“前线”,冲突后首次出现在基辅之外
2022-05-30 09:13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56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0“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95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