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爆料伊朗上校系以色列刺杀,以方否认:有损以美两国信任
-
鞠峰哕
最后更新: 2022-05-26 22:13:41【文/观察者网 鞠峰】
几天前,伊朗“圣城旅”的一名上校萨伊德·霍达伊(Sayad Khodayee)在德黑兰街头被枪杀,虽然伊朗笃信这是以色列所做的“恐袭”,但以方却没有对此事负责。然而,《纽约时报》25日爆料称,以色列官员秘密地对美官员表示,此次刺杀是以色列所为,目的是为了“警告”伊方一个名为“840小队”的秘密组织应当停止行动。按照以方的说法,霍达伊是这个小队的副指挥官。
不过,伊朗从未承认过该小队的存在。
《纽约时报》的爆料引起以色列官方不满。以色列议会一名重要议员否认了该报报道,并称这种信息披露会损害以美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伊朗上校被暗杀,纽约时报爆料:以色列所为
据《纽约时报》5月25日报道,伊朗“圣城旅”上校萨伊德·霍达伊的葬礼当地时间5月24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成千上万的哀悼者挤满了墓地周围的街道,他们高呼“以色列去死”,并呼吁为霍达伊报仇。
“圣城旅”上校霍达伊葬礼 图自美媒
“圣城旅”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中负责伊朗境外行动的重要特种部队,而“圣城旅”和革命卫队的指挥官均出席了葬礼,这暗示了霍达伊身份的重要性。
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50岁的霍达伊于当地时间5月22日在德黑兰街头遭到枪杀,当时两名骑摩托车的枪手接近他的汽车并向其开了五枪。伊朗官方认定这是一起恐怖袭击,并将此次刺杀行动归咎于以色列,因为这符合以色列既往策划的暗杀行动的特征。
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将军周一发表演讲说:“我们将使敌人为此感到后悔,敌人的任何邪恶行为都会得到回应。”而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马吉德·米拉赫马迪(Majid Mirahmadi)表示,这起杀戮“绝对是以色列所为”,并警告说,伊朗此后将进行严厉的报复。
以色列总理的一名发言人拒绝对霍达伊的死亡置评。
但“一名了解机密简报的情报官员”对《纽约时报》表示,以色列已告知美国官员称,暗杀霍达伊是以方所为。《纽约时报》并未说明这名爆料的官员是以方还是美方的。
纽约时报爆料截图
顺便一提,美国总统拜登于5月24日决定不把伊朗革命卫队移出恐怖组织名单,并称这是美方“最终决定”。分析人士称伊核协议谈判或将变得更复杂。美国对于革命卫队的定性,一直是伊核谈判迟滞不前的症结所在。
《纽约时报》同样称,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伊朗分析人士表示,这次暗杀“在一个微妙的时刻”发动,旨在破坏核谈判,并破坏伊朗和美国可能就革命卫队问题达成共识的任何可能性。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以官员告诉美国官员,这次暗杀是为了“警告伊朗停止‘圣城旅’内一个名为 ‘840小队’(Unit 840)的秘密组织的行动”;以色列政府、军方和情报官员认定,“840小队”的任务是在世界各地绑架或暗杀外国人,其中包括以色列平民和官员。
以色列官员表示,霍达伊上校的身份正是“840小队”的副指挥官,并且参与到跨境行动中,包括在以色列进行的秘密行动。
据爆料,霍达伊负责“840小队”在中东和伊朗的行动,并在过去两年中参与了针对以色列人、欧美平民以及哥伦比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联酋和塞浦路斯政府官员的恐怖袭击未遂事件。
但是,伊朗从未承认过有“840小队”的存在。
按照伊朗方面的描述,霍达伊上校十几岁时就加入了革命卫队,是两伊战争中的士兵,并继续在“圣城旅”与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纽约时报爆料引以色列官方不满
据《以色列时报》(ToI)5月26日最新报道,多名以色列官员今天对《纽约时报》的报道感到愤怒,以色列议会(Knesset)的一个重要委员会警告称,此类泄密可能会损害美以合作。
“这(泄露)损害了信任,”以色列议会外交和国防委员会负责人拉姆·本·巴拉克(Ram Ben Barak)今天上午接受以色列一个广播电台采访时说。
拉姆·本·巴拉克
“以美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和很多合作,这都依赖于信任,当它以某种方式被违反时,就会损害未来的合作,”他说,“我希望美方调查此次信息泄漏,并弄清楚消息源自哪里,以及这为什么会发生。”
本·巴拉克表示,这不是美方第一次信息泄露了。他不希望这种泄漏其实是美方的策略。
本·巴拉克还是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的前副局长。他否认了《纽约时报》的报道。“据我所知,我们没有告诉任何人,或者对任何事负责,”本·巴拉克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是最好的(and that is for the best)。”
今天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一名上校在德黑兰街头遭枪杀,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事件是一起恐怖袭击。目前暂无组织或个人宣称负责。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行径,支持伊方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所作努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菲当选总统发表“迄今为止对华最强硬言论”,但“不能开战”
2022-05-26 21:59 -
“6秒内,就能让波兰尝到厉害”
2022-05-26 21:41 俄罗斯之声 -
驻澳使馆:中方尊重澳在南太地区国家的历史联系和传统纽带
2022-05-26 21:18 中国外交 -
13年8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得州长记性了吗?
2022-05-26 21:07 美国枪击案 -
秘鲁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
2022-05-26 20:35 -
王毅:太平洋岛国不是谁家“后院”,都有权不做别人附庸
2022-05-26 20:20 中国外交 -
“中国说美国讨论人权问题很虚伪,你有何回应?”
2022-05-26 19:49 美国一梦 -
拜登称“武力保台”,安倍:应该不是口误
2022-05-26 19:33 日本 -
澳大利亚前情报机构负责人:我们批评中国的调门太高了
2022-05-26 19:31 -
“韩方第一时间向中方详细介绍了会谈结果”
2022-05-26 19:06 -
被波兰扣上“违约”帽子,德国自称“大吃一惊”
2022-05-26 18:42 欧洲乱局 -
“至少有40名警察全副武装,但他们什么也没做”
2022-05-26 18:31 美国枪击案 -
涉事工厂被指“卫生差到令人震惊”,雅培为全美奶粉短缺道歉
2022-05-26 18:29 美国一梦 -
“想在印太搞经济合作,美国应重返CPTPP”
2022-05-26 17:26 中美关系 -
巴前总理叫停示威,对新政府下“最后通牒”
2022-05-26 16:55 巴铁 -
汪文斌:欧洲正承受俄乌冲突带来的沉重代价,美国军火商却在开香槟
2022-05-26 16:08 乌克兰之殇 -
中国是否反对加强对朝制裁?外交部:制裁是手段不是目的
2022-05-26 16:06 中国外交 -
“美洲峰会”遭拉美多国抵制,美媒哀叹:时代变了
2022-05-26 16:04 美国一梦 -
夸完欧盟,乌外长怒斥北约“置身事外”
2022-05-26 15:57 乌克兰之殇 -
卢甘斯克方面称:顿巴斯地区收押至少8000乌克兰战俘
2022-05-26 15:5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