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美高官曾说“去他的欧盟”
最后更新: 2022-03-09 16:17:00【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此前几乎和美国同步调制裁俄罗斯的欧盟,这次并未跟随。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试图联手欧洲国家“全面封杀”俄罗斯能源,但更为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德国、法国和荷兰日前相继表态,就俄罗斯能源禁令一事持审慎态度。
美欧围绕是否“封杀”俄罗斯能源问题的争论,凸显了双方在俄乌问题上的分歧。近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美国现任副国务卿、前欧洲及欧亚事务助理国务卿纽兰(Victoria Nuland)2014年大骂“去他的欧盟”的录音又被翻了出来,转发者中包括荷兰金融家、《大洗牌》一书的作者米卫凌(Willem Middelkoop)。
米卫凌推特截图
2014年2月4日,纽兰和时任美国驻乌克兰大使杰弗里·派亚特(Geoffrey Pyatt)的通话录音被发布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时任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Dmitry Rogozin)的幕僚罗斯库托夫(Dmitry Loskutov)其后在推特上转发该录音。
纽兰与派亚特在对话中不停讨论愈演愈烈的乌克兰乱局,期间纽兰抱怨欧盟斡旋行动迟缓时,“出口成脏”,大骂“去他的欧盟”。
英国《卫报》当时评论称,这段通话显示出,美国对欧盟在乌克兰局势中的立场“越来越感到失望”。
这段录音被曝光后,美方没有否认录音的真实性,但试图把焦点转移到俄罗斯身上,时任白宫发言人卡尼(Jay Carney)称,是俄罗斯政府首先注意到这段音频并将其在推特上发布,“我想这说明了俄罗斯所扮演的角色”。
尽管美国想甩锅俄罗斯“挑拨离间”,但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拜登担任美国副总统时的国家安全副顾问、现任美国驻北约大使朱莉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2014年曾对《纽约时报》表示,欧盟和美国之间存在一种根本性的紧张关系,原因是美国人能发表口径统一的见解,却没有耐心等待意见众多的欧盟做决定。
时间来到2022年,面对新一轮乌克兰危机,尽管欧盟第一时间和美国一起对俄罗斯施加制裁,但在俄罗斯能源问题上,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一方面,美国试图联手欧洲“全面封杀”俄罗斯能源,但美国在3月8日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之际,欧洲只有英国迅速跟进,表示将在2022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欧盟并未跟随美国出台禁令。
欧委会8日提议,在今年削减2/3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本周,欧盟领导人将在巴黎讨论这份提议。
《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制裁触及俄能源后,其他欧洲国家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效仿压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办公室3月8日晚间表示,虽然有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长期政策,但当下还要和欧洲伙伴讨论这个问题。“美国不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但欧洲国家不然”。
《华盛顿邮报》指出,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约40%的天然气和超过四分之一的石油,意大利、德国等国对俄依赖程度尤为高,而美国和英国的进口量则要少得多。
德国此前强烈反对俄实施能源禁运。德国总理朔尔茨7日表示,进口俄罗斯能源对欧洲人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禁运会将欧洲能源安全置于危险境地。德方正在加快寻找替代选项,但无法在一夜之间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同样警告说,如果多国过快禁止俄罗斯油气,可能“自损”,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精炼产品出口国。去年年底,俄罗斯每天向全球市场提供近800万桶。俄罗斯石油60%出口欧洲(仅2%出口英国),只有8%出口美国,20%出口中国。
“俄罗斯石油对美国并不重要,可对欧洲至关重要。”全球能源分析师汤姆·克洛萨(Tom Kloza)说,“我不知道没有了俄罗斯的原油,欧洲该怎么办。如果没有了它,欧洲就凶多吉少了。”
在米卫凌推特下的评论中,有网民表示:“事情就是这样,乌克兰人民必须受苦,俄罗斯人民必须受苦,最终目标是欧盟人民必须受苦,多亏了那些‘了不起的’人。”
还有疑似美国网民写道:“对不起,我们的政府显然没有按照欧洲的利益行事,也不是乌克兰,肯定也不是俄罗斯,甚至不符合本国人民的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乌克兰危机-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果然,美国对俄能源禁运给自己“留了一手”
2022-03-09 16:09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证实:在乌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已经撤离
2022-03-09 16:06 乌克兰之殇 -
“鱿鱼游戏”?韩国“史上最难预测”大选今日投票
2022-03-09 16:04 三八线之南 -
中国红十字会向乌克兰红十字会提供首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2022-03-09 15:49 乌克兰之殇 -
普京回应禁运:两天之内,拉出清单
2022-03-09 15:36 乌克兰之殇 -
大使馆遭卡车冲撞、警察袖手旁观,俄罗斯召见爱尔兰大使
2022-03-09 14:31 乌克兰之殇 -
拜登找沙特、阿联酋领导人谈油价,通话请求遭拒
2022-03-09 14:02 乌克兰之殇 -
日本正式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2022-03-09 13:45 乌克兰之殇 -
壳牌道歉
2022-03-09 12:02 -
被问乌克兰有无生化武器?美方回答耐人寻味
2022-03-09 11:41 美国一梦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监测系统停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传输数据
2022-03-09 10:23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副国务卿:消耗的每一滴俄罗斯石油,都是另一滴乌克兰人的鲜血
2022-03-09 10:13 俄罗斯之声 -
日增首破30万,韩国大选投票开始
2022-03-09 10:00 三八线之南 -
“约翰逊承诺将为乌制定一个马歇尔计划,他是言而有信的人”
2022-03-09 09:47 乌克兰之殇 -
“没了俄罗斯能源,德国寸步难行”
2022-03-09 09:33 德意志 -
中国代表:欢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5月参访新疆
2022-03-09 09:30 中国外交 -
波兰想用米格29换F16,美国拒绝
2022-03-09 09:13 乌克兰之殇 -
大选前夕,韩国日增首破30万例
2022-03-09 09:12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宣布禁止进口俄能源,英国跟进
2022-03-09 08:4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政府突然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俄方回应
2022-03-09 08:12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