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奥委会:花滑女团颁奖仪式取消,瓦利耶娃如果女单拿牌则不举行仪式
最后更新: 2022-02-14 22:06:49【文/观察者网 鞠峰】
虽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允许俄罗斯花样滑冰运动员卡米拉·瓦利耶娃(Kamila Valieva)继续参加冬奥会女子单人滑比赛,但围绕这位15岁天才少女的“涉嫌禁药风波”显然没有结束。至少,瓦利耶娃在本届冬奥会上,不能享受属于夺牌选手的“荣耀时刻”了。
今天(2月14日),国际奥委会决定,此前延期的花样滑冰团体项目颁奖仪式目前暂不举行。此外,如果瓦利耶娃在接下来的女单比赛中进入前3名,将不举行颁花仪式和颁奖仪式。
国际奥委会(IOC)发布公告称,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已经知悉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判决,IOC不得不遵循该决定,允许瓦利耶娃参加15日的女子单人滑比赛。如果她晋级,也可以参加17日举行的决赛。
IOC发布声明
但声明强调,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决定,并不是根据瓦利耶娃是否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做出的。判决只是说明:瓦利耶娃2021年12月25日的阳性样本,并不能作为禁止她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依据。
声明称,这起因阳性样本引发的事件还没有定论,只有在履行正当程序之后,才能确定瓦利耶娃是否违反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WADC),以及是否受到处罚。
基于这种“尚未确定的情况”(inconclusive situation),执委会与若干国家的奥组委进行初步磋商后,做出如下4个决定:
1. 由于瓦利耶娃有一个阳性样本,但是尚未确定是否违反反兴奋剂条例,因此出于对所有运动员和相关国家奥组委公平起见,2022北京冬奥期间举行花样滑冰团体项目的颁奖仪式是不合适的。
2月7日,俄罗斯奥委会选手卡米拉·瓦利耶娃在比赛中。新华社 图
2. 如果瓦利耶娃在本届冬奥会女单比赛中获得前3名,将不举行颁花仪式和颁奖仪式。
3. 为了公平起见,如果瓦利耶娃在15日的女单短节目比赛中进入前24名,国际奥委会要求国际滑联(ISU)允许排在第25名的选手参加2月17日的自由滑决赛。
4. 等瓦利耶娃的事件有了最终结果,国际奥委会将和有关运动员和国家奥组委继续磋商,组织庄重正式的颁奖仪式(dignified medal ceremonies)。
俄方不予置评,日本队:我们只想在北京参加颁奖仪式、领奖牌
对于国际奥委会决定暂不举行花滑团体颁奖仪式一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我不会对此发表评论,你们知道律师和我们俄罗斯奥委会的代表正在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严肃开展工作。这项工作仍在继续,我们不要用评论来干扰这项工作。”
与此同时,该项目获得铜牌的日本队也心急如焚。
据路透社13日报道,日本奥委会当天表示,日本队希望拿到属于他们的花滑选手的奖牌,且选手们都在等待着颁奖仪式——但显然,今天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要让日本女子花滑选手们失望了。
13日,日本冬奥体育代表团团长伊东秀人在记者会上说,“他们(日本选手们)其实并不特别关心(瓦利耶娃的)禁药问题,以及自己能拿什么奖牌。他们更关心的其实是颁奖仪式,以及他们能否在北京拿到奖牌。”
伊东说,“选手们有些失望,他们还在等待着颁奖仪式——他们为了拿块奖牌真的付出了很多。很遗憾颁奖仪式悬而未决,但这和日本队没有关系,所以请允许我们不对瓦利耶娃一事发表评论。”
女子单人滑大概率也将没有颁奖仪式?
北京时间2月15日晚间将进行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的比赛。短节目排名前24的选手将参加17日晚间进行自由滑比赛。
瓦利耶娃生于2006年,3岁开始学习滑冰,2020年以破世青赛总成绩纪录的成绩夺冠。她去年刚刚升入成人组,已先后九次刷新世界纪录,无论是滑行表演还是跳跃都无“短板”可言,因此也被称为“六边形美少女战士”。
2021年底的俄罗斯花滑全国锦标赛,瓦利耶娃在短节目中第一个上场并顺利完成阿克塞尔三周,最终获得90.38分,她也成为花滑女单史上第一位短节目突破90分的运动员。之后的的自由滑,瓦利耶娃成功完成3种四周跳,拿到了193.10分的高分,最终以总成绩283.48分夺冠,再度刷新了个人保持的世界纪录。瓦利耶娃的总成绩比排名第二的特鲁索娃高出近34.83分,这也是俄罗斯全锦赛史上冠亚军的最大分差。
凭借俄罗斯全锦赛冠军,瓦利耶娃拿到了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拥有全项世界纪录的她也是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最大夺冠热门。而这也意味着如果瓦利耶娃进入前三,女子单人滑也将不举行颁奖仪式。
瓦利耶娃“涉嫌禁药风波”回顾
2月6日上午,花样滑冰团体赛女子单人滑短节目中,瓦利耶娃拿下全场最高分90.18分;在7日上午的团体赛女子单人滑自由滑中,她完美演绎萨霍夫四周跳和后外点冰四周跳,以178.92分的成绩位列榜首。最终,俄罗斯奥委会队以74分,领先第二名美国队9分的成绩获得金牌,美国和日本分获银牌和铜牌。
- 责任编辑: 鞠峰 
-
“若特朗普还纠结2020年大选,会害了自己与共和党”
2022-02-14 21:40 特朗普 -
印外长替澳大利亚叫屈,含沙射影控诉中国…
2022-02-14 20:39 龙象之间 -
紧张时刻,德总理朔尔茨飞赴乌克兰
2022-02-14 19:26 乌克兰之殇 -
因参与抗议,加拿大2名特种部队成员被查
2022-02-14 19:13 -
日增5万例成常态,韩媒质疑政府已“躺平”
2022-02-14 18: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加边境大桥堵塞结束,但渥太华的“自由车队”不愿让步
2022-02-14 17:58 -
塞尔维亚建议本国公民暂离乌克兰
2022-02-14 17:47 乌克兰之殇 -
借口国家安全,印度再禁54个中国APP
2022-02-14 17:28 龙象之间 -
美媒又炒作“军事基地”:本周将游说赤几拒绝中国
2022-02-14 17:18 美国一梦 -
乌外交部:乌驻英大使有关“放弃加入北约”的采访被“断章取义”
2022-02-14 17:07 乌克兰之殇 -
朴槿惠养老别墅每日引千人打卡,当地出动警车疏导交通
2022-02-14 16:55 三八线之南 -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驳回上诉,俄奥花滑名将瓦利耶娃可继续参赛
2022-02-14 16:45 北京冬奥会 -
中国是否撤离驻乌使馆人员?外交部:目前正常工作
2022-02-14 16:13 乌克兰之殇 -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明天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
2022-02-14 16:02 福岛核泄漏 -
BBC:确定?乌大使:真的可能放弃…
2022-02-14 15:52 乌克兰之殇 -
“俄美关系处于躺在地板上的状态”
2022-02-14 15:38 俄罗斯之声 -
喀布尔爆发抗议:美国“偷钱”
2022-02-14 15:15 阿富汗 -
所罗门群岛一华商店铺遭抢劫,中使馆:警方已抓获4名涉案人员
2022-02-14 15:09 中国外交 -
“最后机会”?德国总理将前往俄乌斡旋
2022-02-14 14:57 俄罗斯之声 -
滥用“山寨零件”,美国多处核设施被调查
2022-02-14 14:38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