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无关
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这是建立在我国粮食高位增产基础之上的一种必要调剂,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扯不上任何关系。我国要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近期,一家外国媒体诬称,中国大规模囤粮,恶意炒作粮价,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先是个别外媒炒作“中国需求”引发世界粮价上涨,如今又炒作中国“囤积粮食”导致全球粮荒,无非是让中国为全球粮价上涨和全球粮食危机背锅。这个锅,中国没有理由背,也绝不能背。
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近年来,我国小麦、稻谷两大口粮产量稳步增加,小麦产需平衡略有结余,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21年玉米产量增加较多,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我国粮食进口旨在弥补结构性短缺,优化供给结构。这是建立在我国粮食高位增产基础之上的一种必要调剂,与所谓“大规模囤粮”扯不上任何关系,纯粹是子虚乌有。
进一步看,虽然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但并没有掌握第一手粮源,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并无足够的话语权,也没有掌握粮食定价权。202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中国作为粮食采购方,采购行为主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基础,并根据国际市场供应情况,采取标准的国际贸易采购行为来进行,不需要囤积,更不存在强买强卖的情况。
再者,从进口结构看,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麦等为主,进口小麦和大米占比较小,对全球小麦和大米贸易影响较小。我国深知全球粮食贸易量有限,在进口粮食的时候,充分考虑世界粮食供给能力,确保进口规模相对稳定,一直在避免突然大量进口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国历来重视粮食储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我国全面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数量足够全国吃一年半以上。充足的库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使得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尽管如此,我国粮食库存水平尚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和玉米、大豆临储收购,粮食收购量、库存量节节攀升,粮食库存达历史最高,玉米和稻谷等部分粮食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且库存粮食大部分集中在国有粮库,导致政府财政负担重和粮食资源巨大浪费。因此,近年来我国不仅没有囤积粮食,反倒是加快粮食去库存,直到2020年底才完成临储玉米去库存任务,稻谷去库存压力仍然存在。从国际上看,在疫情引发的粮食安全恐慌之下,各国普遍增加储备规模,全球粮食库存持续增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我国要着力构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补强粮食安全“软肋”,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装满中国粮,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我们只有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才能更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刘慧)
- 原标题:“囤粮致全球粮荒”这锅中国不背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美国司法部长:国会山暴乱事件追责进程未结束
2022-01-06 07:07 美国一梦 -
集安组织已决定向哈萨克斯坦派遣维和力量
2022-01-06 07:02 薄荷四国 -
“没人敢说这句话:针对立陶宛就是针对欧洲”
2022-01-05 23:24 -
印度称将追缴小米65.3亿卢比税款,小米回应
2022-01-05 22:50 -
土耳其:相信哈萨克斯坦政府和人民
2022-01-05 22:46 薄荷四国 -
“感觉中国身处2122年”
2022-01-05 22:17 航空航天 -
汪文斌:希望太平洋成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为兴风作浪之洋
2022-01-05 21:55 日本 -
日本新增2638例确诊,系3个月以来首次日增突破2000例
2022-01-05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使馆:提醒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公民切实做好安全防护
2022-01-05 21:33 上合组织 -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能自行解决问题,任何人不应从外部干涉
2022-01-05 21:29 俄罗斯之声 -
哈萨克斯坦总统:已有执法人员牺牲,将采取最强硬措施
2022-01-05 21:22 -
“我们不能每6个月给全球打一针”
2022-01-05 20:41 -
哈萨克斯坦首都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大楼被冲击
2022-01-05 20:07 观察者头条 -
美俄“亮剑”,乌克兰是否难逃一战?
2022-01-05 19:55 乌克兰之殇 -
华人用筷子吃饭所以无法融入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我说这话没恶意
2022-01-05 19:34 -
法国发现新变异毒株“IHU”
2022-01-05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隔离时间缩短5天,美疾控中心解释
2022-01-05 1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入国际趋势,欧洲运动员发声支持北京冬奥会
2022-01-05 17:58 -
美驻日基地疫情外溢,中方:美应深刻检讨
2022-01-05 17:26 日本 -
疫情之下,斯里兰卡濒临破产
2022-01-05 1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评论 44“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评论 181“中国不吃这套,特朗普只能试图从他们那里找面子” 评论 74“特朗普想挽救美国圣诞节,但问题还在后面” 评论 23“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3次,美国总部都没听” 评论 1841美国参战是二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吗评论 202 赞 292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 - 是傻还是坏?评论 160 赞 153哥伦比亚大学MBA两年亲历记:一场资本主义骗局评论 127 赞 1124统一台湾,有没有时间表?评论 119 赞 116“你们乘务员怎么还是不敢管呢?”评论 75 赞 157黑武士驾到!全新歼-20亮相,最难那道坎已迈过,美国彻底追不上了评论 71 赞 398歼-20去掉的航炮,又被歼-35装回去了?未来空战还需要打航炮吗?评论 66 赞 169把群众“管”起来的家长作风,利弊几何?可能导致什么情况?评论 63 赞 410新型采访|在中国长大的复旦韩国留学生:在中国待久了,反而去韩国会有文化差异评论 58 赞 12最新闻 Hot
-
政治品行恶劣、有意陷害他人、威胁他人人身安全...黄晓文被查
-
擅作主张停了军援没告诉白宫,美媒发现:咋又是他干的
-
“玉米阿姨”勇救落水女大学生:用我的命换她的也行
-
孟加拉国转向中国:对印关系从未如此紧张
-
多国嚷嚷“终结中国主导地位”,美专家泼冷水
-
“许多国家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美国有点虚...”
-
石破茂对美强硬表态
-
“美国关税大棒落下,日本幻想破灭”
-
整天炒作“中国威胁”,真投起票来还是美国多得多…
-
赵本山女儿回应抑郁症复发:无法站立说话,不敢让我爸知道
-
安抚特朗普?“乌克兰主动提议撤换驻美大使”
-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110人死亡、173人失踪
-
特朗普威胁征收高额关税,美国铜价应声暴涨13.12%
-
点名中国,美政府扬言“全面封杀”
-
马克龙:不会将中美画等号
-
恼羞成怒!谈及普京,特朗普飙了脏话
-